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教材從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和專業需要出發,采用實用為主、適度拓展、項目引領、循序漸進、在學習中行動、在行動中學習的教學方法,充分重視計算機繪圖基本能力的培養,努力把學生培養成技術、技能型人才。
本教材以6個項目為主體展開教學,分別是平面圖形的繪制、組合體視圖的繪制、零件圖的繪制、裝配圖的繪制、基本形體的三維建模、典型零件的三維建模。
本教材結構新穎,案例豐富,在項目內容各知識點的編排上力求規范和統一,以使教師和學生盡快熟悉本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特點,盡可能地為教與學提供方便。本教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強調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協調和統一,并在項目結束后以知識點梳理和回顧的形式對項目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同時通過項目練習予以鞏固和提高。
本教材為適應項目教學的實際需要,提供與之配套的下載教學資源,包括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教案首頁、教學計劃、教學課件、教學案例、習題答案、師生意見反饋表、AutoCAD(機械類)中級考證題型。
本教材可以滿足高等職業教育機電類專業以及中高職貫通培養、成人教育、培訓班、自學者學習計算機繪圖(AutoCAD機械類)的基本要求,可以為后續課程(如CAD/CAM軟件應用、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機床操作實訓)的學習、實訓、考證奠定必要的技術基礎,并為將來的工作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前 言
針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型一線人才的需要,本教材注重項目教學與職業標準的有效對接,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繪圖能力以及在工程中的實際應用能力,在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有序的整合。本教材以項目為主體展開教學,包含6個項目。
項目1:平面圖形的繪制。用戶界面的分析,坐標和命令的輸入,繪制平面圖的方法和步驟。
項目2:組合體視圖的繪制。圖層的設置,命令的運用,尺寸的標注,繪制組合體視圖的方法和步驟。
項目3:零件圖的繪制。標注樣式,對象特性,文字格式管理器的設置,繪制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
項目4:裝配圖的繪制。圖塊的定義和插入,表格的創建和編輯,繪制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項目5:基本形體的三維建模。用戶坐標系的建立,基本體的創建,布爾運算的操作,運用基本體結合布爾運算繪制三維實體。
項目6:典型零件的三維建模。視點的選擇,命令的輸入,尺寸的標注,實體的編輯,運用基本體法、拉伸法、旋轉法繪制三維實體。
本教材在教學設計和內容組織上具有下列特點。
(1) 以在實用的基礎上適當拓展為基本原則,以強化應用、具備能力為教學目標,以掌握國家技術標準及典型零件的識讀與繪制為教學重點,規范、有序地處理項目教學和職業標準、計算機繪圖和看圖之間的關系,力爭學有實效、學有所用,努力為學生將來的工作和發展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
(2) 根據典型工作任務歸納職業能力要求,按照學習和職業成長規律將職業能力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進行整合,歸納出相應的學習內容(知識準備)和行動內容(任務驅動),以行動為導向展開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和行動中掌握知識和能力。
(3) 采用新版《技術制圖》、《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編寫,例如用2007年頒布實施的《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技術產品文件中表面結構的表示法》(GB/T 131—2006)代替《機械制圖表面粗糙度符號、代號及其標注》(GB/T 131—1993表面粗糙度)實施項目教學,并采用2012版AutoCAD(機械類)作為計算機繪圖軟件。
本教材可以滿足高等職業教育機電類專業以及中高職貫通培養、成人教育、培訓班、自學者學習計算機繪圖(AutoCAD機械類)的基本要求,推薦學時為64或96。
本教材由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朱勇、周苑、趙春華編著,單貴審稿。雖然作者以多年的項目教學和課程建設經驗、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對工程實際的深入了解為底蘊編寫本書,但不完美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師生批評指正(電子版意見反饋表可從下載資源中查取,回信至20070470@stiei.edu.cn),以便再版時調整與改進,謝謝!
