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是物流專業的核心課程。本書注重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全面性,并突出教材的應用性。全書共分九章,主要介紹物流的發展、物流管理理論及發展趨勢,闡述供應鏈、供應鏈管理與物流之間的關系,對供應鏈的類型和構建策略、供應鏈的管理策略進行分析;并從應用型特色的角度出發,系統、全面地介紹供應鏈管理中的物流信息技術、物流設施的選址程序和方法、物流的運輸管理、庫存管理、配送管理,最后介紹第三方物流的發展、供應鏈中的物流客戶服務管理等內容。
本書可以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的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以作為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學生的課外讀物。另外,還可供企業管理人員尤其是物流企業的業務人員閱讀參考。
第2版前言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給社會經濟運行規則以及市場競爭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給企業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挑戰,這需要企業以新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模式借助外部資源快速、準確、有效地響應多變的市場需求,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加強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物流作為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手”,是有效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以供應鏈管理思想來指導物流的管理和運作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和產業結構優化的利器。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自2011年1月出版以來,以其理論性、實用性和適用性,受到讀者的肯定。為了適應物流學科和物流業的迅速發展,也為了適應教學的需要,本書對第1版進行了適當補充和完善。
第2版的修訂工作主要由范麗君、郭淑紅、王寧和張燕共同完成。為了保持第1版原有的體系特征,第2版的修訂中對框架結構沒有做大的變動,繼續保持了第1版內容全面性、系統性,知識應用性和實務性強,章節可讀性好等特點。本書將修訂重點放在補充和完善每一章的內容,規范物流術語,增加和更新必要的案例,并對第1版的課后思考題進行了調整。
本書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進行的修訂。要特別感謝第1版的參編者: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的李焱老師,安徽大學的劉宏偉老師,燕山大學的胡心專老師和張彥老師。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借鑒了許多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獻,并盡可能將其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在此向這些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謝。也有可能由于多方面原因而有所疏漏,若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此表示萬分歉意,并先行感謝。
在本書的編寫和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謝。
由于時間與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一章 物流管理概述 1
第一節 物流概述 2
一、 物流的概念與發展 2
二、物流的功能 6
三、物流的分類 9
四、物流的作用與價值 13
第二節 物流管理理論 16
一、主要的物流理論觀點與學說 16
二、物流管理的目標和內容 19
三、現代物流管理的特征和
發展趨勢 22
本章小結 27
案例分析 27
閱讀資料 29
自測題 32
第二章 供應鏈管理概論 33
第一節 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 34
一、供應鏈 34
二、供應鏈管理 37
三、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關系 41
第二節 供應鏈的類型與構建 45
一、供應鏈的主要類型 45
二、供應鏈構建的原則與步驟 48
三、供應鏈的構建策略 52
第三節 供應鏈管理策略 53
一、采購管理策略 53
二、庫存控制 58
三、供應鏈管理中的物流管理 65
本章小結 72
案例分析 73
閱讀資料 75
自測題 77
第三章 供應鏈管理中的物流信息
技術 78
第一節 物流信息技術概述 80
一、物流信息 81
二、物流信息技術 85
第二節 條碼技術的應用 87
一、條碼概述 87
二、物流條碼 91
三、條碼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 96
第三節 EDI技術 100
一、EDI概述 100
二、物流EDI 103
三、EDI技術在物流企業中的
