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了能夠讓更多投資者正確地掌握新三板交易和上市技巧,本書首先講解新三板的基礎知識,即新三板的歷史、性質、前景、特點、功能、相關名詞解釋、新三板與滬深交易所的區別、新三板行情分析軟件、新三板股票投資的優勢;接著講解新三板交易的方法與技巧,即新三板的交易指南、分析技術、K線、均線、趨勢、形態、各種技術指標(如KDJ、MACD等);然后講解新三板上市的方法與技巧,即新三板的掛牌條件、掛牌企業的改制、主力券商的推薦、企業的掛牌審核以及新三板的融資、并購、信息披露、銀行融資產品;最后講解新三板的投資案例。
本書結構清晰、功能詳盡、實例經典、內容全面、技術實用,在講解過程中既照顧了讀者的學習習慣,又通過具體實例剖析了新三板交易與上市中的熱點問題、關鍵問題及種種難題。
本書適用于所有投資者,即新老三板、股票、期貨、大宗商品、黃金、白銀等的投資者和愛好者以及有志于在這個充滿風險、充滿寂寞的征程上默默前行的征戰者和屢敗屢戰、愈挫愈奮并最終戰勝失敗、戰勝自我的勇者。
前 言
據統計,2013年年末新三板一共有356家公司,總市值553億元,全年成交8.14億元;2014年年末共有1572家掛牌公司,總市值4951億元,全年成交130.36億元;2015年年末,掛牌公司達到3960家,總市值1.82萬億元,成交1468億元;截至2016年8月,掛牌公司達到7917家,總市值3.73萬億元,成交3156億元。新三板市場正呈現爆發式的增長,池子不斷擴大。
短短3年間,新三板市場不論是掛牌公司數量、總市值還是全年成交量均出現巨額翻倍。預計,2017年年底新三板的掛牌數量將會達到1.5萬家的規模。
新三板市場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如果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訓練,就匆匆入市,那么大多數人都會把自己的資金送給市場,然后永久性地退出市場。無視學習、輕視經驗、不重視市場,是大多數投資者常犯的錯誤。
本書特點
特 點 說 明
12章實戰精講 本書體系完善,由淺入深地對新三板的交易和上市進行了12章專題精講,
其內容涵蓋了新三板基礎知識、新三板行情分析軟件、新三板交易流程、
新三板股票交易的規則、新三板股票的協議轉讓、新三板股票的做市轉讓、
兩網及退市公司的交易規則、實戰炒新三板、基本面分析、K線分析、
均線分析、趨勢分析、形態分析、常用技術指標分析(如MACD、KDJ)、
新三板的掛牌條件、掛牌企業的改制、主力券商的推薦、企業的掛牌審核、
新三板的融資、新三板的并購、新三板的信息披露、
新三板的銀行融資產品、新三板的投資案例等
86個實戰技巧 本書結合新三板的交易與上市實戰技巧,講解了86個實戰技巧,
其內容涵蓋了K線應用技巧、均線應用技巧、趨勢線的應用技巧、
反轉形態應用技巧、整理形態應用技巧、KDJ應用技巧、MACD應用技巧、
新三板的掛牌條件、掛牌企業的改制、企業的掛牌審核、新三板的融資、
新三板的并購、新三板的信息披露等
100多個實戰案例 本書在講解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列舉了100多個案例,進行分析講解,
讓廣大投資者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準確地理解其意義和實際應用
80多個技能提示 本書結合新三板交易與上市實戰中遇到的熱點問題、關鍵問題及種種難題,
以技能提示的方式奉送給投資者,其中包括新三板交易的特點、交易技巧、
新三板上市的條件與技巧等
語言特色 本書講解都從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開始,讀者無須參照其他書即可輕松入門;
在文字表述方面盡量避開專業術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每個知識點的
應用技巧,從而突出容易學、上手快的特點
本書結構
章 節 內容體系 作 用
第1章 首先講解新三板的歷史、性質及前景; 從整體上認識新三板,并掌握新三板行情分析軟件
然后講解新三板的特點、功能及相關 的使用技巧,為后面章節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名詞解釋;接著講解新三板與滬深交易所、
