內容簡介
《新編基礎攝影教程》圍繞攝影初學者常遇到的幾大關鍵問題展開討論。攝影知識的線性結構為:畫面組成、視點選擇、光色造型、線條結構、相機選用、聚焦技巧、攝影曝光、留念攝影和攝影簡史等!缎戮幓A攝影教程》的基本理念是首先引導學習者進入攝影實際創作的情境,在實踐中逐步深入學習,以完整掌握基礎攝影的系統性知識,并具備可持續深入學習的基本能力。
《新編基礎攝影教程》既適合作為廣告、藝術、設計等專業或具有人文背景專業的基礎攝影教材,也可以作為攝影愛好者的入門參考書。
前 言
本書為基礎攝影教程,目標人群為曾經有過最為簡單的攝影經歷的讀者,其中包括大中專在校學生、社會普通初級攝影愛好者等。本書首先回答了“攝影是什么”的基本問題,也就是影像的本質,這是本書作為基礎性教材中屈指可數的學術性探討內容。本書認為攝影的本質特性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攝影的技術性、攝影的信息性和攝影的藝術性。通常情況下,攝影的信息特性并不為大眾攝影愛好者所關注。實際中,無論是藝術攝影還是應用攝影,其根本出發點與歸宿都在于準確把握攝影的信息特性。在攝影中,信息性就是物質信息轉換成了圖像信息形式,還可以再轉換為計算機代碼、廣播電視信號等,而代碼和信號又可轉換為圖像,等等。這就是說,相同的信息,可以轉化為不同的信息形式,但信息本身不會變化,這就給相機、電視機與計算機相互結合或連成一體創造了條件。顯然,這種信息也可以以各種方式進行傳遞,并不因傳遞媒體的不同而有所損失或失真。所以,從攝影的信息特性來看:攝影含有的內核是自然信息,創造的是文化信息,它的表現形式是影像,形成的是影像文化。
本課程的基本目標如下。
(1) 能夠利用攝影工具拍攝一幅正常的影像。
(2) 所拍攝的影像具有一定的造型特點,具有較高的形式藝術美感。
(3) 能夠利用所拍攝影像為正確表達一定的主題思想服務。
本書依據問題導入的學習理念,并針對當前拍攝工具的發展,即數碼相機的普及和手機拍照功能的廣泛使用,以“拍什么、怎么拍、為什么拍”三個維度為思維主線進行編寫。
首先,第一章從“拍什么”入手,“題材與對象”成為首要討論對象,使初學者不再茫然,一開始即引導學習者進入攝影狀態,更加強調要在實踐中學習。其次,解決“怎么拍”的問題,這部分將重點引導學習者從技術的角度,由相機與手機的拍攝效果的不同引申到技術與器材的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習者掌握數碼相機的基本知識,并解決用光、色彩、影調、時機、形式等一系列攝影的核心問題。第三,提出“為什么拍”的問題,全書滲透了影像功能、影像價值、攝影美學、攝影批評等基本概念,以提升學習者的基本藝術修養。
由于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會存在不足和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錄
緒言 1一、攝影的本質 2二、攝影的學習 3三、攝影的創作 4第一章 畫面組成 7學習要點及目標 8案例導入 8第一節 拍攝主題的確立 9一、從主題到題材 9二、從物像到視像 10三、從心像到形象 10第二節 主體及其表現 11一、觀察拍攝對象 11二、建立興趣中心 12三、確定空間位置 13第三節 客體及其運用 15一、空白及其運用 15二、前景及其運用 16三、背景及其運用 18四、陪體及其運用 20本章小結 21實踐建議 22第二章 視點選擇 23學習要點及目標 24案例導入 24第一節 水平角度的選擇 25一、正面方向 26二、斜側方向 26三、正側方向 27四、側后方向 27五、背面方向 28第二節 垂直角度的選擇 29一、平拍 29二、仰拍 29三、俯拍 30第三節 拍攝距離的選擇 31一、遠景 31二、全景 32三、中景 32四、近景 