應用 105
第四節 RFID技術 109
一、RFID技術概述 110
二、RFID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110
三、RFID系統的分類 113
四、RFID在物流中的應用 114
第五節 GIS與GPS技術 117
一、GIS技術 117
二、GPS技術 121
三、GIS和GPS在物流領域的
應用 123
第六節 物流信息系統 127
一、物流信息系統的概念 127
二、物流信息系統的組成 128
三、物流信息系統的功能 129
本章小結 131
案例分析 132
閱讀資料 134
自測題 135
第四章 物流設施選址 136
第一節 物流基礎設施概述 137
一、物流基礎設施的含義 137
二、物流基礎設施的作用 138
三、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139
第二節 物流設施選址的意義及其影響
因素 140
一、物流設施選址的意義 140
二、物流設施選址的影響因素 141
第三節 物流設施選址的一般程序 143
第四節 物流設施選址方法 144
一、單一設施選址 145
二、多設施選址 148
第五節 物流設施選址的評價方法 158
一、加權因素法 158
二、因次分析法 159
三、層次分析法 162
本章小結 164
案例分析 164
閱讀資料 166
自測題 168
第五章 物流運輸管理 169
第一節 物流運輸的重要性及功能 169
一、物流運輸的重要性 170
二、運輸系統的功能 171
第二節 物流運輸方式及選擇 172
一、運輸方式的分類 172
二、運輸基本方式及特點 174
三、運輸方式的選擇 177
四、運輸方式選擇的評價方法 179
五、國際多式聯運 180
第三節 物流運輸路線規劃 181
一、運輸路線選擇的要素 181
二、運輸路線選擇的原則 183
三、運輸路線選擇方法 184
第四節 物流運輸合理化 191
一、物流運輸合理化需解決的
問題 191
二、運輸合理化的作用 193
三、影響運輸合理化的因素 194
四、實現運輸合理化的途徑 195
本章小結 197
案例分析 197
閱讀資料 201
自測題 202
第六章 庫存管理 203
第一節 庫存概述 204
一、庫存的概念 204
二、庫存的作用 205
三、庫存的分類 207
第二節 庫存管理概述 210
一、庫存管理的概念 210
二、庫存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
作用 210
三、庫存管理的內容 211
四、庫存管理成本分析 212
第三節 庫存管理方法 214
一、ABC庫存管理法 214
二、訂貨點訂貨法 219
三、MRP庫存管理法 231
第四節 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管理
策略 239
一、零庫存管理 239
二、供應商管理庫存 242
三、聯合庫存管理 244
本章小結 245
案例分析 245
閱讀資料 247
自測題 252
第七章 配送管理 253
第一節 配送概述 254
一、物流配送的含義及特點 254
二、配送的類別 256
三、配送的模式 259
四、配送的業務流程 261
第二節 配送作業管理 263
一、進貨入庫作業 264
二、訂單處理 266
三、揀貨作業 268
四、補貨作業 268
五、配貨作業 270
六、送貨作業 271
七、退調作業和信息處理 271
第三節 配送成本管理 273
一、配送成本的構成 273
二、配送成本的核算 274
三、配送成本控制 276
第四節 配送中心 280
一、配送中心的作用與功能 280
二、配送中心的類型 284
三、配送中心管理 286
本章小結 289
案例分析 290
閱讀資料 293
自測題 296
第八章 第三方物流與供應鏈 297
第一節 企業業務外包 298
一、業務外包的原因 298
二、業務外包的主要方式 299
第二節 第三方物流在供應鏈中的
發展 300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與特征 301
二、第三方物流的價值與風險 302
三、第三方物流的選擇和評價 306
第三節 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309
一、物流發展的推動因素 309
二、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推動因素 311
三、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障礙 312
四、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
發展戰略 312
第四節 第四方物流 317
一、第四方物流概述 317
二、第四方物流的工作方式 319
三、第四方物流企業應具備的
條件 319
四、第三方物流與第四方物流的
比較 322
本章小結 323
案例分析 324
閱讀資料 325
自測題 326
第九章 供應鏈中的物流客戶服務
管理 327
第一節 客戶服務管理概述 327
一、客戶服務的定義 328
二、客戶服務的要素和標準 328
三、客戶關系管理的含義與功能 330
第二節 物流客戶服務 333
一、物流客戶的分類 333
二、物流客戶服務的特點 334
三、物流客戶服務戰略 334
四、物流客戶服務的績效評價 336
五、物流客戶服務的發展 341
第三節 物流客戶關系管理 342
一、物流客戶關系管理的作用 343
二、物流客戶關系管理的內容 344
三、物流客戶關系管理的實施 345
第四節 快速響應與有效客戶響應 348
一、快速響應 348
二、有效客戶響應 350
三、快速響應與有效客戶響應的
比較 352
本章小結 353
案例分析 353
閱讀資料 356
自測題 358
參考文獻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