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手學會計實務》共11章,主要介紹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涉及的實務賬務處理。全書主要內容不僅有建賬和原始憑證處理等簡單的實務工作,更有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負債、往來業務、費用成本和所有者權益等方面的具體會計實務,最后幾章升華了會計實務工作的內容,涉及對賬、查賬、結賬、稅務申報、檔案管理、財務報表的編制以及合理避稅等復雜的會計工作。
《新手學會計實務》著重于會計實務操作,對于枯燥的會計理論知識的介紹相對較少,盡可能地為讀者營造一種真實的會計工作環境,以期讓讀者快速進入會計工作實操的氛圍中。《新手學會計實務》較適合剛參加企業會計工作的從業人員閱讀,同時可作為企業會計老員工的輔助學習資料,另外也可作為會計類相關培訓的參考用書。
前言
關于本叢書
在商業蓬勃發展的當今社會,不少人都認為與其為人打工不如自己當老板,因此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掀起了大眾創業和草根創業新浪潮。
在大眾創業大浪潮的沖擊下,很多有抱負的年輕人都希望通過創業來獲得人生事業的成功,據某創業現狀調研報告顯示,約有75%的在校學生對創業滿懷期待,既羨慕創業者的勇敢和成就,也希望能有這樣的機會成就自我。
但是成功的創業者畢竟是少數,每年新創辦的企業中,至少有50%的企業在半年之內倒閉,因此,創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也不是一件隨便說干就干的事兒。“萬事開頭難”,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不是嘴上說說或心里想想就可以做到的,更不用說創業這種高風險低成功率的事情了。
因此,我們針對這部分人群專門策劃了這套“大眾創業系列”叢書。本系列叢書立足于“切實可行”這一前提,挑選了創業起步過程中創業者最想了解的內容,如行業選擇、公司注冊、人事行政、資金、行銷、團隊、培訓和擴展等內容,以切實解決新手創業者的創業難題。本叢書具有如下特點。
特 點 說 明
大量實戰案例 本叢書采用理論知識結合實戰案例的創作結構,
提高可操作性 在具體的講解過程中,列舉了大量案例,
以幫助創業者更高效地進行公司經營和管理
海量各種欄目 本叢書在講解過程中,大量穿插各種形式的欄目,
拓展內容深度 剖析了創辦公司過程中遇到的高頻問題、
關鍵問題及無法解決的難題,不僅解決了創業者的實際問題,
還大大擴充了本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全程圖解展示 本叢書除了介紹與創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外,
學習輕松容易 特意將煩瑣的操作步驟進行圖示化展示和圖示講解,
力求讓讀者輕松學會相關理論和操作
本書結構
本書作為會計實務類書籍,內容大都涉及具體的經濟業務,對于會計的理論知識以穿插的方式講解。本書以建賬→原始憑證的處理→各種賬務的處理→對賬→結賬→查賬→納稅申報→檔案管理以及合理避稅的順序介紹企業經營過程中會計工作涉及的所有流程,內容由淺入深。全書共11章,主要內容可分為如下四部分。
章節介紹 主要內容 作 用
第1章 該部分講解企業會計的建賬工作和原始憑證 該部分作為全書的開端,主要是以
的處理工作 輕松簡單的會計工作將讀者引入會計工作的門檻
第2~7章 該部分介紹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涉及的 該部分內容涵蓋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有方面的
賬務處理,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賬務處理工作,是本書的重點內容,
往來業務以及成本費用等會計實務操作 為讀者營造了接近實際會計工作的環境
第8~10章 該部分主要介紹企業會計人員的一些后續工作, 該部分內容是對企業會計工作的完善和補充,
包括對賬、查賬、結賬、稅務申報、會計檔案的 讓前期會計工作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處理以及財務報表的編制和財務預算等
第11章 該部分主要介紹一些企業或個人可用來合理避稅 該部分作為會計工作的延伸,可使企業會計
的方法,其間涉及不同稅種的避稅方法 人員對企業經濟業務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處理
本書特點
特 點 說 明
典型案例 本書創作過程中注重會計工作的實操性,
快速精通 所以使用了大量賬務處理案例和其他案例分析,
以此來加深讀者對會計知識的了解,
同時也使書中內容更具趣味性
全程圖解 本書包含大量的圖片、表格和圖示,
步步詳解 以詳細且清晰的步驟和流程,為讀者
講解了會計工作的相關程序和環節,
使內容邏輯性更強、更易理解
本書讀者
本書作為企業會計實務操作類書籍,從實操的角度介紹了企業經營過程中所有賬務處理的環節和細節,適用于剛參加企業會計工作的從業人員閱讀,同時可作為企業會計老員工的輔助學習資料,另外,也可作為會計類相關培訓的參考用書。
本書作者
本書由邱銀春編著,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有楊群、羅浩、林菊芳、馬英、羅丹丹、劉暢、林曉軍、周磊、蔣明熙、甘林圣、丁穎、蔣杰、何超等,在此對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編者經驗有限,書中難免會有疏漏和不足,懇請專家和讀者不吝賜教。
編 者
目錄
第1章 建賬與原始憑證的處理 001
1.1 建賬工作實務 002
1.1.1 按照步驟實施建賬 002
1.1.2 賬簿設置的技巧 003
1.1.3 建賬時應考慮的問題 004