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區別;最后講解新三板
行情分析軟件和新三板股票投資的優勢
第2章 首先講解新三板交易的流程和開戶的 從整體上認識新三板的交易流程及交易相關知識,
兩個條件,接著講解新三板投資者的 為新三板實戰交易打下良好的基礎
類型、參與公開轉讓的投資者條件、
參與定向增發的投資者條件;
然后講解新三板股票交易的規則、
需要承擔哪些交易費用、股息紅利
所得稅是否有優惠以及新三板股票的
協議轉讓、做市轉讓、特別交易事項、
異常交易及監管、兩網及退市公司的
交易規則;最后講解實戰炒新三板
第3章 首先講解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基礎知識, 從整體上認識新三板交易的分析技術,
然后詳細講解新三板的基本面分析, 為后面的新三板交易實戰打下良好的基礎
接著講解技術分析的基礎、優缺點、
類型、意義及兩個基本工具
第4~6章 講解新三板交易中的各種實戰分析方法, 要想在新三板市場中成為贏家,必須精通技術分析,
如K線、均線、趨勢線、各種形態 因為技術分析提供了精準的進場與出場點,
(如雙重底、雙重頂等)、各種技術指標 可以大大提高投資者的盈利能力
(如MACD、KDJ等)
第7~9章 講解新三板上市的方法與技巧, 熟練掌握新三板上市的方法和技巧,
即新三板的掛牌條件、掛牌企業的 為自己的公司掛牌新三板做好準備
改制、主力券商的推薦、企業的
掛牌審核、新三板的融資
第10~11章 講解新三板的并購、信息披露、 熟練掌握新三板的并購、信息披露、
銀行融資產品 銀行融資產品,為自己的公司發展壯大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12章 講解新三板的投資案例 通過新三板的投資案例,希望投資者在新三板市場中,
能夠認清風險,從而更好地實現盈利
本書適合的讀者
本書適用于所有投資者,即新老三板、股票、期貨、大宗商品、黃金、白銀等投資者和愛好者以及有志于在這個充滿風險、充滿寂寞的征程上默默前行的征戰者和屢敗屢戰、愈挫愈奮并最終戰勝失敗、戰勝自我的勇者。
創作團隊
本書由陸佳、周峰編著,劉志隆、王沖沖、呂雷、王高緩、梁雷超、張志偉、周飛、紀欣欣、葛鈺秀、張亮、周科峰、王英蘢、陳稅杰等對本書的編寫提出過寶貴意見并參與了部分編寫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1章 新三板快速入門 11.1 初識新三板 21.1.1 新三板的歷史 21.1.2 新三板是全國性公開證券交易所 31.1.3 新三板是中國的"納斯達克" 41.2 新三板的特點 41.2.1 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準入制度 51.2.2 "小額、便捷、靈活、多元"的融資制度 51.2.3 靈活多元的交易制度 51.2.4 責任權利一致的主辦券商制度 51.2.5 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 61.3 新三板的功能 61.3.1 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71.3.2 為證券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71.3.3 可以促進企業發展 71.4 新三板相關名詞解釋 91.5 新三板與滬深交易所的區別 101.6 新三板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區別 111.7 新三板股票和A股普通股票的區別 121.7.1 新三板股票和A股普通股票的價格差別 121.7.2 新三板股票和A股普通股票的收益差別 131.7.3 新三板股票和A股普通股票的募集方式的差別 131.8 新三板行情分析軟件--同花順 131.8.1 同花順軟件的下載和安裝 131.8.2 同花順軟件的用戶注冊與登錄 161.8.3 利用同花順軟件查看新三板行情 181.9 新三板股票投資的優勢 23第2章 新三板交易指南 252.1 新三板交易的流程 262.2 新三板開戶的兩個條件 262.3 新三板投資者的類型 262.3.1 新三板都有哪些類型的投資者權限 262.3.2 什么樣的投資者適合在新三板投資 272.3.3 境外機構是否可以投資新三板 272.4 參與公開轉讓的投資者條件 