33五、特寫 34本章小結 35實踐建議 35第三章 光色造型(上) 37學習要點及目標 38案例導入 38第一節 攝影中的光、物、影 39一、攝影的光源 39二、物形與質感 41第二節 光位與形影 42一、正面光及其形影效果 43二、前側光及其形影效果 45三、側光及其形影效果 46四、側逆光及其形影效果 47五、逆光及其形影效果 48本章小結 50實踐建議 50第四章 光色造型(下) 53學習要點及目標 54案例導入 54第一節 光色關系 54一、光與色光 55二、物體的色 55三、有色光對物體顏色的影響 56四、色彩三要素 56五、三原色光與三補色光 57第二節 影調表現 57一、影調的認識 58二、影調的種類 58三、品味影調 62第三節 色調表現 63一、色溫及其客觀影響 64二、基本色調 65三、色調運用 69本章小結 71實踐建議 71第五章 線條結構 73學習要點及目標 74案例導入 74第一節 線條與畫幅 75一、線條形態的認識 75二、畫幅的基本格式 75第二節 線條的造型功能 77一、線條與透視 78二、線條與均衡 78三、線條與集中 82第三節 線條的造型形式 85一、直線條造型 86二、曲線條造型 88三、曲直線條混合造型 90本章小結 90實踐建議 90第六章 相機選用 93學習要點及目標 94案例導入 94第一節 數碼相機的基本組成 94一、相機的基本構造 95二、數碼相機的基本結構 97第二節 數碼相機的基本種類 99一、簡易數碼相機 99二、輕便家用數碼相機 100三、專業單反數碼相機 101第三節 數碼相機的基本操作 102一、設置相關參數 102二、設置鏡頭焦距 106三、設置自動曝光模式 110本章小結 110實踐建議 110第七章 聚焦技巧 113學習要點及目標 114案例導入 114第一節 靜態攝影 114一、手動聚焦 115二、自動聚焦 116三、控制清晰度 117四、鏡頭質量對影像清晰度的影響 119第二節 移動攝影 120一、靜物移拍 120二、動體靜拍 121三、動體追拍 122本章小結 124實踐建議 125第八章 攝影曝光 127學習要點及目標 128案例導入 128第一節 曝光控制 129一、光度的影響 129二、光通量控制 130三、感光度的調節 132第二節 估計曝光 133一、曝光指數EV值的內涵 133二、環境因素與曝光參考表 134三、曝光寬容度與正確曝光 135第三節 自動曝光 136一、平均測光模式 136二、偏重測光 138三、點測光 140四、重點AF區域測光 140第四節 曝光的造型特性 141一、光圈大小與畫面虛實結合 141二、快門長短與畫面虛實動靜結合 142三、正確曝光與影調的關系 143第五節 天氣與曝光 144一、晴好天氣 144二、多云天氣 146三、陰雨天氣 146四、霧天 148五、雪天 151第六節 特殊曝光 151一、包圍曝光 152二、補償曝光 152三、多重曝光 152四、灰鏡的使用 153本章小結 153實踐建議 153第九章 留念攝影 155學習要點及目標 156案例導入 156第一節 旅游紀念照 156一、題材特征認識 157二、人景關系處理 157三、人物情感表征 160第二節 生活紀念照 162一、生活照的抓拍 163二、生活照的擺拍 164三、生活照的抓擺結合 165本章小結 166實踐建議 167第十章 攝影簡史 169學習要點及目標 170案例導入 170第一節 攝影術發展簡史 170一、照相機的發展 171二、照相感光材料的發展 173第二節 攝影流派辨析 176一、紀實攝影 177二、繪畫主義攝影 182第三節 攝影在中國的傳入與發展 190一、近代中國攝影技術的傳入 191二、近代中國攝影活動的先驅 192本章小結 195實踐建議 195參考文獻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