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生產與運作管理的理論、內容和方法,重點介紹了先進的應用技術,如網絡計劃技術方法、準時制、企業資源計劃、精益生產等。全書共分十章,內容包括:緒論,企業戰略與生產運作戰略,生產和服務設施選址與布置,生產計劃,庫存管理,項目計劃管理,MRP、MRP II與ERP,生產現場管理,質量管理,準時化生產及其他生產方式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院校、成人高等院校、本科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五年制高職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及其他有關人員使用、參考。
前 言
生產與運作管理是研究如何將企業的生產要素合理配置、使用,以便高效地創造出產品和服務的一門學科。它是隨著近代工業的產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當今社會,企業外部環境不斷變化,其變化主要來自:第一,買方市場的形成,造成市場需求的多樣性;第二,服務行業的不斷發展;第三,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這些都促使生產系統不斷調整,從而形成效率更高、更靈活的生產系統。生產與運作管理這門課程內容涉及面廣、較難理解、較為抽象,而現有的高職教材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理論知識闡述過多,實際應用案例較少,無法滿足高職學生對教材的需求。鑒于此,本書編寫中以必要的理論為前提,重點突出案例和知識應用。
本書的作者都是教學一線的教師,同時還有較多的生產經營管理的實踐經驗。本教材是經過多年的教學研究,以及在多屆學生的使用、實踐的基礎上,并廣泛吸收了當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以及生產與運作管理方面的最新理論研究與實踐編寫而成的。具體來說,本教材的特點如下。
1.系統性和實用性
在編寫此教材前,作者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形成經相關專家審定的本課程的教學大綱。大綱按照知識結構進行編排,既考慮到與其他相關教材之間在內容上的相互配合,又要減少知識點的重復和脫節。教材范圍以管用為限,知識深度以夠用為度。
2.科學性和先進性
本教材既吸收、保留了以前教材的精華,又增加了管理科學發展中的新成果、新方法及人類生產管理實踐的一些新技術(如大規模定制、敏捷制造等),使教材內容更具科學前沿性以及先進性。
3.職業性和復合性
根據社會緊缺人才的需求,全套教材以培養管理人員的基本知識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目的是培養將來對生產、服務企業有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
4.適用性和創新性
本教材難度適中,在教學試用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良好,解決了以往生產運作管理課程概念多、圖標多、公式多、計算多、分析多、難以理解等問題。本書中介紹的一些模型、公式都有實例,以及詳細的計算和推導過程,每章都有大量的復習思考題。同時書中每個章節都配有案例分析,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
總體來說,全書強調以應用為主,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相結合,力爭體現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新穎性、啟發性、前沿性、實踐性、可操作性等特色。
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緒論,企業戰略與生產運作戰略,生產和服務設施選址與布置,生產計劃,庫存管理,項目計劃管理,MRP、MRPII與ERP,生產現場管理,質量管理以及準時化生產及其他生產方式。本書除了適用于高職學生,還適用于制造性企業或者服務性企業從事生產管理的技術人員和管理者。
本書由劉文博主編,張洪革和孔月紅為副主編。全書共十章,書中第一、三、四、六、七、八章由劉文博編寫,第二、五章由張洪革編寫,第九、十章由孔月紅編寫,劉文博做了全書體系的構思、設計并進行了統編定稿。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再加上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編 者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生產與運作管理概述 2
一、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含義 2
二、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內容 6
三、生產與運作管理的目標 7
第二節 生產與運作管理的發展歷程 8
一、生產與運作管理的產生 8
二、生產與運作管理的發展 10
三、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地位 10
四、生產與運作管理與其他職能
管理的關系 11
五、生產與運作管理的作用 12
六、現代生產與運作管理的特征 14
七、生產管理發展的趨勢 16
第三節 生產運作的分類 17
一、制造性生產 17
二、服務性生產 21
第四節 生產過程組織 22
一、生產過程組織概述 22
二、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 24
三、生產過程的時間組織 26
本章小結 29
習題 29
第二章 企業戰略與生產運作戰略 34
