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欧美丰满大屁股/性欧美极品xxxx欧美一区二区/男插女的下面免费视频夜色/美女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光臨本店     登錄 注冊   加入收藏
  •   
歡迎光臨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三事業部!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材 > 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 經濟管理類 > 會計 > 企業會計實務

瀏覽歷史

企業會計實務

企業會計實務

prev next

  • 商品貨號:20160114006
  • 所屬系列: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 經濟管理系列
    商品重量:0克
    作者:沈紅波主編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圖書書號/ISBN:978-7-302-41450-6
    出版日期:2015-10-01
    開本:16開
    圖書頁數:360
    圖書裝訂:平裝
    圖書規格:185mm×230mm
    版次:1
    印張:22.5
    字數:439000
    所屬分類:F275.2
  • 上架時間:2016-01-14
    商品點擊數:927
  • 定價:¥41.00元
    本店售價:¥41.00元
    注冊用戶:¥41.00元
    vip:¥38.95元
    黃金等級:¥36.90元
    用戶評價: comment rank 5
  • 商品總價:
  •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商品附加資源

 內 容 簡 介

會計學是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學習經濟學而不了解微觀企業的經濟活動和服務報表猶如只有宏觀判斷能力而缺乏微觀洞察力。本書與大多數教材的不同之處在重理解和重應用。本書的前三章是會計原理和會計循環,中間十二章是會計核算,最后三章是財務分析和企業估值。本書希望通過會計原理-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與估值這樣一個系統的脈絡,給讀者一個學習和應用會計學的清晰框架,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企業會計實務。

 

前    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與經濟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會計在宏觀和微觀經濟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顯著,會計信息對管理決策和控制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會計人才的培養要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尤其要適應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市場越來越需要理論扎實、專業性強的會計人員,作為專業性極強的會計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會計實踐與會計理論知識的相互結合越來越緊密。

  隨著我國基本會計準則的實施,我國會計理論的改革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會計人員對會計理論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定的深度。學習會計理論對于成為一名優秀的會計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會計又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實踐是必不可少的內容。沒有實踐,學生就難以將準則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

  在目前的會計學教學中,會計理論、財務會計核算、管理會計、會計報表分析、公司金融這些學科往往都是孤立的。本書集會計理論、會計實踐、財務報表分析三位一體,前三章介紹了會計原理和會計循環;中間十二章介紹了重要的會計準則,通過豐富的案例解釋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這些準則,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后三章使用實際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著重介紹了如何解讀會計報表。本書希望通過會計原理—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與估值,這樣一個系統的框架,給讀者提供一個會計學習和應用的清晰脈絡,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會計和學好會計學。本書適用于會計學專業本科生教學,同時也可供企業經濟管理人員,尤其是會計人員培訓和自學使用。

  本書由沈紅波副教授主編,并負責全書寫作大綱的擬定和編寫的組織工作。其中第一~三章由復旦大學崔沁馨編寫,第四~十五章由沈紅波編寫,第十六~十八章由張東東編寫。最后由沈紅波對全書進行總纂。由于時間倉促,加之水平有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和同行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一章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1

第一節  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1

一、會計基本假設 1

二、會計基礎 3

第二節  會計要素的含義與內容 3

一、會計要素的含義 3

二、會計要素的內容與確認條件 4

第三節  會計等式 9

一、基本會計等式 9

二、經濟業務的發生對基本會計

等式的影響 9

三、擴展的會計等式 10

第二章  會計賬戶與復式記賬 12

第一節  會計科目 12

一、會計科目的概念 12

二、設置會計科目的原則 12

三、會計科目的內容和級別 13

第二節  賬戶 15

一、會計賬戶的概念 15

二、賬戶的結構和內容 16

三、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 17

第三節  復式記賬法 17

一、復式記賬法 17

二、借貸記賬法 18

三、借貸記賬法的運用 21

四、試算平衡 27

第三章  會計循環 31

第一節  會計循環概述 31

第二節  會計憑證 32

一、會計憑證概述 32

二、原始憑證 33

三、記賬憑證 36

四、會計分錄與記賬憑證 40

第三節  會計賬簿 41

一、會計賬簿的含義 41

二、會計賬簿的作用及種類 41

三、會計賬簿登記要求 42

四、日記賬的設置與登記 43

五、分類賬的設置與登記 43

六、賬簿啟用與錯賬更正 47

七、對賬與結賬 49

第四節  編制會計報表 51

一、會計報表的種類、結構與編制

要求 51

二、會計報表的編制 55

第四章  存貨 59

第一節  存貨的概念與初始計量 59

一、存貨的概念與確認條件 59

二、存貨的初始計量 60

第二節  發出存貨的計量 63

一、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63

二、存貨成本的結轉 65

第三節  期末存貨的計量 66

一、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66

二、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66

三、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68

四、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72

第五章  固定資產 73

第一節  固定資產的確認與初始計量 73

一、固定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 73

二、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74

第二節  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80

一、固定資產的折舊 80

二、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 85

第三節  固定資產的處理 88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88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 88

