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本書按照財政部最新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等法律、規章制度,吸收了近年來財會研究的新成果進行編寫,主要包括會計科目、會計賬戶和復式記賬、會計賬戶分類、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賬務處理程序、財產清查、財務報告等內容。
本書內容基礎性強、淺顯易懂,適合作為會計學專業的基礎教材,也可作為其他人員學習會計學知識的培訓教材及參考資料。
前 言
“會計學基礎”作為會計學科的入門課程,在會計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緊扣2014年財政部最新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修訂)》,吸納了截至2015年年初的最新立法信息,保證了本書相關知識的實時性。
由于記賬、算賬、報賬、向有關各方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的根本,因此本書在概括闡述會計基本理論和會計工作組織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會計核算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目的是在理論、方法和操作技能方面為學習會計核算業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書注重理論結合實際,在介紹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結合相應案例講述會計系統的活動特點。為了方便讀者自學,培養讀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的能力,本書每章的章前均列出了學習目標、關鍵概念,并安排了相關的引導案例,在章后設置了本章小結和自測題部分,以便更好地幫助讀者鞏固各章所學內容和知識。
本書共包含11章,其中,第一至三章主要介紹會計的含義、職能、目標,會計要素和會計等式,以及會計賬戶等相關的基礎知識;第四至八章詳細介紹會計的記賬方法、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核算和財產清查等一系列會計操作;第九至十一章則介紹財務報告、財務報表和會計工作組織等內容。
會計學基礎課程主要是闡述會計的原理,幫助讀者掌握會計學的基礎知識,因此在學習時一定要從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本課程的內容。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的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非會計學專業、企業財務人員、各級管理人員學習會計學知識的培訓教材及參考資料。
本書由華北理工大學的李楊、南峰老師編著,其中第一章至第六章由李楊老師編寫,第七章至第十一章由南峰老師編寫。參與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鄭寧、劉博、張婷、封素潔、代小華、劉寶成、封超、張靜、任文營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一章 總論 1
第一節 會計概述 2
一、會計的含義 2
二、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2
第二節 會計的職能、目標和對象 5
一、會計的職能 5
二、會計的目標 6
三、會計的對象 7
第三節 會計核算方法 9
一、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10
二、復式記賬 10
三、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 10
四、登記賬簿 10
五、成本計算 11
六、財產清查 11
七、編制財務報表 11
第四節 會計職業的基本素質和業務
能力 13
一、會計人員的基本素質 13
二、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業務能力 13
本章小結 16
自測題 16
第二章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19
第一節 會計要素 20
一、會計要素的含義 20
二、會計要素的分類 21
第二節 會計等式 27
一、基本會計等式 27
二、動態會計等式 28
三、擴展會計等式 28
本章小結 29
自測題 29
第三章 會計科目與賬戶 33
第一節 會計科目 34
一、會計科目的含義 34
二、會計科目的類別 36
第二節 會計賬戶 43
一、會計賬戶的概念 43
二、會計賬戶的結構 46
三、會計賬戶的總分類賬和明細
分類賬 47
本章小結 48
自測題 48
第四章 會計的記賬方法 51
第一節 古代記賬方法的發展 52
一、舊石器時代 53
二、新石器時代 53
三、原始社會時期 54
四、商朝時期 55
五、西周時期 55
六、春秋戰國時期 56
第二節 復式記賬法 58
一、記賬方法的種類 58
二、復式記賬法的原理 59
三、復式記賬法的種類 60
第三節 借貸記賬法 60
一、借貸記賬法的產生和發展 60
二、借貸記賬法的特點 61
三、借貸記賬法的運用 62
四、記賬符號和賬戶結構 65
五、記賬規則 67
第四節 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 70
一、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 70
二、資金籌集業務的賬務處理 70
三、材料采購業務的賬務處理 73
四、固定資產業務的賬務處理 76
本章小結 78
自測題 78
第五章 會計憑證 81
第一節 會計憑證概述 82
一、會計憑證的概念 82
