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本書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對色彩構成概述、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推移、色彩的對比與調和、色彩構成的綜合訓練、色彩的生理和心理效應、色彩構成的應用技術等方面進行了較系統、詳盡的論述。論述中結合經典的設計作品對色彩原理進行了詮釋,具有代表性;同時使用了不少學生作品,讓學生在色彩構成訓練中有樣可依,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非常注重與后續課程的銜接,使色彩構成真正成為藝術設計的基礎。本書可作為高等藝術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用書,也可作為藝術設計工作者和藝術愛好者的自學參考書。前言2010年3月,我接到清華大學出版社一個編輯的郵件,邀請我編寫一本高校美術教材。當時,我院“色彩構成”是省級精品課程,我是主講教師,在教學一線講授“色彩構成”課程多年,積累了一些經驗,對“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改革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把選題定為《色彩構成》,希望編一本更適合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色彩構成》新教材。我聯系了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系的鄒少靈教授、羅嬌老師,懷化學院美術學院的邱大平教授、成雪敏教授,再加上我院的王志成副教授,組成了一個以教授為主體的強大編寫團隊,歷時一年有余,經過多次修改,最后編寫了這本教材,并得以正式出版。編寫之初,也沒有去想會是什么結果,只是覺得清華大學出版社是國內一流的出版社,不把書編好,對不起清華大學出版社對我們的信任,所以編寫團隊盡了最大的努力,書中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心血。書出版后,反響很不錯,5年時間里,本書第一版已經第14次印刷;曾進入當當網等網絡書城的暢銷書排行榜,從當當網的1400多條評論中可以看出讀者對本書的肯定和期待,這讓我們倍感欣慰。隨著時間的推移,教材的局限性逐漸地顯現出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不少圖例較老舊,特別是一些電子產品的設計圖例,時代的烙印很明顯;第二是教材出版后已過去了5年的時間,“色彩構成”課程研究領域的新成果沒能得到體現;第三是個別的文字表述還可以進一步完善精確。因此,本次修訂再版主要是在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就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方位修訂,增加了國內外設計界近年來優秀的設計范例,使之更能貼合這個時代,更具現代意識。本次教材的修訂工作主要由我完成,由于水平有限,本教材肯定還有不少問題,敬請讀者批評指正。葉經文第一版前言隨著時代的發展,全國各高等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構建一套合適的課程體系對于我國藝術設計專業來說無疑具有深刻的意義。色彩構成與平面構成、立體構成一起被稱作三大構成,在藝術設計的課程體系中處于基礎地位。如今,高校教材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色彩構成》教材有幾百種,它們在基本的理論和內容體系上是一樣的,不過在具體的訓練環節上卻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教材在綜合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吸收了近幾年來色彩構成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把深奧的理論與圖例結合起來,使得理論講述實用、簡潔明了;實踐部分形成完整體系,由淺入深地進行訓練,并最終走向設計應用。本書共分為7章:第1章為色彩構成概述,講述了色彩構成的定義、產生與發展及其與藝術設計的關系;第2章為色彩的基本原理,系統闡述了色彩產生的原理及色彩的表示體系等方面的內容;第3章講述了色彩推移的特點和種類,并以設計實例來說明色彩推移的應用;第4章的主要內容為色彩的對比與調和原理,色彩對比與調和的方法;第5章為色彩構成的綜合訓練,從換調訓練、色彩的空間混合、色彩的采集與重構、色彩的肌理表現等幾個方面訓練學生應用色彩進行設計的能力;第6章講述了色彩心理的基本原理,通過大量實例、練習理解和應用色彩心理,為設計服務;第7章為設計色彩的應用技術研究,把色彩構成與設計實踐的應用技術進行了結合。本書既可作為高等藝術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用書,也可作為藝術設計工作者和藝術愛好者的自學參考書。本書的編寫得到了懷化學院、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衡陽師范學院師生的大力支持。本書的編寫與分工如下:第1章、第2章由邱大平教授、成雪敏教授編寫,第3章、第5章由葉經文教授編寫,第4章由鄒少靈教授、羅嬌老師編寫,第6章、第7章由王志成副教授編寫。提綱由王志成副教授提供,葉經文教授進行了最后的統稿工作。參與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崔文學、張海霞、胡容、趙晶晶、郭中超、肖劍鋒、陳旭輝、蔣君蘭、張小川等老師,王維航、陳立等同學提供了大量圖例,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編者
