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培養應用型、實用型人才為目標,緊跟我國商事立法的發展趨勢,吸收商法研究的最新理論成果,注重案例分析和實證研究,著力打造一本適合普通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生教學的優秀商法教材。
全書分為六編,即商法總論、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與破產法,共計22章。本書立足于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本科教學的需要,針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知識結構的特點,系統介紹了商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基本制度,重點培養學生對商法基本原理與制度的實際運用能力。
本書不僅適合普通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學習,而且還適合其他專業對商法感興趣的學生和社會讀者閱讀。
前 言
目前,雖然我國各種版本的商法教材較多,但大多面向法學專業學生而編寫,真正適合非法學專業特別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學習的商法教材并不多見。本書正是基于這種現狀而編寫,以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為主要對象,重點突出商法與經濟管理類專業知識的融通與應用。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管理、法律等各專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社會急需既懂經濟管理又熟悉法律的融通型人才。毫無疑問,商法領域包含了經濟生活領域中最活躍的部分,因而,學好商法對推動經濟管理類學生正確理解商法、熟悉市場交易規則具有重要意義。本書的出版,希望能夠滿足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學習商法的需求,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盡綿薄之力。
本書自2011年出版以來,我國商事立法有了較大幅度的修改,商法學界也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為了適應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們對初版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和完善。本書的突出特色有以下幾點。
(1) 知識之系統性。本書全面反映了我國近期商事立法修改的動向,系統地敘述了商法的基本知識,既有商法總論對商法基本原理的介紹,又分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破產法五編,具體闡述商法的各項具體制度。
(2) 內容之簡明性。針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本書內容盡可能采納學界的通說,力求以簡明的語言準確地介紹商法的基本概念、原理與制度。全書不拘泥于商法的學術爭鳴和理論探討,重在培養學生掌握簡要的商法基本知識和處理商事實踐問題的能力。
(3) 體例之創新性。為了更好地有利于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學習商法,本書進行了體例創新:每章先提出知識要點,之后再以案例引出該章重點內容,章后配有習題,方便學生自主學習。
本書分六篇,即商法總論、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與破產法,共計22章,系統地介紹了商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基本制度,內容包括商法概述、商人與商行為、商事登記與商事賬簿、公司法概述、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法概述、證券發行法律制度、證券交易法律制度、證券監管法律制度、票據和票據法、票據權利、票據行為、記票、本票與支票、保險法概述、保險合同總則、人身保險合同、財產保險合同、破產法概述、破產實體法和破產程序法等,重點培養學生對商法基本原理與制度的實際運用能力。
本書由雷興虎教授、樊啟榮教授擔任主編,陳曉星副教授、吳京輝副教授擔任副主編。各撰稿人分工如下:雷興虎,第一編各章;蔡科云,第二編第四章第一至四節,第五章第一至二節、第六節,第六章第一至二節;劉斌,第二編第四章第五節,第五章第三至五節、第七節,第六章第三至六節;向前,第三編第七章、第九章;田石英,第三編第八章、第十章;吳京輝,第四編各章;樊啟榮,第五編各章;陳曉星,第六編各章。
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外學者許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由于篇幅所限,沒有一一列出,在此謹向有關著者、譯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敬請各位專家、學者和讀者不吝賜教。
作 者
目 錄
第一編 商 法 總 論
第一章 商法概述 1
第一節 商法的概念與特征 2
一、商法的概念 2
二、商法的特征 5
第二節 商法的基本原則 7
一、商事主體法定原則 8
二、確認營利保護營利原則 8
三、促使交易簡便、迅捷原則 9
四、維護交易公平原則 10
五、保障交易安全原則 11
自測題 12
第二章 商人與商行為 13
第一節 商人 14
一、商人的法律界定 14
二、商人的分類 15
三、商人的資格 16
第二節 商行為 18
一、商行為的法律界定 18
二、商行為的分類 22
三、商事代理行為 25
自測題 29
第三章 商事登記與商事賬簿 30
第一節 商事登記 31
一、商事登記的概念與特征 31
二、商事登記的主管機關 31
三、商事登記制度的主要內容 32
第二節 商事賬簿 34
一、商事賬簿的概念與特征 34
二、商事賬簿的法律意義 36
三、商事賬簿的種類與內容 37
自測題 39
第二編 公 司 法
第四章 公司法概述 40
第一節 公司的法律界定 41
一、公司的概念與特征 41
二、公司的分類 43
第二節 公司法的概念與特征 46
一、公司法的概念 46
二、公司法的特征 47
第三節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的資格與義務 49
一、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
人員的資格 49
二、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
人員的義務 50
第四節 公司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
及責任能力 51
一、公司的權利能力 51
二、公司的行為能力 54
三、公司的責任能力 55
第五節 公司的變更、解散與清算 56
一、公司的變更 56
二、公司的解散 60
三、公司的清算 61
自測題 64