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90

四、固定資產盤虧的會計處理 90

第六章  長期股權投資 92

第一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92

一、非企業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

股權投資 92

二、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93

三、投資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

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

利潤的處理 96

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97

一、成本法及權益法核算的范圍 97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 97

三、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 98

四、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

轉換 105

五、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 108

六、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108

第三節  共同控制經營和共同控制資產 109

一、共同控制經營 109

二、共同控制資產 110

第七章  無形資產 112

第一節  無形資產的確認與初始計量 112

一、無形資產的概念與特征 112

二、無形資產的內容 113

三、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115

四、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115

第二節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確認和

計量 119

一、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 120

二、開發階段有關支出資本化的

條件 120

三、內部開發的無形資產的計量 121

四、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

會計處理 122

第三節  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123

一、無形資產后續計量的原則 123

二、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125

三、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127

第四節  無形資產的處置 128

一、無形資產的出售 128

二、無形資產的出租 129

三、無形資產的報廢 129

第八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131

第一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131

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概念 131

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131

第二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

確認和計量 132

一、確認和計量原則 132

二、商業實質的判斷 133

第三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

會計處理 135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135

二、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計量的

會計處理 138

三、涉及多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

會計處理 139

第九章  股份支付 146

第一節  股份支付概述 146

一、股份支付的特征 146

二、股份支付的四個環節 146

三、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類型 147

第二節 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 148

一、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原則 148

二、可行權條件的種類、

處理和變更 149

三、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153

四、股份支付的處理 156

第三節 股份支付的應用舉例 157

一、附服務年限條件的權益結算

股份支付 157

二、附非市場業績條件的權益結算

股份支付 158

三、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 159

第十章  長期負債及借款費用 161

第一節  長期負債 161

一、長期借款 161

二、應付債券 162

三、長期應付款 166

第二節  借款費用 172

一、借款費用的范圍 172

二、借款費用的確認 173

三、借款費用的計量 176

第十一章  債務重組 181

第一節  債務的定義和重組方式 181

一、債務重組的定義 181

二、債務重組的方式 181

第二節 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182

一、以資產清償債務 182

二、債務轉為資本 187

三、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188

四、以上三種方式的組合方式 190

第十二章  所得稅 193

第一節  所得稅會計概述 193

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

理論基礎 193

二、所得稅會計的一般程序 193

第二節  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

暫時性差異 194

一、資產的計稅基礎 194

二、負債的計稅基礎 197

三、特殊交易或事項中產生資產、

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199

四、暫時性差異 200

第三節  遞延所得稅負債及遞延所得稅

資產的確認 202

一、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

計量 202

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

計量 205

三、適用所得稅稅率變化對已確認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

負債的影響 207

第四節  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207

一、當期所得稅 207

二、遞延所得稅 208

三、所得稅費用 209

四、合并財務報表中因抵銷未實現

內部銷售損益產生的遞延

所得稅 211

五、所得稅的列報 212

第十三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

差錯更正 213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213

一、會計政策的概念 213

二、會計政策變更及其條件 215

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216

四、會計政策變更的披露 220

第二節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221

一、會計估計概述 221

二、會計估計變更 222

三、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223

四、會計估計變更的披露 224

第三節  前期差錯及其更正 225

一、前期差錯概述 225

二、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226

第十四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229

第一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概述 229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概念 229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

期間 230

三、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內容 230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 233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

處理原則 233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

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233

第三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

會計處理 240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

處理原則 240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

具體會計處理辦法 240

第十五章  財務報告 242

第一節  財務報告概述 242

一、財務報表的定義和構成 242

二、財務報表的分類 242

三、財務報表列報的基本要求 243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245

一、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及結構 245

二、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允許

抵銷和不得相互抵銷的要求 246

三、資產負債表的填列方法 247

四、資產負債表編制示例 249

第三節  利潤表 252

一、利潤表的內容及結構 252

二、利潤表的填列方法 253

三、利潤表編制示例 254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255

一、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及結構 255

二、現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256

三、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及

程序 258

四、現金流量表編制示例 260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264

一、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及

結構 264

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填列

方法 265

三、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編制示例 265

第六節  附注 267

一、附注的主要內容 267

二、分部報告 269

三、關聯方披露 274

四、金融工具的披露 277

第十六章  資產負債表分析 282

第一節  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282

一、資產負債表提供的信息 282

二、資產負債表反映的財務

管理內容 283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與內容 283

一、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283

二、資產負債表的內容 284

第三節  資產負債表分析 285

一、資產結構分析 285

二、關鍵資產項目質量分析 288

三、負債結構分析 293

四、關鍵負債項目質量分析 293

五、所有者權益分析 295

第四節  資產負債表相關的財務

指標分析 296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296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297