目錄第1章色彩構成概述 ..... 11.1 色彩構成的定義 .................31.2 色彩構成的產生與發展 .....41.3 色彩構成與藝術設計的關系 .....................7本章小結 ..............8思考練習 ..............8實訓課堂 ..............8第2章色彩的基本原理 . 92.1 色彩產生的原理 ...............102.1.1 光與色彩 ................112.1.2 光源色、物體色、固有色 ............122.1.3 色彩的三原色、三間色和復色 ....142.2 色彩的基本屬性 ...............152.2.1 有彩色系和無彩色系 ....................152.2.2 色彩的三要素 ........152.2.3 色相、明度、純度三者之間的關系 182.3 色彩的表示體系 ...............182.3.1 色彩的名稱 ............192.3.2 牛頓色相環 ............242.3.3 色立體 ....................242.3.4 混色系統 ................272.4 色彩的混合原理 ...............282.4.1 加法混合 ................292.4.2 減法混合 ................292.4.3 中性混合 ................30本章小結 ............31思考練習 ............32實訓課堂 ............32第3章色彩的推移 ...... 333.1 色彩推移的特點和種類 ...343.1.1 色相推移 ................353.1.2 明度推移 ................373.1.3 純度推移 ................383.1.4 冷暖推移 ................393.1.5 綜合推移 ................393.2 色彩推移的構圖要求 .......39本章小結 ............40思考練習 ............40實訓課堂 ............40第4章色彩的對比與調和.................... 414.1 色彩的對比 .......................424.1.1 明度對比 ................424.1.2 純度對比 ................454.1.3 色相對比 ................484.1.4 冷暖對比 ................504.2 影響色彩對比的因素 .......514.2.1 面積對比 ................514.2.2 形態對比 ................524.2.3 位置對比 ................524.2.4 肌理對比 ................534.3 色彩的調和 .......................534.3.1 類似調和 ................544.3.2 對比調和 ................564.3.3 色彩調和與面積 ....574.4 色彩對比與色彩調和 .......574.4.1 色彩對比與色彩調和的關系 ........574.4.2 色彩對比與色彩調和的方法 ........58本章小結 ............59思考練習 ............59實訓課堂 ............60第5章色彩構成的綜合訓練 ................ 615.1 色彩的色調構成 ...............635.1.1 色調的概念和分類 635.1.2 色調構成的方法 ....655.1.3 換調訓練 ................655.2 色彩的采集與重構 ...........665.2.1 色彩的采集 ............665.2.2 色彩的重構 ............675.3 色彩的空間混合構成 .......735.3.1 色彩的空間混合原理 ....................735.3.2 色彩空間混合的方法 ....................745.4 色彩的肌理構成 ...............775.4.1 色彩和肌理的關系 775.4.2 色彩肌理的制作 ....79本章小結 ............82思考練習 ............82實訓課堂 ............82第6章色彩的生理和心理效應 ............ 836.1 色彩的生理知覺 ...............856.1.1 色彩的適應性 ........856.1.2 色彩的恒常知覺 ....866.1.3 色彩的易見度 ........876.1.4 色彩的前進與后退感 ....................886.1.5 色彩的膨脹與收縮感 ....................896.1.6 色彩的錯視性 ........906.2 色彩的心理感情效應 .......906.2.1 色彩的冷暖感 ........916.2.2 色彩的興奮與沉靜感 ....................926.2.3 色彩的輕重感 ........936.2.4 色彩的華麗與樸素感 ....................956.2.5 色彩的積極與消極感 ....................966.2.6 色彩的軟硬感 ........976.2.7 色彩的強弱感 ........986.2.8 色彩的明快與憂郁感 ....................996.2.9 色彩的舒適與疲勞感 ..................1006.2.10 味覺、聽覺和嗅覺的通感 ........1016.3 色彩的聯想與象征 .........1066.3.1 色彩的聯想 ..........1066.3.2 色彩的象征 ..........1096.3.3 色彩的心理感應 ..1106.4 色彩的性格 .....................1136.4.1 紅色 ......................1136.4.2 粉紅色 ..................1156.4.3 藍色 ......................1166.4.4 黃色 ......................1186.4.5 橙色 ......................1196.4.6 綠色 ......................1216.4.7 紫色 ......................1226.4.8 褐色、棕色、咖啡色 ..................1246.4.9 黑色、白色、灰色 ......................1256.4.10 金色、銀色 ........127本章小結 ..........128思考練習 ..........129實訓課堂 ..........129第7章色彩構成的應用技術 .............. 1317.1 數碼設計色彩 .................1327.1.1 數字色彩模式 ......1337.1.2 色彩的數字化表達方式 ..............1367.1.3 數字色彩與圖形 ..1387.1.4 數字色彩應用的注意事項 ..........1407.2 印刷色彩 .1417.2.1 印刷色版分類 ......1417.2.2 色標 ......................1427.2.3 印刷色表示法 ......1427.2.4 色版的變化 ..........1447.2.5 特殊的色彩 ..........1477.3 光藝術與色彩的空間構成 .....................1487.3.1 色光混合原理 ......1487.3.2 燈光設計的原則 ..1497.3.3 燈光色彩設計的視覺空間 ..........150本章小結 ..........156思考練習 ..........156實訓課堂 ..........156參考文獻 .......................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