第五章 有限責任公司 65
第一節 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66
一、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 66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征 66
第二節 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 68
一、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條件 68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方式 71
三、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程序 71
第三節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 74
一、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界定 74
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權利
與義務 74
三、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名冊 76
第四節 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 77
一、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的含義 77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 77
第五節 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 79
一、股東會 79
二、董事會 81
三、經理 82
四、監事會 83
第六節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84
一、一人公司的法律界定 84
二、我國對一人公司的立法態度 84
三、我國公司法關于一人有限責任
公司的規定 85
第七節 國有獨資公司 86
一、國有獨資公司的概念 86
二、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征 86
三、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 87
自測題 87
第六章 股份有限公司 88
第一節 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89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 89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 89
第二節 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 91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條件 91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方式 93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程序 94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責任 98
第三節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 100
一、股東的概念 100
二、股東的分類 101
三、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102
第四節 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 103
一、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法律
含義 103
二、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變更 103
第五節 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 105
一、股東大會 105
二、董事會 108
三、經理 110
四、監事會 110
第六節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 112
一、股份的概念 112
二、股份的特征 112
三、股份的種類 113
四、股份的發行與轉讓 115
自測題 118
第三編 證 券 法
第七章 證券法概述 119
第一節 證券與證券法 120
一、證券的含義 120
二、證券的種類 120
三、證券法的概念與立法概況 123
第二節 證券法的基本原則 123
一、公開原則 123
二、公平原則 125
三、公正原則 126
自測題 126
第八章 證券發行法律制度 127
第一節 證券發行法律制度概述 128
一、證券發行的概念 128
二、證券發行的種類 128
三、證券發行體制 131
四、證券承銷 132
五、保薦制度 134
第二節 股票發行法律制度 137
一、股票發行概述 137
二、設立發行的法律規則 137
三、新股發行的法律規則 138
第三節 公司債券發行法律制度 141
一、公司債券的概念與發展概況 141
二、公司債券的發行主體 141
三、公司債券的發行程序 141
四、公司債券的發行條件 142
自測題 143
第九章 證券交易法律制度 144
第一節 證券交易概述 145
一、證券交易的概念 145
二、證券交易的分類 145
第二節 證券交易所 148
一、證券交易所的概念與分類 148
二、我國的證券交易所及其職能 149
第三節 證券上市法律制度 156
一、證券上市的標準 156
二、中小企業板與創業板法律
制度 157
三、股票上市交易的特別處理、暫停
交易和終止交易 160
第四節 證券交易規則 162
一、證券交易的類型及相關規則 162
二、證券交易中的違法行為 167
第五節 上市公司收購 169
一、上市公司收購概述 169
二、立法原則 170
三、要約收購 170
四、協議收購 173
自測題 174
第十章 證券監管法律制度 175
第一節 證券監管法律概述 176
一、證券監管概述 176
二、各國證券監管體制的主要
模式 177
第二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80
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體制的發展
概況 180
二、中國證監會的職責 180
三、監管措施與監管權限 181
四、證券法對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
機構的制約 183
第三節 中國證券業協會 183
一、中國證券業協會的發展概況 183
二、證券業協會的職責 184
三、協會的會員 184
四、證券業協會的組織機構 185
自測題 186
第四編 票 據 法
第十一章 票據和票據法 187
第一節 票據的法律界定 188
一、票據的概念和特征 188
