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貨幣銀行學”是金融學重要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經濟學本科層次各專業通常都開設此課程。
本書共分為10章,主要內容包括:貨幣與貨幣制度、信用與利息、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金融監管、金融市場、貨幣供求、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和貨幣政策的研究與探討。
本書涵蓋面廣、信息量大,可用作高等院校金融類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供銀行從業人員使用。
第2版前言
貨幣銀行學作為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金融專業的理論基礎課程。貨幣銀行學是研究金融體系的運行及其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的經濟學科。學習貨幣銀行學,掌握剖析經濟問題的入門鑰匙。這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對貨幣銀行學的基本理論、基本規律有全面的理解和完整的認識,掌握分析現實金融問題的方法,培養解決金融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習金融的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順應時代的要求,貨幣銀行學的知識體系需要重構,基于這一客觀的需要,我們在多年教學和科研的基礎上,對本書進行再版。本書再版時主要體現以下4個特點。
(1) 內容精練。依據我國金融改革發展的需要和國情的變化,內容注重基礎性、知識性、應用性,目的是使教材更新更實用。
(2) 時代性強。2015年,金融改革仍將是深化改革的核心。金融改革的重點將集中在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使中國從“高儲蓄”向“高資本形成率”轉型。本書將金融改革、金融創新等體現時代特色的相關內容進行介紹,使學生了解金融發展的最新理論。
(3) 講練結合。本書在闡述貨幣銀行學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論的同時,編寫了大量的教學案例并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增加了可操作性。
(4) 注重能力的培養。本書內容堅持國內與國外、歷史與現實、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中既全方位又突出重點,掌握既有比較又有鑒別,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科學分析的能力。
本書由劉智英、劉曉宇主編,何嵬、李健副主編,全書由劉智英、劉曉宇總撰定稿,具體分工如下:第一章和第二章由劉曉宇(哈爾濱金融學院)編寫,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由劉智英(哈爾濱金融學院)編寫,第四章、第七章和第十章由何嵬(黑龍江財經學院)編寫,第八章和第九章由李健(哈爾濱金融學院)編寫。由于編者水平有限,而且貨幣銀行學是一門正在發展的學科,書中難免有疏漏,懇請同行和讀者能夠批評指正,以便不斷完善和提高。
編 者
第1版前言
現代企業中幾乎每一種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與貨幣銀行學有關,無論是融資、投資、日常經營,還是經營成果的分配。宏觀經濟環境的復雜多變以及企業內部環境的千差萬別,給貨幣銀行學帶來了新的挑戰,也產生了新的內容。
從交行、建行、中行、工行相繼上市,到農行圓滿“收官”,從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加快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重啟,從創業板登陸到股指期貨順利推出,我國金融業實現了五年的快速發展,經受住了金融危機的沖擊,同時為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適應新世紀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業發展的要求,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金融實務經驗的教學名師、教學科研骨干組成的編寫團隊,根據長期從事高校貨幣銀行學教學、科研工作的實踐,融會我國金融業改革的現行理論和實務,借鑒西方國家相關的實證和做法,撰寫了《貨幣銀行學》一書。
本書在借鑒同類優秀教材的基礎上,力求突出以下特點。
(1) 突破貨幣銀行學為基礎理論課程的慣性思維,依托實驗和實踐基地,在教材編寫中融入了大量實驗和實踐元素,融輔導性與實踐性于一體,不僅適用于貨幣銀行學的初學者,而且對于已經在金融企業從事實務工作的人士來說,也可以通過本書更新相關知識,提升業務素質,指導實踐工作;使課程的基礎理論、動態前沿與經濟實踐融會貫通,有利于激發讀者主動學習的興趣。
(2) 參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和“一行三會”2012年金融監管新路線關于金融業的最新規定,使該書充滿時代氣息,避免介紹過時的貨幣發行制度及金融市場的品種等內容;將國內外金融業最新的理論與實務發展趨勢融入貨幣銀行學的編寫過程中,力求達到教材內容與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從業人員的實際操作業務相一致,以便讀者更好地熟悉貨幣銀行學的基本理論,把握最新的相關制度與規定。
(3) 理論聯系中國實際。本書的編寫過程立足于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優秀理論成果,并且融入了大量的中國金融改革的經典案例,可以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經濟金融實踐。
(4) 注重講練結合。我們在闡述基本貨幣銀行學理論的同時,編寫了大量的教學案例,并對之進行詳細分析,增加可操作性。
(5) 本書給出了貨幣銀行學方面的英文詞匯,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可以拓展專業英語方面的詞匯量,滿足學生對于專業英語的基本需求。
本書由劉智英、劉福波主編,張娜、劉靜副主編,劉曉宇、李美丹、李健、王爽參與本教材的編寫,全書由劉智英總撰定稿,由孫燁審稿。具體分工如下:第一章由王爽編寫,第二章由劉曉宇編寫,第三章由劉靜編寫,第四章由劉福波編寫,第五章由劉智英編寫,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十章由張娜編寫,第八章由李美丹編寫,第九章由李健編寫。