272.4.1 參與掛牌公司股票轉讓的條件有哪些 272.4.2 為什么要設定準入條件 282.5 參與定向增發的投資者條件 292.5.1 定向發行的投資者門檻具體是什么 292.5.2 投資者怎樣參與掛牌公司的定向發行 292.6 其他幾個常見的投資者適當性問題 292.7 新三板股票交易的規則 302.7.1 新三板可以提供哪幾種轉讓方式 302.7.2 企業如何選擇交易方式 302.7.3 是否可以同時選擇做市轉讓和協議轉讓 302.7.4 新三板股票交易的其他規定 312.8 新三板的投資者需要承擔哪些交易費用 312.9 新三板的股息紅利所得稅是否有優惠 322.10 新三板股票的協議轉讓 322.10.1 協議轉讓方式下的委托類型 322.10.2 協議轉讓方式下的買賣股票流程 332.10.3 協議轉讓方式下的開盤價和收盤價 332.10.4 協議轉讓成交是否需要手動錄入約定號 332.10.5 協議轉讓過程中投資者應注意的問題 342.11 新三板股票的做市轉讓 342.11.1 什么是做市交易 342.11.2 做市轉讓方式下的委托類型 342.11.3 做市商初始股份獲取和盈利模式 352.11.4 做市商方式下的投資者保護 362.11.5 做市商方式下的開盤價和收盤價 372.12 新三板的特別交易事項 372.12.1 暫停轉讓和恢復轉讓 372.12.2 終止掛牌和重新申請掛牌 382.12.3 掛牌公司的除權、除息后的操作 382.13 新三板的異常交易及監管 392.13.1 哪些行為算異常交易 392.13.2 異常交易行為的監管重點是什么 402.13.3 新三板的監管形式有哪些 412.13.4 新三板的監管措施有哪些 412.14 兩網及退市公司的交易規則 412.14.1 兩網及退市公司的交易方式是怎樣的 412.14.2 兩網及退市公司的投資者是否適用投資者適當性標準 432.15 實戰炒新三板 43第3章 新三板的分析技術 473.1 初識分析技術 483.1.1 基本面分析概述 483.1.2 技術分析概述 483.1.3 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的聯系 483.2 基本面分析 493.2.1 國家政策和行業影響 493.2.2 企業團隊和公司信譽 503.2.3 市盈率 503.2.4 企業的經營情況及負債 513.2.5 資金流和凈利潤增長率 513.2.6 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 523.2.7 企業近3年的利潤總額和銷售利潤 523.3 技術分析 533.3.1 技術分析成立的基礎 533.3.2 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533.3.3 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543.3.4 歷史會重演 553.3.5 技術分析的優點 553.3.6 技術分析的缺點 563.3.7 技術分析的類型 573.3.8 技術分析的意義 593.3.9 技術分析的兩個基本工具 59第4章 新三板的K線和均線分析技術 654.1 K線的意義及注意事項 664.1.1 K線的意義 664.1.2 K線運用注意事項 664.2 常見的K線和K線組合 674.2.1 大陽線和大陰線 674.2.2 早晨之星和黃昏之星 674.2.3 錘頭線和射擊之星 684.2.4 平底和平頂 694.2.5 塔形底和塔形頂 704.2.6 紅三兵和黑三兵 714.2.7 兩紅夾一黑和兩黑夾一紅 724.2.8 常見的K線和K線組合的實戰技巧 724.3 均線的實戰技巧 734.3.1 什么是均線 744.3.2 均線的類型 744.3.3 均線的特性 764.3.4 利用5日均線做多技巧 774.3.5 利用10日均線做多技巧 78第5章 新三板的趨勢和形態分析技術 815.1 初識趨勢 825.1.1 什么是趨勢 825.1.2 趨勢的方向 835.1.3 趨勢的分類 835.2 趨勢線 845.2.1 趨勢線的定義 845.2.2 趨勢線的作用 855.2.3 趨勢線的類型 865.2.4 趨勢線的實戰技巧 895.2.5 趨勢線應用注意事項 905.3 初識形態 915.3.1 反轉形態 915.3.2 整理形態 925.4 常見的反轉形態 935.4.1 雙底和雙頂 935.4.2 頭肩底和頭肩頂 945.4.3 