二、票據的主要功能 190
三、票據的分類 191
第二節 票據法概述 193
一、票據法的概念和特征 193
二、我國的票據立法 194
自測題 195
第十二章 票據權利 196
第一節 票據權利概述 197
一、票據權利的概念 197
二、票據權利的特征 197
第二節 票據權利的取得、行使
和保全 199
一、票據權利的取得 199
二、票據權利的行使和保全 200
第三節 票據權利的保護 201
一、票據抗辯的限制 201
二、票據喪失及其救濟 202
第四節 票據權利的消滅和利益返還
請求權 203
一、票據權利的消滅 203
二、利益返還請求權 204
自測題 205
第十三章 票據行為 206
第一節 票據行為概述 206
一、票據行為的概念及特征 206
二、票據行為的構成要件 209
第二節 票據行為的代理 213
一、票據代理的形式要件 213
二、票據代理的實質要件 214
三、票據無權代理和越權代理的
效力 214
第三節 票據的偽造、變造 215
一、票據偽造 215
二、票據變造 216
第四節 票據的涂銷和更改 218
一、票據涂銷 218
二、票據更改 219
自測題 219
第十四章 匯票 220
第一節 匯票概述 221
一、匯票的概念和特征 221
二、匯票的分類 221
第二節 出票 223
一、出票的概念 223
二、出票的特征 224
三、匯票出票的記載規則 225
四、匯票出票的效力 226
第三節 背書 226
一、背書的概念 226
二、背書的特征 227
三、背書的分類 228
四、轉讓背書 229
五、非轉讓背書 232
第四節 保證 233
一、保證的概念 233
二、票據保證的特征 233
三、保證的分類 234
四、保證的記載規則 235
五、保證的效力 236
第五節 承兌 238
一、承兌的概念 238
二、承兌的分類 238
三、我國承兌制度的原則 239
四、承兌的程序 240
五、承兌的效力 241
第六節 付款 241
一、付款的概念 241
二、付款的分類 241
三、付款的行為規則 242
四、付款的效力 243
第七節 追索權 244
一、追索權概述 244
二、追索權行使的規則 246
三、追索權行使的效力 248
自測題 249
第十五章 本票和支票 250
第一節 本票 250
一、本票的概念 250
二、本票的特征 251
三、本票適用匯票的規則及例外 252
第二節 支票 253
一、支票的概念 253
二、支票的特征 254
三、支票適用匯票的規則及例外 254
自測題 256
第五編 保 險 法
第十六章 保險法概述 257
第一節 保險法的概念 258
一、保險的意義 258
二、保險法的定義及其主要內容 258
三、保險法的特征 259
第二節 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60
一、保險利益原則 260
二、最大誠信原則 262
三、損失補償原則 262
四、近因原則 263
自測題 263
第十七章 保險合同總則 264
第一節 保險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265
一、保險合同的概念 265
二、保險合同的特征 265
第二節 保險合同的分類 266
一、財產保險合同與人身保險
合同 266
二、補償性保險合同與定額性保險
合同 267
三、定值保險合同與不定值保險
合同 267
第三節 保險合同的主體 268
一、保險人 268
二、投保人 268
三、被保險人 268
四、受益人 269
第四節 保險合同的形式和內容 269
一、保險合同的形式 269
二、保險合同的內容 269
三、保險條款的解釋 270
第五節 保險合同的履行 270
一、投保人的義務 270
二、保險人的義務 273
自測題 275
第十八章 人身保險合同 276
第一節 人身保險合同概述 276
一、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76
二、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類 277
第二節 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78
一、受益人的指定 278
二、受益人的變更 279
三、受益順序和份額 280
四、受益權的轉讓與撤銷 281
第三節 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費及現金
價值 281
一、人身保險合同保險費的交付 281
二、人壽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282
三、現金價值的退還 283
第四節 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84
一、寬限期條款 284
二、復效條款 285
三、不可爭條款 286
四、年齡誤告條款 287
五、自殺條款 288
自測題 288
第十九章 財產保險合同 289
第一節 足額保險、不足額保險與超額
保險 289
一、足額保險 289
二、不足額保險 290
三、超額保險 291
第二節 重復保險 291
一、重復保險的概念及構成要件 291
二、重復保險的通知義務 293
三、重復保險的法律效果 293
第三節 保險代位 294
一、保險代位權的含義及功能 294
二、保險代位權的成立要件 295
三、保險人行使代位權的對象 295
四、保險人行使代位權的范圍 296
五、妨礙代位及其效果 296
六、代位追償的禁止 297
自測題 297
第六編 破 產 法
第二十章 破產法概述 298
第一節 破產的概念與特征 299
一、破產的概念 299
二、破產的特征 299
第二節 破產法的概念與立法宗旨 300
一、破產法的概念 300
二、破產法的立法宗旨 301
第三節 我國的破產立法 302
一、我國破產立法的概況 302
二、我國破產法的適用范圍 303
自測題 305
第二十一章 破產實體法 306
第一節 破產原因 307
一、破產原因的概念 307
二、破產原因的立法體例 307
三、我國破產法上的破產原因 309
第二節 債務人財產 310
一、債務人財產的概念 310
二、債務人財產(破產財產)范圍的
立法例 310
三、我國破產法上債務人財產的
范圍 311
第三節 破產債權 311
一、破產債權的概念與特征 311
二、破產債權的申報與確認 313
第四節 破產關系(過程)中的其他
財產權 314
一、破產撤銷權 314
二、破產取回權 315
三、破產抵銷權 316
四、破產別除權 317
第五節 破產機關 318
一、破產法院 318
二、管理人 319
三、債權人會議 322
四、監督人——債權人委員會 324
第六節 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 324
一、破產費用 324
二、共益債務 325
自測題 326
第二十二章 破產程序法 327
第一節 破產清算程序 329
一、破產清算程序的開始 329
二、破產宣告及其法律效力 333
三、變價與分配 334
四、破產終結 336
第二節 重整程序 336
一、重整的概念與特征 336
二、重整程序的開始 338
三、重整期間的營業與管理 339
四、重整計劃 340
五、重整程序的終止 342
第三節 和解程序 343
一、和解的概念與特征 343
二、和解程序的進行 344
三、和解協議的法律效力 346
四、和解程序的終止 348
自測題 349
參考文獻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