第五節  案例分析 299

一、案例背景——國企改革 299

二、案例分析 301

第十七章  利潤表分析 307

第一節  利潤表的性質與作用 307

一、利潤表與資產負債表的區別 307

二、利潤表的內容與作用 307

三、利潤結構與利潤質量分析 310

四、利潤操縱 311

第二節  盈利能力分析 315

一、比率分析 316

二、杜邦分析 318

第三節  利潤表項目分析 318

一、收入分析 318

二、成本和費用分析 320

三、利潤表綜合分析 323

第四節  案例分析 324

一、利潤表水平分析 324

二、利潤表垂直分析 325

第十八章  財務報表與企業估值 327

第一節  財務報表與企業估值概述 327

一、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估值的

意義 327

二、估值內外的關注點 328

第二節  財務預測 328

一、財務預測的框架結構 329

二、財務預測案例 332

第三節  企業估值的方法 336

一、相對估值法 336

二、絕對估值法 340

三、非財務因素對估值的影響 344

參考文獻 347

 

 

 

  

 

 內 容 簡 介

會計學是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學習經濟學而不了解微觀企業的經濟活動和服務報表猶如只有宏觀判斷能力而缺乏微觀洞察力。本書與大多數教材的不同之處在重理解和重應用。本書的前三章是會計原理和會計循環,中間十二章是會計核算,最后三章是財務分析和企業估值。本書希望通過會計原理-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與估值這樣一個系統的脈絡,給讀者一個學習和應用會計學的清晰框架,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企業會計實務。

 

前    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與經濟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會計在宏觀和微觀經濟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顯著,會計信息對管理決策和控制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會計人才的培養要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尤其要適應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市場越來越需要理論扎實、專業性強的會計人員,作為專業性極強的會計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會計實踐與會計理論知識的相互結合越來越緊密。

  隨著我國基本會計準則的實施,我國會計理論的改革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會計人員對會計理論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定的深度。學習會計理論對于成為一名優秀的會計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會計又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應用學科,實踐是必不可少的內容。沒有實踐,學生就難以將準則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

  在目前的會計學教學中,會計理論、財務會計核算、管理會計、會計報表分析、公司金融這些學科往往都是孤立的。本書集會計理論、會計實踐、財務報表分析三位一體,前三章介紹了會計原理和會計循環;中間十二章介紹了重要的會計準則,通過豐富的案例解釋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這些準則,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后三章使用實際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著重介紹了如何解讀會計報表。本書希望通過會計原理—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與估值,這樣一個系統的框架,給讀者提供一個會計學習和應用的清晰脈絡,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會計和學好會計學。本書適用于會計學專業本科生教學,同時也可供企業經濟管理人員,尤其是會計人員培訓和自學使用。

  本書由沈紅波副教授主編,并負責全書寫作大綱的擬定和編寫的組織工作。其中第一~三章由復旦大學崔沁馨編寫,第四~十五章由沈紅波編寫,第十六~十八章由張東東編寫。最后由沈紅波對全書進行總纂。由于時間倉促,加之水平有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和同行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一章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1

第一節  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1

一、會計基本假設 1

二、會計基礎 3

第二節  會計要素的含義與內容 3

一、會計要素的含義 3

二、會計要素的內容與確認條件 4

第三節  會計等式 9

一、基本會計等式 9

二、經濟業務的發生對基本會計

等式的影響 9

三、擴展的會計等式 10

第二章  會計賬戶與復式記賬 12

第一節  會計科目 12

一、會計科目的概念 12

二、設置會計科目的原則 12

三、會計科目的內容和級別 13

第二節  賬戶 15

一、會計賬戶的概念 15

二、賬戶的結構和內容 16

三、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 17

第三節  復式記賬法 17

一、復式記賬法 17

二、借貸記賬法 18

三、借貸記賬法的運用 21

四、試算平衡 27

第三章  會計循環 31

第一節  會計循環概述 31

第二節  會計憑證 32

一、會計憑證概述 32

二、原始憑證 33

三、記賬憑證 36

四、會計分錄與記賬憑證 40

第三節  會計賬簿 41

一、會計賬簿的含義 41

二、會計賬簿的作用及種類 41

三、會計賬簿登記要求 42

四、日記賬的設置與登記 43

五、分類賬的設置與登記 43

六、賬簿啟用與錯賬更正 47

七、對賬與結賬 49

第四節  編制會計報表 51

一、會計報表的種類、結構與編制

要求 51

二、會計報表的編制 55

第四章  存貨 59

第一節  存貨的概念與初始計量 59

一、存貨的概念與確認條件 59

二、存貨的初始計量 60

第二節  發出存貨的計量 63

一、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63

二、存貨成本的結轉 65

第三節  期末存貨的計量 66

一、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66

二、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66

三、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68

四、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72

第五章  固定資產 73

第一節  固定資產的確認與初始計量 73

一、固定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 73

二、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74

第二節  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80

一、固定資產的折舊 80

二、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 85

第三節  固定資產的處理 88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88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 88

