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民用與工業建筑設計原理與構造方法的相關內容。全書共分15章,包括概論,建筑平面設計,建筑剖面設計,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常用建筑結構概述,建筑防火與安全疏散,民用建筑構造概述,基礎與地下室,墻體,樓地層及陽臺、雨篷,屋頂,樓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設施,門窗,變形縫,工業建筑設計概論。
為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附錄中配有全套某商業和住宅建筑設計施工圖。
本書主要作為高等院校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或土木類其他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建筑設計、房地產開發、建筑施工的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第2版前言
本書按照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基本教學要求,依據我國現行國家規范、標準,為適應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編寫而成。
本書重點介紹了民用建筑設計原理與構造,工業建筑僅做一般介紹。本書在內容上精心組織,文字通俗易懂,圖文并茂,論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便于學習和理解。全書注重理論內容的精練,以“實用”為主要宗旨,突出實踐內容的重要性,第2版編寫根據最新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工程做法,對原稿進行修訂,并補充了在重點章節后新增加實訓練習任務書和指導書(以電子附錄形式)。
本書由北京城市學院郝峻弘任主編;河北工程大學馬玉潔,東南大學建筑研究所周凡,北京城市學院李文利、張鳳紅任副主編。編寫成員及編寫的具體分工為:第1、3、6章由郝峻弘編寫、修訂;第2、4、12章由馬玉潔修訂;第5、8、9章由李文利編寫、修訂;第7、10、11章由張鳳紅修訂;第13、14章由北京城市學院馬靜修訂;第15章,附錄A、B由周凡編寫、修訂。全書由郝峻弘、周凡統稿、定稿。
本書的編寫工作得到了院校領導和許多教師的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參考和借鑒了國內同類教材和相關的文獻資料,在此特向有關作者致以深切的謝意。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足,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1章 概論 1
1.1 建筑及構成建筑的基本要素 1
1.1.1 建筑 1
1.1.2 建筑的基本要素 2
1.2 建筑的分類與等級劃分 5
1.2.1 建筑的分類 5
1.2.2 建筑的等級劃分 6
1.3 房屋建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8
1.4 建筑工程設計的內容、程序及要求 9
1.4.1 建筑工程設計的內容 9
1.4.2 建筑工程設計的程序 9
1.4.3 建筑工程設計的要求 13
1.4.4 建筑工程設計的依據 13
思考題 16
第2章 建筑平面設計 17
2.1 概述 17
2.1.1 平面設計的內容 17
2.1.2 平面設計要解決的問題 17
2.2 建筑物平面功能劃分 17
2.2.1 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 18
2.2.2 交通聯系部分的平面設計 25
2.3 建筑平面組合設計 28
2.3.1 建筑平面功能分區 28
2.3.2 建筑平面組合形式 31
2.3.3 基地環境對平面組合的影響 34
思考題 37
第3章 建筑剖面設計 38
3.1 剖面形狀及各部分高度確定 39
3.1.1 建筑高度及剖面形狀的確定 40
3.1.2 各部分高度的確定 44
3.2 建筑層數的確定 48
3.3 剖面組合及空間的利用 50
3.3.1 建筑剖面的組合方式 50
3.3.2 建筑空間的有效利用 55
思考題 58
第4章 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 59
4.1 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 59
4.2 建筑體型的組合 68
4.3 建筑立面設計 70
思考題 74
第5章 常用建筑結構 75
5.1 建筑結構分類 75
5.2 墻體承重結構體系 77
5.2.1 砌體墻承重的混合結構體系 77
5.2.2 鋼筋混凝土墻承重結構體系 78
5.3 骨架結構體系 82
5.3.1 框架結構體系 82
5.3.2 框-剪結構體系與框-筒結構
體系 83
5.3.3 板柱結構體系 84
5.3.4 單層剛架、拱及排架結構
體系 85
5.4 空間結構體系 87
5.4.1 薄殼結構 87
5.4.2 折板結構 88
5.4.3 空間網格結構 89
5.4.4 懸索結構 93
5.4.5 膜結構 94
5.5 筒體結構體系 96
5.5.1 框筒結構 97
5.5.2 筒中筒結構 98
5.5.3 筒束結構 99
5.6 巨型結構體系 99
5.7 世界著名超高層建筑結構體系選用
舉例 100
思考題 103
第6章 建筑防火與安全疏散 104
6.1 建筑火災概述 104
6.1.1 建筑火災知識 104
6.1.2 建筑防火基本概念 107
6.2 建筑總平面防火設計 107
6.2.1 建筑分類 107
6.2.2 防火間距及消防車道 108
6.2.3 建筑總平面防火設計實例 109
6.3 建筑平面防火設計 110
6.3.1 防火分區設計 110
6.3.2 水平防火分區及其分隔
設施 111
6.3.3 豎向防火分區及其分隔
設施 113
6.4 安全疏散設計 114
6.4.1 安全分區與疏散路線 114
6.4.2 安全疏散時間與距離 115