圓底和圓頂 955.4.4 V形底和尖頂 965.5 常見的整理形態 975.5.1 上升三角形 975.5.2 上升旗形 975.5.3 下降楔形 985.5.4 下降三角形 985.5.5 下降旗形 995.5.6 上升楔形 995.5.7 收斂三角形 100第6章 新三板的指標分析技術 1016.1 初識技術指標 1026.1.1 什么是技術指標 1026.1.2 技術指標的類型 1026.1.3 技術指標的背離 1036.1.4 技術指標的交叉、低位和高位 1056.1.5 技術指標的徘徊、轉折和盲點 1066.2 KDJ指標 1066.2.1 初識KDJ指標 1066.2.2 KDJ指標應用實戰 1076.3 MACD指標 1106.3.1 初識MACD指標 1106.3.2 讀懂重要的MACD指標圖 1116.3.3 MACD指標應用實戰 1146.4 技術指標運用注意事項 1166.4.1 技術指標結構性問題 1166.4.2 技術指標數據源問題 1166.4.3 主力操縱技術指標的方法 117第7章 新三板的掛牌條件 1197.1 新三板掛牌要滿足的6項條件 1207.2 依法設立且存續滿2年 1207.2.1 公司設立的主體、程序合法、合規 1207.2.2 公司股東的出資合法、合規,出資方式及比例應符合《公司法》相關規定 1217.2.3 存續滿2年 1217.2.4 案例分析 1227.3 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1227.3.1 業務明確 1227.3.2 申請掛牌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環保應滿足哪些要求 1237.3.3 持續經營能力 1237.3.4 申請掛牌公司存在哪些情形應認定其不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1247.3.5 案例分析 1247.4 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合法規范經營 1257.4.1 公司治理機制健全 1257.4.2 合法規范經營 1257.4.3 案例分析 1267.5 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 1267.5.1 股權明晰 1267.5.2 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 1277.5.3 案例分析 1277.6 主辦券商推薦并持續督導 1287.7 新三板掛牌的其他注意事項 1287.7.1 申請掛牌公司的子公司應滿足哪些要求 1287.7.2 申請掛牌公司在財務規范方面需要滿足哪些要求 1297.7.3 報告期內申請掛牌公司發生實際控制人變更或者主要業務轉型的是否可申請掛牌 129第8章 掛牌企業的改制與審核 1318.1 初識股份公司 1328.1.1 申請新三板掛牌的公司是否必須是股份公司 1328.1.2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328.1.3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具備哪些條件 1338.1.4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有哪些方式 1338.1.5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1348.2 初識改制 1358.2.1 什么是改制 1358.2.2 為何要改制 1358.2.3 公司股份改制的成本 1358.2.4 哪些類型的企業適宜改制 1368.3 改制的目標和原則 1368.3.1 改制的目標 1378.3.2 改制的原則 1378.4 改制的流程 1388.4.1 改制的準備階段 1388.4.2 改制的操作階段 1398.4.3 改制的收尾階段 1398.4.4 大股東與高管要做何準備 1408.4.5 如何選擇改制的中介機構 1408.4.6 擬掛牌企業整體變更改制準備階段的工作主要有哪些 1448.4.7 擬掛牌企業整體變更改制操作階段的工作主要有哪些 1468.4.8 擬掛牌企業整體變更改制收尾階段的工作主要有哪些 1478.4.9 擬掛牌企業整體變更改制工作中各中介機構的職責 