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欧美丰满大屁股/性欧美极品xxxx欧美一区二区/男插女的下面免费视频夜色/美女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光臨本店     登錄 注冊   加入收藏
  •   
歡迎光臨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三事業部!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材 > 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 經濟管理類 > 微觀經濟學

瀏覽歷史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prev next

  • 商品貨號:20170407003
  • 所屬系列:高等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系列教材
    商品重量:0克
    作者:任偉,王廣鳳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圖書書號/ISBN:9787302415510
    出版日期:20160601
    開本:16開
    圖書頁數:348
    圖書裝訂:平裝
    版次:1
    印張:21.75
    字數:472000
    所屬分類:F016
  • 上架時間:2017-04-07
    商品點擊數:997
  • 定價:¥45.00元
    本店售價:¥45.00元
    注冊用戶:¥45.00元
    vip:¥42.75元
    黃金等級:¥40.50元
    用戶評價: comment rank 5
  • 商品總價:
  •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商品附加資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微觀經濟學教材。全書的主要內容不僅包括消費理論、生產和成本理論、供求理論、廠商價格與產量決策理論、市場失靈和政府干預理論等微觀經濟領域的基本理論,還涵蓋了最近幾年來的理論發展,如博弈論和競爭者分析、行業與競爭者分析、自由交換市場的效率等內容。

本書的主要特色包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用了大量最新資料、學用結合。

本書可作為普通本科及高職高專院校經濟學、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的教材,也可以作為政府公務員、企業管理者了解經濟學知識的參考用書。

前    言

  微觀經濟學講的是廠商理論和消費者行為理論。學習微觀經濟學的好處就是能夠用廠商理論和消費者行為理論去判斷在微觀市場結構中,各個主體應該怎樣進行經濟決策。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準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并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

  本書全面系統地分析了微觀經濟的各種理論。全書共分為15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1章介紹了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第2~7章介紹了消費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生產理論、供求理論、分配理論、市場理論等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

     第8~10章介紹了不完全競爭市場、生產要素市場理論、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和收入分配理論;

     第11章對新型的博弈論進行了深入剖析;

     第12章至第13章對競爭者分析以及行業與競爭者分析進行了闡述;

     第14章至第15章對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自由交換市場的效率等內容進行了介紹。

  本書由河北聯合大學的任偉、王廣鳳老師編著,其中第2、4、5、7~10、14、15章由任偉老師編寫,第1、3、6、11~13章由王廣鳳老師編寫。參與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張冠英、袁偉、劉寶成、任文營、張勇毅、鄭尹、王衛軍、張靜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歡迎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1章  導論 1
1.1  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1
1.1.1  稀缺性 1
1.1.2  人類欲望的無限性 3
1.1.3  機會成本 3
1.1.4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5
1.1.5  經濟學的兩個基本假設 5
1.2  微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6
1.2.1  微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6
1.2.2  經濟體制 8
1.3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9
1.3.1  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 9
1.3.2  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 10
1.3.3  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 11
1.3.4  經濟模型 11
1.4  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史 12
1.4.1  現代西方經濟學發展的
歷史淵源 12
1.4.2  近、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
發展歷史上的6次革命 15
1.4.3  現代西方經濟學各流派的
形成和發展 17
1.5  習題 18
第2章  消費理論 22
2.1  效用理論 22
2.1.1  效用 22
2.1.2  效用評價 23
2.2  邊際效用分析 24
2.2.1  總效用與邊際效用 24
2.2.2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26
2.2.3  消費者剩余 27
2.2.4  消費者均衡 29
2.3  無差異曲線分析 33
2.3.1  無差異曲線 33
2.3.2  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36
2.3.3  消費者預算線 38
2.3.4  消費者均衡 41
2.4  需求曲線的推導 43
2.4.1  價格-消費曲線 43
2.4.2  消費者的需求曲線 44
2.5  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 45
2.5.1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含義 45
2.5.2  正常商品的替代效應與
收入效應 46
2.5.3  低檔商品與吉芬商品的替代
效應與收入效應 46
2.5.4  案例分析:直接房貼與間接
房貼 47
2.6  不確定性與風險 48
2.6.1  不確定性 48
2.6.2  不確定性和彩票 48
2.6.3  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49
2.7  習題 53
第3章  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 55
3.1  一般均衡理論 55
3.1.1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55
3.1.2  一般均衡狀態的存在性 57
3.1.3  完全競爭條件下一般均衡的
實現過程 61
3.2  帕累托效率 61
3.2.1  效率高低的判斷 62
3.2.2  交換的帕累托最優 63
3.2.3  生產的帕累托最優 67
3.2.4  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 68
3.2.5  完全競爭的效率 70
3.3  社會福利理論 71
3.3.1  效用可能性曲線 72
3.3.2  社會福利函數 74
3.3.3  社會福利最大化 75
3.3.4  阿羅不可能定理 76
3.4  習題 77
第4章  生產理論 80
4.1  生產與生產函數 80
4.1.1  概述 80
4.1.2  短期與長期 81
4.1.3  技術系數 82
4.2  短期生產函數 82
4.2.1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
邊際產量 83
4.2.2  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84
4.2.3  一種生產要素的合理
投入區域 86
4.3  長期生產函數 87
4.3.1  等產量線 87
4.3.2  等成本線 89
4.3.3  兩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 91
4.3.4  規模經濟 93
4.4  習題 96
 