限于水平,書中難免有疏忽和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一章 貨幣與貨幣制度 1第一節 貨幣的起源和發展 2一、貨幣的起源 2二、貨幣的本質與含義 4三、貨幣形態的發展及其變化 5第二節 貨幣的職能與作用 8一、貨幣的職能 8二、貨幣的作用 12第三節 貨幣制度及其演變 13一、貨幣制度的形成 13二、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 14三、貨幣制度的演變 16四、我國的貨幣制度 19本章小結 22經典案例 23復習思考題 24第二章 信用與利息 25第一節 信用概述 26一、信用的起源及發展 26二、信用的定義和特征 27三、信用的構成要素 28第二節 信用的形式 29一、商業信用 29二、銀行信用 30三、國家信用 31四、消費信用 35五、國際信用 35六、民間信用 36第三節 信用工具 37一、信用工具的定義及特征 38二、信用工具的類型 39三、短期信用工具 39四、長期信用工具 43第四節 利息與利率 46一、利息及其本質 46二、利率的定義及種類 48三、利率的計算 50四、決定和影響利率的因素 51五、利率的作用 52六、利率管理體制和利率市場化 54本章小結 56經典案例 57復習思考題 57第三章 金融機構 59第一節 金融機構概述 60一、金融機構的好處和優勢及功能 62二、金融機構的分類 64第二節 中國的金融機構 70一、中國人民銀行 71二、政策性銀行 71三、商業銀行 73四、非銀行金融機構 76五、在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77第三節 國際金融機構 78一、國際金融機構的產生與發展 79二、全球性國際金融機構 79三、區域性金融機構 89本章小結 91經典案例 91復習思考題 92第四章 中央銀行 93第一節 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展 94一、中央銀行產生的經濟背景 94二、中央銀行產生的客觀要求 95三、中央銀行的發展 95四、中國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展 98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100一、中央銀行的性質 100二、中央銀行的職能 102三、中國中央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104第三節 中央銀行的業務 105一、中央銀行業務的原則 106二、中央銀行業務的分類 107本章小結 110經典案例 111復習思考題 116第五章 商業銀行 117第一節 商業銀行概述 118一、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 118二、商業銀行的性質 121三、商業銀行的職能 122四、商業銀行的組織制度形式 123第二節 商業銀行的業務 128一、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128二、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 130三、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 133四、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 138第三節 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 140一、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原則 140二、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管理 141三、商業銀行的負債管理 144四、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 145五、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管理 147第四節 未來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151一、金融創新 152二、金融開放與金融安全 153三、銀行兼并與收購 157本章小結 158經典案例 158復習思考題 159第六章 金融監管 161第一節 金融監管概述 162一、金融監管及其必要性 162二、金融監管的目標及原則 163第二節 各國金融監管的主要模式 165一、雙元多頭金融監管模式 165二、單元多頭金融監管模式 166三、集中單一金融監管模式 167四、跨國金融監管模式 167第三節 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 169一、市場準入的監管 169二、市場運作過程的監管 170三、市場退出的監管 173本章小結 174經典案例 174復習思考題 175第七章 金融市場 177第一節 金融市場概述 178一、金融市場的定義及構成要素 178二、金融市場的功能 181三、金融市場的類型 182第二節 貨幣市場 185一、貨幣市場的特點與作用 185二、同業拆借市場 185三、票據貼現市場 187四、回購協議市場 188五、國庫券市場 190六、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 191第三節 資本市場 193一、資本市場的特點與作用 193二、股票市場 194三、債券市場 202本章小結 207經典案例 207復習思考題 209第八章 貨幣供求 211第一節 貨幣需求及貨幣需求理論 212一、貨幣需求的含義 212二、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 212三、貨幣需求理論 214第二節 貨幣供給及其理論 222一、貨幣供給與貨幣供給量 222二、貨幣層次的劃分 223三、貨幣的計量 228四、貨幣的供給機制 229五、貨幣供給理論模型 236第三節 貨幣均衡 238一、貨幣均衡的含義 238二、貨幣均衡的標志 239三、貨幣失衡的原因及其調整方法 240本章小結 241經典案例 242復習思考題 244第九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245第一節 通貨膨脹 246一、通貨膨脹的定義、度量及分類 246二、通貨膨脹的成因 253三、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 257四、治理通貨膨脹的對策 261第二節 通貨緊縮 264一、通貨緊縮的定義及類型 264二、通貨緊縮的成因及影響 266三、治理通貨緊縮的對策 269本章小結 271經典案例 271復習思考題 273第十章 貨幣政策 275第一節 貨幣政策概述 276一、貨幣政策的定義及其特征 276二、貨幣政策的作用 277第二節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280一、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內容 280二、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關系 282三、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選擇 284第三節 貨幣政策的工具 286一、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286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290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291第四節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295一、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標準及種類 295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作用 299三、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300四、貨幣政策的時滯與效應 303五、貨幣政策效應的衡量 308本章小結 309經典案例 309復習思考題 315參考文獻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