1.1.4 各行業建賬的特點 006
1.2 不同時期的公司如何建賬 010
1.2.1 新成立公司應選取合適的賬簿類型 010
1.2.2 填寫賬簿目錄并給賬簿貼花 011
1.2.3 經營中公司年初新建賬工作 012
1.3 原始憑證的獲取與審核 014
1.3.1 接收并審核出納遞交的結報單 014
1.3.2 審核購貨合同與發票 015
1.3.3 審核銷貨合同與發票 016
1.3.4 審核生產部門提供的各種資料 016
1.3.5 審核各部門提交的數據資料 020
第2章 流動資產的賬務處理 025
2.1 庫存現金的賬務處理原則 026
2.1.1 差旅費現金收支處理原則 026
2.1.2 現金長短款的賬務處理原則 028
2.1.3 庫存現金被盜的賬務處理原則 030
2.2 銀行存款的賬務處理 032
2.2.1 支付職工工資和津貼 032
2.2.2 支付原材料貨款 034
2.2.3 將銷售收入存入銀行賬戶 036
2.2.4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037
2.3 其他貨幣資金的賬務處理 039
2.3.1 銀行匯票、本票的存取款 040
2.3.2 信用證保證金存款 044
2.3.3 存出投資款的賬務處理 045
2.3.4 處理外埠存款賬務 046
2.4 其他流動資產的賬務處理 047
2.4.1 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 047
2.4.2 委托加工物資的賬務 051
2.4.3 確定存貨入賬價值和發出計價方法 053
2.4.4 存貨跌價準備與清查 055
2.4.5 應收利息和應收股利的賬務 058
第3章 非流動資產的賬務處理 061
3.1 固定資產的相關賬務處理 062
3.1.1 在建工程的賬務處理 062
3.1.2 固定資產按時折舊 065
3.1.3 做好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068
3.1.4 固定資產的報廢與出售 069
3.1.5 長期待攤費用的賬務處理 072
3.2 無形資產也與企業經營有關 073
3.2.1 取得無形資產的賬務處理 073
3.2.2 無形資產的轉讓、攤銷與對外投資 075
3.2.3 要做好無形資產的減值準備 077
3.3 其他非流動資產的賬務處理 078
3.3.1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務處理 078
3.3.2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核算 080
3.3.3 長期股權投資的賬務處理 083
3.3.4 投資性房地產賬務處理 084
3.4 資產賬務處理中的易混易錯點 087
3.4.1 購買與銷售固定資產的增值稅處理 087
3.4.2 資產賬面余額和賬面價值含義不同 088
3.4.3 材料采購與在途物資的核算差異 089
第4章 負債的核算工作 091
4.1 各種流動負債的賬務處理 092
4.1.1 短期借款的核算 092
4.1.2 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 094
4.1.3 向股東派發股利 095
4.1.4 其他應付款的核算 096
4.1.5 應付票據的核算 097
4.1.6 其他流動負債的核算 098
4.2 應交稅費的賬務處理 100
4.2.1 增值稅的核算 101
4.2.2 消費稅的核算 105
4.2.3 其他稅種的核算 108
4.2.4 企業所得稅的核算 111
4.3 非流動負債的賬務核算工作 114
4.3.1 長期借款的核算 114
4.3.2 應付債券及長期應付款的核算 115
4.3.3 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核算 118
4.4 負債的賬務處理易錯要點 120
4.4.1 預計負債的核算 120
4.4.2 企業發生的拆入資金如何處理 123
4.4.3 貼現負債只用于銀行會計處理 124
第5章 往來業務的賬務處理 125
5.1 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的處理 126
5.1.1 將產品賒銷給客戶 126
5.1.2 收到客戶付款票據 127
5.1.3 應收票據背書轉讓如何記賬 129
5.1.4 帶息應收票據貼現的賬務處理 130
5.2 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 132
5.2.1 購進原材料時未付款 132
5.2.2 不帶息應付票據的償付 133
5.2.3 處理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 134
5.3 預收與預付款項 135
5.3.1 向供貨商預付原材料貨款 135
5.3.2 客戶訂貨交了定金 137
5.4 生產與銷售過程中的其他業務 140
5.4.1 在產品與產成品的賬務處理 140
5.4.2 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142
5.4.3 營業收入與營業外收入 145
5.4.4 商標使用權的轉讓費處理 148
5.5 往來業務中的賬務處理易錯點 149
5.5.1 銷售商品退回時的賬務處理 150
5.5.2 銷售商品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情況 153
第6章 費用成本的賬務處理 155
6.1 各種成本的賬務處理 156
6.1.1 主營業務成本的核算 156
6.1.2 其他業務成本的賬務處理 158
6.1.3 營業外支出的核算 159
6.1.4 勞務成本的賬務處理 160
6.1.5 研發支出確認為成本 161
6.2 經營過程中的費用類賬務 163
6.2.1 哪些支出可確認為銷售費用 163
6.2.2 生產過程中的制造費用 164
