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自“安然”事件以來,關于財務重述的研究在世界范圍內呈方興未艾之勢。與國際上已形成的豐厚的研究成果相比,我國學者對財務重述的研究還較為零星分散。本書以獨到的視角探討了投資者、債權人、高管以及審計師等重要利益相關者與企業財務重述之間的關系,覆蓋了財務重述的驅動機制、經濟后果、審計質量等各個方面,并考察了公司治理的作用和影響,是國內財務重述領域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價值的研究成果。本書適用于高等院校從事會計理論研究的工作者閱讀,并且對于廣大投資者和會計實務工作者了解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重述現象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本書的研究結果還可成為政府部門從事準則擬定與會計監管的重要經驗依據。前 言21 世紀初,財務重述問題因“安然事件”走入公眾視野,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財務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發現并糾正前期財務報告的差錯時,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財務報告的行為(APB20)。早期的財務重述領域的研究是Kinney、McDaniel (1989) 和DeFond和 Jiambalvo(1991),他們的研究都是側重于探討重述公司的公司特性。安然事件的爆發使得財務重述的研究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現有的研究涉及財務重述的經濟動機、市場反應、經濟后果、公司治理結構乃至審計質量等各個方面,成為近年來國際會計理論界的一大研究熱點。與國外眾多的研究成果相比,我國對財務重述問題的實證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所形成的成果較為零散。與之相反的是,自1999 年以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重述現象卻與日俱增,截至2011 年,共有1862 起財務重述行為,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1.27%,與美國審計總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GAO)(2006) 統計的美國公司的6.8% 相比,我國企業重述財務信息的現象更為嚴重,財務重述因此成為近年來證監會等監管部門監管的重點問題之一。因此,全面系統地研究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重述,能夠為規范我國公司財務重述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增進資本市場效率提供更多的觀測環節和科學的評價標準,也能為相應的規則設計提供更加嚴謹的經驗依據。由于我國財務重述現象開始出現于1999 年,本書以1999 年為始點,選取至2011 年十三年間發生過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了財務重述與利益相關者( 包括投資者、債權人、企業高管以及審計師) 之間的關系。本書的主要研究、發現如下。我國發生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數目眾多、重述金額巨大、涉及的會計事項多,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嚴重程度。與未發生過重述的公司相比,財務重述公司的業績較差,盈余質量也顯著低于未重述公司。重述公司在重述發生前,會計盈余的現金含量較低,盈余的波動性大,盈余的持續性顯著低于未重述公司。市場對重述公司盈余持續性的認知存在正向的系統性偏差,對重述樣本盈余質量的認知要高于其實際的盈余質量,這種正向的系統性偏差體現在應計項目上。市場具有“學習”的功能,當市場獲悉了公司財務重述的信息后,修正了對公司應計盈余持續性的認知偏差。相較于資本市場的“學習”功能,債權市場則沒有體現出有效性。作為大債權人的銀行,并不看重上市公司發生的財務重述行為。表現為,公司在重述之后的債務契約條款沒有發生顯著變化,公司是否發生財務重述對公司信用貸款的比重、利息支出率( 資本成本) 以及長期債務占總負債的比重都沒有顯著影響。作為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主要責任人——CFO 對財務重述行為的發生具有一定的解釋力,CFO 的財務專長( 是否CPA) 及女性CFO 有助于降低財務重述發生的概率。我國注冊會計師對財務重述公司前期發生的會計差錯有所察覺并反映在審計意見中。規模大的事務所與規模小的事務所對于重述性水平的把握有顯著的不同。實證結果表明,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國內“十大”會計師事務所比小規模的事務所在重要性水平的把握上更加嚴格,對于超過重要性水平的錯誤更容易出具非標意見。此外,本書對國內外財務重述的制度規定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對比分析。研究認為,我國公司適用的具體準則與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和國際會計準則存在差異,使得公司在財務重述問題的會計信息披露的及時性與翔實程度方面明顯不及美國公司,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內理論界和實務界對財務重述問題的研究。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13YJA630092) 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13PJC081) 的資助,在此表示感謝!王 霞
目 錄第1章.引言 ........... 11.1 問題的提出.............. 21.2 樣本、數據和研究方法 51.3 本書結構.................. 61.4 創新點和貢獻.......... 9第2 章.制度背景分析.............................. 112.1 我國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122.2 我國會計準則相關規定與其他國家準則規定的異同............ 192.3 本章小結................ 24第3 章.財務重述公司的基本情況.... 253.1 財務重述公司的年度與行業分布................. 263.2 財務重述的金額分析.. 293.3 財務重述的項目分析.. 343.4 財務重述公司的業績與償債能力分析......... 393.5 本章小結................ 44第4 章.財務重述、盈余質量與資本市場效率——基于投資者的角度 .................. 454.1 文獻回顧................ 474.2 研究假說與研究設計.. 504.2.1 研究假說 .................. 504.2.2 研究設計 .................. 524.3 實證結果................ 534.3.1 單變量分析 .............. 534.3.2 回歸結果分析 .......... 554.4 本章小結................ 63第5 章.財務重述與債務融資——基于債權人的角度........................ 655.1 文獻回顧................ 675.1.1 債務融資文獻回顧 .. 675.1.2 財務重述與債務融資關系文獻回顧 ............... 725.2 研究假說與研究設計.. 735.2.1 樣本與數據 .............. 735.2.2 研究假說 .................. 735.2.3 變量選擇 .................. 745.2.4 模型設定 .................. 775.3 實證結果................ 775.3.1 描述性統計分析 ...... 775.3.2 相關性分析 .............. 795.3.3 多元回歸分析 .......... 815.3.4 穩健性檢驗 .............. 885.4 本章小結................ 91第6 章.CFO 的背景特征與財務重述——基于管理層的角度......... 936.1 文獻回顧................ 956.1.1 高層梯隊理論文獻回顧 956.1.2 CFO 背景特征與公司會計行為的文獻回顧... 976.2 研究設計.............. 1016.2.1 樣本與數據 ............1016.2.2 研究假說 ................1026.2.3 研究模型與變量設置 ..1046.3 實證結果.............. 1066.3.1 描述性統計分析 ....1066.3.2 相關性分析 ............1076.3.3 多元回歸分析 ........1086.3.4 進一步的分析 ........ 1116.3.5 穩健性檢驗 ............1136.4 本章小結.............. 115第7 章.財務重述與獨立審計質量——基于審計師的視角............ 1177.1 文獻回顧.............. 1197.1.1 審計重要性水平的制度安排與文獻回顧 .....1197.1.2 財務重述與審計質量的文獻回顧 .................1227.2 研究設計.............. 1257.2.1 樣本與數據 ............1257.2.2 研究假說 ................1267.2.3 研究模型與變量設置 ..1287.3 實證結果.............. 1317.3.1 描述性統計分析 ....1317.3.2 相關性分析 ............1337.3.3 多元回歸分析 ........1357.3.4 穩健性檢驗 ............1377.4 本章小結.............. 139第8章.結論 ....... 1438.1 研究結論.............. 1428.2 幾點啟示.............. 1468.3 研究局限性與后續研究............................... 150參考文獻..................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