1488.4.10 改制時如何增資 1488.5 掛牌審查的工作流程 1498.5.1 股東人數未超過200人的掛牌審查的流程 1498.5.2 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掛牌審查的流程 1508.6 股東人數未超過200人的掛牌審查工作 1528.6.1 掛牌審查的理念 1528.6.2 掛牌審查的內容 1538.6.3 掛牌審查如何溝通 1538.6.4 掛牌審查全公開內容是什么 1558.7 掛牌準入的常見問題 1568.8 辦理掛牌手續的相關事宜 1578.8.1 審核完成后的工作流程和時間節點 1578.8.2 取得掛牌函后如何進行首次信息披露 1588.8.3 如何辦理股份登記 1608.8.4 如何申請舉辦掛牌儀式 1608.8.5 申請掛牌同時股票發行時有何注意事項 160第9章 新三板的主辦券商推薦與融資 1639.1 主辦券商的選擇與簽約 1649.1.1 主辦券商的重要性 1649.1.2 哪些主辦券商可以在新三板執業 1659.1.3 評價和選擇主辦券商的技巧 1659.1.4 如何與主辦券商簽約 1669.2 企業與券商的合作 1679.2.1 新三板對券商的推薦業務有何要求 1679.2.2 推薦業務的流程和節點 1679.2.3 企業如何配合券商的工作 1689.2.4 企業如何評價和反饋券商的工作 1699.3 企業與其他中介機構的合作 1699.3.1 會計師事務所的職責和執業標準 1699.3.2 律師事務所的職責和執業標準 1699.3.3 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如何協作 1699.3.4 企業如何配合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工作 1709.3.5 企業如何評價和反饋會計師和律師的工作 1709.3.6 除主辦券商外,哪些機構可以從事推薦業務 1709.4 掛牌文書的準備工作 1709.4.1 新三板對申報文件的要求 1709.4.2 企業、中介機構對申報文件各承擔什么責任 1719.4.3 需要準備哪些申報文件 1719.4.4 如何編寫公開轉讓說明書 1729.4.5 如何編寫掛牌發行備案文件 1739.4.6 如何準備財務報表及審計報告 1749.4.7 如何準備法律意見書 1749.4.8 如何準備主辦券商推薦工作報告 1759.5 掛牌申請的電子化報送 1759.5.1 電子化報送與受理的基本業務流程 1759.5.2 電子化報送材料的注意事項 1759.6 新三板融資概述 1769.6.1 新三板融資的方式 1769.6.2 新三板融資的理念與特點 1769.6.3 新三板的融資特點 1769.7 股票發行制度 1779.7.1 如何對掛牌公司的股票發行進行管理 1779.7.2 掛牌公司的股票發行有什么樣的規則 1789.7.3 股票發行的對象 1789.7.4 股票發行的認購方式 1799.7.5 股票發行的流程 1799.7.6 股票發行的信息披露要求 1809.7.7 注冊資本變更登記與新增股份登記的關系 1809.7.8 現有股東的優先權認購 1819.7.9 主辦券商的服務與收費 1819.7.10 查看股票發行的操作案例 1829.8 優先股制度 1839.8.1 什么是優先股 1849.8.2 優先股的類型 1849.8.3 優先股的優缺點 1859.8.4 什么樣的公司適合發優先股 1859.8.5 優先股股東是否可以參與公司經營決策 1869.8.6 優先股與債券、普通股的區別 1869.8.7 哪些主體可以發行優先股 1869.8.8 非上市公眾公司非公開發行優先股有哪些條件和要求 1879.8.9 非公開發行優先股的發行對象 1879.8.10 發行優先股的公司如何進行信息披露 1889.8.11 掛牌公司發行優先股應當遵循哪些規定 1889.8.12 發行優先股與發行普通股在發行程序方面有什么不同 189第10章 新三板的并購與信息披露 19110.1 收購 19210.1.1 什么是收購 19210.1.2 新三板收購制度的特點 19210.1.3 《收購辦法》的主要內容 19310.1.4 權益披露的功能與規則 19310.1.5 掛牌公司收購的主要參與主體 19410.1.6 收購掛牌公司的收購人需要滿足的條件 19510.1.7 獨立財務顧問的主要職責 19510.1.8 什么是控制權變動 19610.1.9 什么是協議收購及其規定 