第一節 企業戰略和戰略管理 36
一、基本概念 36
二、戰略和戰略管理的重要性 41
三、企業戰略的發展歷程 42
第二節 生產運作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45
一、生產運作戰略的制定程序 45
二、生產運作戰略的環境分析 46
三、生產運作戰略的實施 50
第三節 生產運作戰略的內容 51
一、生產運作的總體戰略 51
二、產品或服務的開發與設計 55
三、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與維護 56
第四節 生產運作戰略的框架 56
本章小結 58
習題 58
第三章 生產和服務設施選址與布置 61
第一節 設施選址 63
一、設施選址的重要性 64
二、影響設施選址的因素 65
三、設施選址的原則 67
四、設施選址的方法 69
第二節 設施布置 70
一、企業經濟活動單元構成的影響因素 71
二、設施布置類型選擇的影響因素 72
三、設施布置形式 73
四、設施布置方法 78
第三節 非制造業的設施布置 84
一、辦公室布置 84
二、倉庫布局 86
本章小結 88
習題 88
第四章 生產計劃 94
第一節 計劃管理 97
一、企業計劃的層次和職能計劃之間的關系 97
二、生產計劃的內容與主要指標 98
三、生產計劃的編制步驟 99
四、滾動式計劃的編制方法 100
五、生產能力的核定 101
第二節 備貨型企業年度生產計劃的
制訂 104
一、品種的確定 104
二、確定生產產量的方法 105
三、產品出產計劃的編制方法 107
第三節 訂貨型企業年度生產計劃的
制訂 109
一、接受訂貨決策 110
二、訂貨型企業產品品種 111
三、價格與交貨期的確定 112
本章小結 113
習題 113
第五章 庫存管理 118
第一節 庫存管理概述 119
一、庫存的含義和功能 119
二、庫存的分類 121
三、庫存的作用 123
四、庫存問題的分類 125
五、庫存控制系統 125
第二節 庫存問題的基本模型 128
一、單周期庫存模型 129
二、多周期庫存模型 131
第三節 ABC管理 142
一、ABC分類的基本思想 142
二、ABC分類法的一般步驟 143
三、ABC分類管理的措施 146
本章小結 146
習題 147
第六章 項目計劃管理 154
第一節 項目管理 156
一、項目及項目管理 156
二、項目管理的目標 158
三、項目管理的內容 158
四、項目管理組織 159
第二節 網絡計劃技術概述 160
一、網絡計劃技術的概念 160
二、網絡計劃技術的內容 160
三、甘特圖與網絡圖的異同處 161
四、網絡計劃技術的應用步驟 162
第三節 網絡圖的繪制及時間參數計算 163
一、網絡圖的構成 163
二、網絡圖的構成要素 164
三、繪制網絡圖規則和邏輯表示方法 164
四、網絡時間參數計算 167
第四節 網絡計劃的優化 173
一、網絡計劃技術優化概述 173
二、時間優化 173
三、時間-費用優化 173
四、時間-資源優化 177
第五節 工作場景分析 178
本章小結 184
習題 184
第七章 MRP、MRP II與ERP 189
第一節 MRP概述 192
一、訂貨點法 192
二、MRP 193
三、閉環MRP 201
第二節 MRP II的原理與應用 206
一、MRP II的概念 206
二、MRP II實施的基本條件 207
三、MRP II的原理 207
第三節 ERP概述 210
一、ERP的含義 210
二、ERP的基本特征 211
三、ERP的主要功能 214
本章小結 219
習題 219
第八章 生產現場管理 225
第一節 現場與現場管理 229
一、現場和現場管理的概念 229
二、現場管理的特點 230
三、現場管理的任務和內容 232
第二節 定置管理 233
一、定置管理的含義 233
二、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論 234
三、推行定置管理的程序 236
四、一個車間的定置要求 238
第三節 “5S”活動 240
一、“5S”活動的含義 240
二、“5S”活動的內容和具體要求 240
三、“5S”活動的組織管理 242
第四節 目視管理 245
一、目視管理的定義 245
二、目視管理的作用 245
三、目視管理的內容 246
四、目視管理的形式與要求 247
五、目視管理的應用實例 248
六、目視管理的分類和圖例 248
本章小結 252
習題 253
第九章 質量管理 258
第一節 質量與質量管理 259
一、質量概述 259
二、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63
三、提高產品質量的意義 266
第二節 全面質量管理 267
一、質量管理的發展過程 267
二、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特點及基本內容 270
第三節 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PDCA循環 272
一、P(計劃)階段 273
二、D(執行)階段 273
三、C(檢查)階段 273
四、A(處理)階段 273
五、PDCA循環的特點 273
本章小結 275
習題 276
第十章 準時化生產及其他生產方式 280
第一節 現代企業與環境 281
一、現代企業生產系統環境 281
二、生產方式的發展 284
三、現代企業生產運作管理的特征 284
四、現代企業生產系統的功能和結構 285
第二節 準時化生產 286
一、準時化生產方式概述 286
二、JIT與MRP II的比較 290
三、JIT生產方式在我國的應用 292
第三節 精益生產 293
一、精益生產的產生和概念 293
二、精益生產的核心——精益思想 295
三、精益生產的實施 296
第四節 敏捷制造 297
一、敏捷制造的產生與概念 297
二、敏捷制造的基本特征 298
三、實現敏捷制造的措施 299
本章小結 301
習題 301
參考文獻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