第5章  供求理論 100
5.1  需求理論 100
5.1.1  需求的含義 100
5.1.2  需求的表示 100
5.1.3  需求的影響因素 102
5.1.4  需求定理 103
5.1.5  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
的變動 104
5.2  供給理論 105
5.2.1  供給的含義 105
5.2.2  供給的表示 105
5.2.3  供給的影響因素 106
5.2.4  供給定理 107
5.2.5  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108
5.3  均衡價格理論 109
5.3.1  均衡價格的含義 109
5.3.2  均衡價格的形成及決定方法 110
5.3.3  均衡價格的變動與供求理論 111
5.3.4  均衡價格的應用 115
5.4  彈性理論 116
5.4.1  彈性及其表示 116
5.4.2  需求彈性 117
5.4.3  供給彈性 124
5.4.4  稅收歸宿問題的經濟學
解釋 126
5.5  習題 129
第6章  分配理論 131
6.1  生產要素的需求與供給 131
6.1.1  生產要素的需求 131
6.1.2  生產要素的供給 133
6.2  工資理論 140
6.2.1  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
的決定 140
6.2.2  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
的決定 143
6.3  利息理論 146
6.3.1  利息理論概述 146
6.3.2  利息率的確定 147
6.3.3  利息在經濟中的作用 148
6.4  地租理論 148
6.4.1  地租的性質 149
6.4.2  地租的確定 149
6.5  利潤理論 150
6.5.1  正常利潤 150
6.5.2  超額利潤 151
6.5.3  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 152
6.6  社會收入分配與分配政策 152
6.6.1  洛倫茲曲線與基尼系數 152
6.6.2  平等與效率:一個永恒
的矛盾 154
6.7  習題 154
第7章  市場理論 157
7.1  完全競爭市場 157
7.1.1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 157
7.1.2  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 158
7.1.3  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曲線 159
7.1.4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160
7.1.5  生產者剩余 163
7.1.6  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164
7.2  壟斷市場 167
7.2.1  壟斷市場的特征及成因 167
7.2.2  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和
收益曲線 168
7.2.3  完全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 169
7.2.4  完全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 171
7.2.5  完全壟斷廠商的供給曲線 172
7.2.6  價格歧視 173
7.3  壟斷競爭市場 178
7.3.1  壟斷競爭市場的特征 178
7.3.2  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與收益曲線 179
7.4  習題 184
第8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187
8.1  不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和收益 187
8.1.1  不完全競爭廠商面對的
需求曲線 187
8.1.2  不完全競爭廠商的總收益 187
8.1.3  不完全競爭廠商的平均收益 188
8.1.4  不完全競爭廠商的邊際收益 188
8.1.5  不完全競爭廠商的供給曲線 189
8.2  完全壟斷市場 190
8.2.1  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 191
8.2.2  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 194
8.2.3  價格歧視 195
8.3  壟斷競爭市場 198
8.3.1  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198
8.3.2  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200
8.3.3  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201
8.3.4  壟斷競爭市場的非價格競爭 203
8.3.5  幾種市場的經濟效率比較 204
8.4  寡頭壟斷市場 205
8.4.1  古諾模型 206
8.4.2  斯威齊模型 207
8.4.3  寡頭間的勾結與競爭 209
8.5  習題 210
 