19610.1.10 什么是要約收購及其類型 19710.1.11 要約收購的流程 19710.1.12 要約收購的支付手段與特別規定 19810.1.13 什么是競爭要約及特別規定 19910.2 重大資產重組 19910.2.1 什么是重大資產重組 19910.2.2 新三板的重大資產重組制度特點 20010.2.3 重大資產重組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2.4 重大資產重組對財務顧問的要求 20210.2.5 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進程備忘錄 20210.2.6 重大資產重組的流程 20310.2.7 重大資產重組在什么條件下申請證券暫停轉讓 20410.2.8 申請證券暫停轉讓后何時恢復交易 20410.2.9 重大資產重組的信息披露及審查 20510.2.10 獨立財務顧問如何對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后的公司進行督導 20510.2.11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重大資產重組的限售要求 20610.3 初識信息披露 20610.3.1 信息披露的內容 20610.3.2 信息披露的義務人 20710.3.3 義務人的職責 20810.3.4 主辦券商等中介機構的職責 20810.3.5 信息披露的流程 20810.3.6 信息披露的監管 20910.4 定期報告披露實務 21010.4.1 定期報告的披露時限要求 21010.4.2 年度報告的主要內容 21010.4.3 半年度報告的主要內容 21110.4.4 新三板對定期報告的審查標準和流程 21210.4.5 新三板對定期報告不規則行為的處理 21310.4.6 如何對定期報告進行修改和補充 21310.5 臨時報告披露實務 21310.5.1 應當披露的重大信息 21310.5.2 需要披露臨時報告的情形有哪些 21310.5.3 公司三會決議是否必須披露 21510.5.4 臨時報告披露的時間要求 21510.5.5 新三板對臨時報告的審查標準和流程 21610.5.6 新三板對臨時報告不規則行為的處理 21610.5.7 如何對臨時報告進行修改和補充 216第11章 新三板的銀行融資產品 21711.1 交通銀行的融資產品 21811.1.1 信融通 21811.1.2 新三板集成式服務方案 21911.2 光大銀行的融資產品 21911.2.1 掛牌易、股東融易貸和投貸通 22011.2.2 知識產權融易貸和股權融易貸 22011.3 工商銀行的融資產品 22111.4 農業銀行的融資產品 22211.5 中國銀行的融資產品 22211.6 建設銀行的融資產品 22311.6.1 小額貸、速貸通和成長之路 22311.6.2 信用貸和上市貸 22411.7 招商銀行的融資產品 22411.7.1 小貸通產品系列 22511.7.2 展翼三板 22711.7.3 展翼增值 22711.7.4 展翼資本 22811.7.5 展翼并購與展翼直投 22811.8 廣發銀行的融資產品 22811.9 興業銀行的融資產品 23111.10 浦發銀行的融資產品 23211.10.1 銀證寶 23311.10.2 投貸聯動 23311.10.3 股權質押貸款 23311.10.4 千戶工程專屬信用貸款 23411.10.5 投資銀行服務 234第12章 新三板的投資案例 23712.1 經典對賭案例 23812.1.1 陳曉與摩根士丹利及鼎暉對賭輸掉永樂電器 23812.1.2 李途純對賭英聯、摩根士丹利、高盛輸掉太子奶 23912.1.3 張蘭對賭鼎暉輸掉俏江南 24012.1.4 吳長江引入軟銀賽富和施耐德后被逼出雷士照明 24112.1.5 蔡達標引入中山聯動和今日資本后身陷囹圄 24312.1.6 貝恩資本折戟國美18億入股5年后20億退出 24312.2 新三板第一股世紀瑞爾 24512.3 老股民潛伏新三板賺大錢 24612.4 新三板"原始股"騙局 24612.4.1 "原始股"融資2億多 24712.4.2 李鬼引消費者上當 247附錄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試行)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