二、會計憑證的作用 83
第二節 原始憑證 84
一、原始憑證的要素 84
二、原始憑證的分類 84
三、原始憑證的填制 90
四、原始憑證的審核 91
第三節 記賬憑證 92
一、記賬憑證的要素 92
二、記賬憑證的分類 93
三、記賬憑證的填制 96
四、記賬憑證的審核 97
第四節 會計憑證的傳遞與保管 98
一、會計憑證的傳遞 98
二、會計憑證的保管 99
本章小結 100
自測題 100
第六章 會計賬簿 103
第一節 會計賬簿概述 104
一、會計賬簿的概念 104
二、會計賬簿的種類 104
第二節 會計賬簿的設置和登記 108
一、會計賬簿的基本要素 108
二、庫存現金日記賬的設置
與登記 110
三、銀行存款日記賬的設置
與登記 111
四、分類賬的設置與登記 112
第三節 會計賬簿的記賬規則及錯賬的
? 處理 114
一、登記賬簿的規則 114
二、錯賬查找方法 115
三、錯賬更正方法 116
四、平行登記規則 117
第四節 結賬與對賬 119
一、結賬 119
二、對賬 120
本章小結 121
自測題 121
第七章 會計的核算 125
第一節 會計的核算形式 127
一、會計核算組織程序概述 127
二、會計核算組織程序的種類 128
第二節 記賬憑證核算形式 134
一、記賬憑證組織程序的含義 134
二、記賬憑證組織程序的特點 134
三、記賬憑證組織程序的流程 135
四、記賬憑證組織程序的優缺點 136
第三節 科目匯總表核算形式 136
一、科目匯總表核算組織程序
概述 136
二、科目匯總表核算組織程序的
編制流程 138
三、科目匯總表核算組織的
優缺點 151
第四節 匯總記賬憑證核算形式 152
一、匯總記賬憑證組織程序的
特點 152
二、匯總記賬憑證組織程序的
流程 152
第五節 日記總賬核算形式 153
一、日記總賬賬務處理程序的
特點 153
二、日記總賬賬務處理程序的
流程 154
本章小結 154
自測題 154
第八章 財產清查 159
第一節 財產清查概述 160
一、財產清查的意義 160
二、財產清查的種類 163
三、財產物資的盤存制度 164
第二節 財產清查的方法 165
一、存貨的清查 166
二、固定資產的清查 166
三、財產清查的一般程序與方法 167
第三節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步驟
? 與方法 168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步驟 168
二、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方法 169
本章小結 171
自測題 171
第九章 財務會計報告 175
第一節 財務會計報告概述 177
一、財務會計報告的含義和組成 177
二、財務會計報告的分類 178
三、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 179
四、財務會計報表的設計原則 180
第二節 利潤表 183
一、利潤表的概念 183
二、利潤表的結構 184
三、利潤表的編制方法 185
第三節 資產負債表 188
一、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和意義 188
二、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188
三、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189
四、賬戶式資產負債表的結構特征 191
五、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191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194
一、現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 194
二、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194
三、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198
第五節 會計報表附注 200
一、會計報表附注的概念 200
二、財務狀況說明書 200
本章小結 201
自測題 201
第十章 財務報表分析 209
第一節 財務報表概述 210
一、財務報表的概念 210
二、財務報表的作用 210
三、財務報表的組成和分類 211
第二節 財務報表分析 212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概念 212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意義 212
三、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212
四、財務報表分析的原則 216
第三節 財務比率分析 217
一、償債能力分析 217
二、營運能力分析 219
三、盈利能力分析 220
本章小結 220
自測題 221
第十一章 會計工作組織 225
第一節 會計工作組織的意義及要求 226
一、會計工作組織的意義 226
二、會計工作組織的要求 227
第二節 會計機構 228
一、會計機構的設置 228
二、會計機構的形式 229
三、會計工作崗位的設置 231
四、會計的監督體系 232
第三節 會計人員 232
一、會計人員的職責 232
二、會計人員的權限 234
三、會計人員的任職要求 234
四、會計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236
五、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236
第四節 會計的檔案管理 236
一、會計檔案的含義及種類 236
二、會計檔案的管理要求 237
三、會計檔案的銷毀 238
本章小結 238
自測題 239
參考文獻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