第9章  生產要素市場理論 213
9.1  要素市場的廠商均衡 214
9.1.1  邊際要素成本 214
9.1.2  邊際收益產品 216
9.1.3  要素市場上廠商的決策原則 217
9.1.4  要素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217
9.2  地租和工資的確定 219
9.2.1  地租理論 220
9.2.2  工資理論 221
9.2.3  工資差別和工資激勵 225
9.3  利息和利潤理論 227
9.3.1  利息理論 227
9.3.2  利潤理論 229
9.4  收入平等與分析政策 232
9.4.1  收入分配不平等 232
9.4.2  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 233
9.4.3  收入分配政策 234
9.5  習題 235
第10章  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和
收入分配理論 238
10.1  生產要素的價格與收入分配理論 239
10.1.1  生產要素的需求 239
10.1.2  邊際生產力理論 240
10.2  生產要素的需求函數 241
10.2.1  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
要素的原則 241
10.2.2  產品市場完全競爭條件下
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 242
10.2.3  產品市場非完全競爭條件下
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 244
 
10.3  生產要素的供給與要素價格
的決定 247
10.3.1  要素市場完全競爭條件下
要素的供給與價格決定 247
10.3.2  要素市場非完全競爭條件下
的要素供給與價格決定 250
10.4  工資、地租、利息和利潤理論 251
10.4.1  工資理論 251
10.4.2  地租理論 253
10.4.3  利息和利潤理論 255
10.5  習題 258
第11章  博弈論 259
11.1  博弈論和博弈簡介 259
11.1.1  博弈論的基本知識 259
11.1.2  占優策略、劣策略和
納什均衡 260
11.2  寡頭壟斷廠商的靜態競爭模型 261
11.2.1  產量決策 261
11.2.2  價格決策 264
11.2.3  產品決策 265
11.3  寡頭壟斷企業的動態博弈模型 267
11.4  習題 269
第12章  競爭者分析 271
12.1 市場競爭者識別 271
12.1.1  影響競爭的5種力量 271
12.1.2  識別競爭的方法 273
12.2 市場競爭者分析與選擇 275
12.2.1  分析競爭者戰略與目標 275
12.2.2  分析競爭者的優劣勢 276
12.2.3  判斷競爭者的反應模式 276
12.3 市場競爭的基本戰略 277
12.3.1  市場領先者戰略 277
12.3.2  市場挑戰者戰略 279
12.3.3  市場追隨者戰略 280
12.3.4  市場補缺者戰略 281
12.4  習題 282
第13章  行業與競爭者分析 283
13.1 行業特點及競爭分析 283
13.1.1  行業的概念 283
13.1.2  行業特點及其分析 283
13.1.3  影響行業競爭格局的力量 287
13.2  競爭者分析 292
13.2.1  競爭者類型 292
13.2.2  競爭者戰略分析 294
13.3  競爭與合作戰略 296
13.3.1  基本競爭戰略 296
13.3.2  合作聯盟戰略 300
13.3.3  不同競爭地位的
競爭者戰略 302
13.4  習題 308
第14章  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309
14.1  壟斷與反壟斷政策 309
14.1.1  壟斷與低效率 309
14.1.2  反壟斷政策 310
14.1.3  對自然壟斷的管制 311
14.2  外部效應與政府管理 312
14.2.1  外部效應 312
14.2.2  外部效應對資源配置
的影響 313
14.2.3  政府解決外部效應的政策 314
14.2.4  產權理論與科斯定理 314
14.3  公共產品與公共選擇理論 315
14.3.1  公共產品 316
14.3.2  公共產品與市場失靈 316
14.3.3  公共選擇理論 317
14.4  信息經濟學 318
14.4.1  不完全信息和非對稱信息 318
14.4.2  檸檬市場和逆向選擇 319
14.4.3  道德風險 319
14.4.4  信號顯示 320
14.4.5  委托-代理問題 321
14.5  習題 322
第15章  自由交換市場的效率 323
15.1  經濟福利的度量 323
15.1.1  支付意愿與消費者剩余 323
15.1.2  成本與生產者剩余 324
15.1.3  市場效率 325
15.2  價格管制對福利的影響 327
15.2.1  最高價格限制的影響 327
15.2.2  最低價格限制的影響 328
15.3  稅收對福利的影響 329
15.3.1  向賣者征稅 330
15.3.2  向買者征稅 331
15.3.3  稅收對福利的影響 331
15.4  國際貿易對福利的影響 333
15.4.1  出口的得失 333
15.4.2  進口的得失 334
15.5  習題 334
參考文獻 336
 

商品標簽

購買記錄(近期成交數量0)

還沒有人購買過此商品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用戶評論(共0條評論)

  • 暫時還沒有任何用戶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用戶名: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