編 者
2017年8月
目 錄
項目1 平面圖形的繪制 11.1 AutoCAD 2012的基礎知識 11.1.1 主要功能 11.1.2 工作界面 21.1.3 命令的啟動和操作 51.1.4 文件管理 61.2 AutoCAD 2012的輔助功能 71.2.1 坐標表示法 71.2.2 常用透明命令(一) 81.2.3 “特性”工具欄 111.3 平面圖形的繪制方法和步驟 121.3.1 常用繪圖命令 121.3.2 常用修改命令(一) 141.3.3 繪制方法和步驟(案例精解) 171.4 知識點梳理和回顧 271.4.1 知識準備 281.4.2 繪圖和修改命令 291.4.3 繪制方法和步驟 291.5 項目練習 301.5.1 趣味訓練 301.5.2 基礎訓練 311.5.3 陣列和鏡像 321.5.4 相切和修剪 32項目2 組合體視圖的繪制 332.1 AutoCAD 2012的繪圖環境 332.1.1 繪圖區項目的設置 332.1.2 圖層的設置 362.2 組合體視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 382.2.1 常用透明命令(二) 382.2.2 常用修改命令(二) 392.2.3 繪制方法和步驟(案例精解) 412.3 組合體視圖的尺寸標注 492.3.1 常用標注命令 492.3.2 標注樣式管理器 502.3.3 標注方法和步驟(案例精解) 522.4 知識點梳理和回顧 632.4.1 工作環境的設置 632.4.2 常用透明命令(三) 652.4.3 常用修改命令(三) 652.4.4 繪制方法和步驟 652.5 項目練習 662.5.1 繪制組合體視圖(不標尺寸) 662.5.2 繪制組合體視圖(標注尺寸) 672.5.3 繪制組合體視圖(支座) 68項目3 零件圖的繪制 693.1 零件圖繪圖框的設計 693.1.1 標準圖框介紹 693.1.2 設置工作環境 693.2 零件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 743.2.1 零件圖的內容 743.2.2 繪制方法和步驟(案例精解) 743.2.3 零件圖的打印 853.3 知識點梳理和回顧 863.3.1 繪圖框的設計 863.3.2 零件圖的繪制 873.3.3 零件圖的打印 883.4 項目練習 893.4.1 轉軸零件圖 893.4.2 端蓋零件圖 893.4.3 撥叉零件圖 903.4.4 支座零件圖 90項目4 裝配圖的繪制 914.1 圖塊的定義和插入 914.1.1 圖塊的定義 914.1.2 圖塊的插入 934.2 表格的創建和編輯 944.2.1 表格的創建 944.2.2 表格的編輯 974.2.3 表格的文字輸入 994.2.4 邊框線寬的調整 1004.3 裝配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 1014.3.1 裝配圖的內容 1014.3.2 繪制方法和步驟(案例精解) 1014.4 知識點梳理和回顧 1054.4.1 圖塊的定義 1054.4.2 表格的創建 1054.4.3 裝配圖的繪制 1064.5 項目練習 1074.5.1 工作原理 1074.5.2 結構分析 1084.5.3 裝配關系 1084.5.4 零件組圖 108項目5 基本形體的三維建模 1105.1 三維坐標系的建立 1105.1.1 世界坐標系 1105.1.2 用戶坐標系 1115.2 基本體的創建 1135.2.1 基本體的創建 1135.2.2 常用基本體的繪制 1165.3 基本形體的建模方法和步驟 1175.3.1 布爾運算 1175.3.2 建模方法和步驟(案例精解) 1195.4 知識點梳理和回顧 1275.4.1 三維坐標系 1275.4.2 創建基本體 1285.4.3 基本形體的三維建模 1285.5 項目練習 1295.5.1 根據軸測圖進行三維建模 1295.5.2 根據平面圖進行三維建模 130項目6 典型零件的三維建模 1326.1 拉伸法和旋轉法 1326.1.1 創建步驟 1326.1.2 常用三維修改命令 1346.2 典型零件的建模方法和步驟 1346.2.1 典型零件 1346.2.2 建模方法和步驟(案例精解) 1366.3 輔助建模方法簡介 1486.3.1 掃掠法和放樣法 1486.3.2 常用三維編輯命令 1516.3.3 渲染顯示 1536.4 知識點梳理和回顧 1566.4.1 拉伸法和旋轉法 1566.4.2 典型零件的三維建模 1576.4.3 輔助建模方法簡介 1586.5 項目練習 1606.5.1 根據軸測圖進行三維建模 1606.5.2 根據平面圖進行三維建模 1636.5.3 根據零件圖進行三維建模 164附錄A AutoCAD繪圖中級(機械類)試卷 165附錄B 教師意見反饋表 167附錄C 學生意見反饋表 168參考文獻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