6.4.3 安全出口與疏散樓梯間 116
6.4.4 其他安全疏散設施 119
6.4.5 安全疏散設計實例 119
6.5 防火構造圖例 120
思考題 123
第7章 民用建筑構造概述 124
7.1 建筑構造研究的對象 124
7.2 建筑構件的組成及作用 124
7.3 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 126
7.4 建筑構造設計的基本原則 127
7.5 建筑構造圖的表達 128
7.5.1 詳圖的索引方法 128
7.5.2 剖視詳圖 128
7.5.3 詳圖符號表示 129
思考題 129
第8章 基礎與地下室 130
8.1 地基與基礎 130
8.1.1 地基與基礎的概念 130
8.1.2 基礎應滿足的要求 130
8.1.3 地基應滿足的要求 131
8.1.4 地基的類型 131
8.1.5 案例 133
8.2 基礎的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134
8.2.1 基礎埋置深度的概念 134
8.2.2 基礎埋深影響因素 135
8.3 基礎的類型與構造 136
8.3.1 基礎按所用材料及其受力
特點的分類及特征 136
8.3.2 基礎按構造形式的分類
及特征 141
8.4 地下室構造 144
8.4.1 地下室的分類 144
8.4.2 地下室的組成 144
8.4.3 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構造 146
思考題 152
第9章 墻體 154
9.1 墻體的作用、類型及設計要求 154
9.1.1 墻體的作用 154
9.1.2 墻體的類型 154
9.1.3 墻體的設計要求 157
9.2 砌體墻的基本構造 161
9.2.1 砌體墻的材料 161
9.2.2 砌體墻的組砌方式 165
9.2.3 砌體墻的尺度 168
9.2.4 砌體墻的細部構造 169
9.3 隔墻和隔斷 184
9.3.1 隔墻 184
9.3.2 隔斷 191
9.4 非承重外墻板和幕墻 192
9.4.1 非承重外墻板 192
9.4.2 幕墻 194
9.5 墻面裝修 201
思考題 202
第10章 樓地層及陽臺、雨篷 204
10.1 概述 204
10.1.1 樓地層的構造組成 204
10.1.2 樓板的類型 205
10.1.3 樓板層的設計要求 205
10.2 樓地層的基本構造 206
10.2.1 樓板層的基本構造 206
10.2.2 地坪層的基本構造 215
10.3 樓地層的防水、隔聲構造 216
10.3.1 樓地層的防水構造 216
10.3.2 樓地層的隔聲構造 217
10.4 樓地面層的裝修構造 218
10.4.1 地面的設計要求 218
10.4.2 地面的類型 219
10.4.3 地面構造 219
10.4.4 頂棚構造 222
10.5 陽臺、雨篷等基本構造 225
10.5.1 陽臺 225
10.5.2 雨篷 229
思考題 230
第11章 屋頂 232
11.1 概述 232
11.1.1 屋頂的設計要求 232
11.1.2 屋頂的類型 233
11.1.3 屋面防水的“導”
與“堵” 234
11.1.4 屋頂排水設計 235
11.2 平屋頂構造 239
11.2.1 剛性防水屋面 239
11.2.2 卷材防水屋面 244
11.2.3 涂膜防水和粉劑防水
屋面 250
11.2.4 平屋頂的保溫與隔熱 250
11.3 坡屋頂構造 255
11.3.1 坡屋頂的承重結構 255
11.3.2 坡屋頂的構造 257
11.3.3 坡屋頂的保溫與隔熱 263
思考題 264
第12章 樓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設施 265
12.1 概述 265
12.1.1 樓梯的組成 265
12.1.2 樓梯的形式 266
12.1.3 樓梯的坡度 268
12.2 鋼筋混凝土樓梯的構造 268
12.2.1 現澆整體式鋼筋混凝土
樓梯 268
12.2.2 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
樓梯 270
12.3 樓梯的設計 275
12.3.1 樓梯的主要尺寸 276
12.3.2 樓梯尺寸的計算 279
12.4 臺階與坡道 280
12.4.1 臺階 280
12.4.2 坡道 281
12.5 電梯與自動扶梯 281
12.5.1 電梯 281
12.5.2 自動扶梯 283
思考題 284
第13章 門窗 285
13.1 概述 285
13.1.1 門窗的作用 285
13.1.2 門窗的設計要求 285
13.1.3 門窗的分類 286
13.2 門的構造 290
13.2.1 門的尺寸 290
13.2.2 門的組成 291
13.2.3 門的構造 292
13.3 窗的構造 299
13.3.1 窗的尺寸 299
13.3.2 窗的組成 299
13.3.3 窗的構造 300
13.4 特殊門窗 303
13.4.1 特殊門 303
13.4.2 特殊窗 303
13.5 遮陽設計 304
思考題 306
第14章 變形縫 307
14.1 概述 307
14.2 變形縫的種類及設置 307
14.2.1 變形縫的種類 307
14.2.2 伸縮縫的設置 307
14.2.3 沉降縫的設置 309
14.2.4 防震縫的設置 310
14.3 變形縫的蓋縫構造 311
14.3.1 伸縮縫的蓋縫構造 311
14.3.2 沉降縫的蓋縫構造 314
14.3.3 防震縫的蓋縫構造 315
思考題 316
第15章 工業建筑設計概論 317
15.1 概述 317
15.1.1 工業建筑的特點和分類 317
15.1.2 工業建筑的設計任務
與要求 319
15.2 單層工業建筑設計 320
15.2.1 單層工業建筑的組成 320
15.2.2 結構類型和選擇 321
15.2.3 內部起重運輸設備的類型 323
15.2.4 平面設計 324
15.2.5 剖面設計 326
15.2.6 立面設計 328
15.3 多層工業建筑設計 328
15.3.1 特點 329
15.3.2 平面設計 329
15.3.3 剖面設計 331
15.3.4 樓梯、電梯間、生活間和輔助
用房布置 333
思考題 336
參考文獻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