6.2.3 公費報銷確認為管理費用 167
6.2.4 計入財務費用的支出有哪些 168
6.2.5 所得稅費用支出 169
6.3 費用成本的賬務處理易錯點 173
6.3.1 修理費用重復計入生產成本的后果 173
6.3.2 基本建設領用材料的賬務處理 174
6.3.3 其他費用成本的賬務處理易錯點 176
第7章 所有者權益與特殊科目的賬務處理 177
7.1 所有者權益類科目的賬務處理 178
7.1.1 接受投資者的投資計入實收資本 178
7.1.2 資本公積的相關賬務處理 180
7.1.3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與損失 182
7.1.4 盈余公積的計提 183
7.1.5 明確可供分配利潤的分配順序 185
7.2 特殊科目的賬務處理 187
7.2.1 投資收益與虧損的賬務處理 187
7.2.2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如何做賬 189
7.2.3 向社會捐贈物資或資金的賬務處理 191
7.2.4 怎么處理政府給予企業的補助 193
7.3 賬務處理的易錯要點 197
7.3.1 股票的發行費用不計入財務費用 198
7.3.2 企業何時對股票股利進行賬務處理 201
第8章 對賬、查賬和結賬一氣呵成 203
8.1 對賬工作的內容 204
8.1.1 掌握8種對賬技巧 204
8.1.2 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 206
8.1.3 現金日記賬與實際庫存數的核對 208
8.1.4 總賬和明細賬等與憑證的核對 209
8.2 查賬與對賬配合進行 211
8.2.1 如何查收入不入賬、多收少記和少付多記 211
8.2.2 虛報冒領費用開支與對開假單據報銷的查賬 213
8.2.3 “大頭小尾”賬如何查 214
8.2.4 查賬重復報銷及搞小金庫的情況 215
8.2.5 對虛設賬戶侵吞公款進行查賬 216
8.2.6 了解其他查賬技巧 217
8.3 進行期末結賬工作 219
8.3.1 月末年底都要結賬 219
8.3.2 年底結賬后與報表編制前的工作 222
8.3.3 掌握結賬的方法和要點 223
8.3.4 結轉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 224
8.3.5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分配利潤 225
第9章 稅務申報與會計檔案的處理 227
9.1 利用稅控系統申報納稅 228
9.1.1 稅控系統的發行與安裝 228
9.1.2 系統開票前需要先啟動 230
9.1.3 初始設置后結束初始化是關鍵 231
9.1.4 網上完成抄報稅 232
9.1.5 稅控系統也需要精心維護 234
9.2 申報納稅的其他工作 237
9.2.1 選擇納稅申報方式并提交材料 237
9.2.2 了解各稅種的納稅申報期限 238
9.2.3 延期繳納稅款要通過申請走流程 241
9.3 會計檔案的保管工作很重要 243
9.3.1 會計憑證經過傳遞后保管歸檔 243
9.3.2 保管會計賬簿并及時更換 244
9.3.3 其他會計檔案的保管工作 246
第10章 編制財務報表并做好預算 249
10.1 4種財務報表的編制 250
10.1.1 資產負債表實賬編制 250
10.1.2 填列資產負債表時
涉及的計算等式 254
10.1.3 實賬編制利潤表 256
10.1.4 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兩種程序 258
10.1.5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實賬編制 262
10.1.6 有子公司的還要合并報表 264
10.2 編制報表常出現的錯弊 268
10.2.1 編制資產負債表會出現的錯誤 268
10.2.2 利潤表編制過程常見的錯弊 270
10.2.3 編制現金流量表時會出現的錯誤 271
10.2.4 合并報表時可能發生的錯弊 273
10.3 年底進行下一年的財務預算 276
10.3.1 掌握預算的編制方法、內容及步驟 276
10.3.2 銷售預算和銷售費用預算 278
10.3.3 生產預算的編制 280
10.3.4 編制現金預算 282
10.3.5 其他預算內容的了解與認識 283
10.3.6 財務預算可能存在的問題 286
第11章 企業如何做好合理避稅 289
11.1 關于增值稅的避稅手法 290
11.1.1 利用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 290
11.1.2 利用稅率差異實現避稅 293
11.1.3 巧用營改增政策避稅 295
11.2 消費稅的避稅技巧 297
11.2.1 企業兼營是消費稅
避稅的有效手段 297
11.2.2 以物易物實現避稅 298
11.2.3 掛靠低檔稅率進行避稅 300
11.3 企業所得稅的避稅方法 301
11.3.1 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利用 301
11.3.2 適當計提壞賬準備
可達到避稅目的 303
11.3.3 改變資產折舊年限可避稅 304
11.3.4 巧妙使用業務招待費來避稅 305
11.4 企業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避稅方法 307
11.4.1 常見避稅手法之發放年終獎金 307
11.4.2 從公積金角度出發進行避稅 309
11.4.3 個人捐贈行為的避稅原理 311
11.5 其他稅種的避稅方法 312
11.5.1 房產稅怎么實現避稅 312
11.5.2 契稅的避稅手法要知道 314
11.5.3 進出口關稅的避稅手段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