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90

四、固定資產盤虧的會計處理 90

第六章  長期股權投資 92

第一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92

一、非企業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

股權投資 92

二、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93

三、投資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

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

利潤的處理 96

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97

一、成本法及權益法核算的范圍 97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 97

三、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 98

四、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

轉換 105

五、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 108

六、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108

第三節  共同控制經營和共同控制資產 109

一、共同控制經營 109

二、共同控制資產 110

第七章  無形資產 112

第一節  無形資產的確認與初始計量 112

一、無形資產的概念與特征 112

二、無形資產的內容 113

三、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115

四、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115

第二節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確認和

計量 119

一、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 120

二、開發階段有關支出資本化的

條件 120

三、內部開發的無形資產的計量 121

四、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

會計處理 122

第三節  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123

一、無形資產后續計量的原則 123

二、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125

三、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127

第四節  無形資產的處置 128

一、無形資產的出售 128

二、無形資產的出租 129

三、無形資產的報廢 129

第八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131

第一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131

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概念 131

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131

第二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

確認和計量 132

一、確認和計量原則 132

二、商業實質的判斷 133

第三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

會計處理 135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135

二、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計量的

會計處理 138

三、涉及多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

會計處理 139

第九章  股份支付 146

第一節  股份支付概述 146

一、股份支付的特征 146

二、股份支付的四個環節 146

三、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類型 147

第二節 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 148

一、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原則 148

二、可行權條件的種類、

處理和變更 149

三、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153

四、股份支付的處理 156

第三節 股份支付的應用舉例 157

一、附服務年限條件的權益結算

股份支付 157

二、附非市場業績條件的權益結算

股份支付 158

三、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 159

第十章  長期負債及借款費用 161

第一節  長期負債 161

一、長期借款 161

二、應付債券 162

三、長期應付款 166

第二節  借款費用 172

一、借款費用的范圍 172

二、借款費用的確認 173

三、借款費用的計量 176

第十一章  債務重組 181

第一節  債務的定義和重組方式 181

一、債務重組的定義 181

二、債務重組的方式 181

第二節 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182

一、以資產清償債務 182

二、債務轉為資本 187

三、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188

四、以上三種方式的組合方式 190

第十二章  所得稅 193

第一節  所得稅會計概述 193

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

理論基礎 193

二、所得稅會計的一般程序 193

第二節  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

暫時性差異 194

一、資產的計稅基礎 194

二、負債的計稅基礎 197

三、特殊交易或事項中產生資產、

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199

四、暫時性差異 200

第三節  遞延所得稅負債及遞延所得稅

資產的確認 202

一、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

計量 202

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

計量 205

三、適用所得稅稅率變化對已確認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

負債的影響 207

第四節  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207

一、當期所得稅 207

二、遞延所得稅 208

三、所得稅費用 209

四、合并財務報表中因抵銷未實現

內部銷售損益產生的遞延

所得稅 211

五、所得稅的列報 212

第十三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

差錯更正 213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213

一、會計政策的概念 213

二、會計政策變更及其條件 215

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216

四、會計政策變更的披露 220

第二節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221

一、會計估計概述 221

二、會計估計變更 222

三、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223

四、會計估計變更的披露 224

第三節  前期差錯及其更正 225

一、前期差錯概述 225

二、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226

第十四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229

第一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概述 229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概念 229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

期間 230

三、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內容 230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 233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

處理原則 233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

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233

第三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

會計處理 240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

處理原則 240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

具體會計處理辦法 240

第十五章  財務報告 242

第一節  財務報告概述 242

一、財務報表的定義和構成 242

二、財務報表的分類 242

三、財務報表列報的基本要求 243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245

一、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及結構 245

二、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允許

抵銷和不得相互抵銷的要求 246

三、資產負債表的填列方法 247

四、資產負債表編制示例 249

第三節  利潤表 252

一、利潤表的內容及結構 252

二、利潤表的填列方法 253

三、利潤表編制示例 254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255

一、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及結構 255

二、現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256

三、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及

程序 258

四、現金流量表編制示例 260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264

一、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及

結構 264

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填列

方法 265

三、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編制示例 265

第六節  附注 267

一、附注的主要內容 267

二、分部報告 269

三、關聯方披露 274

四、金融工具的披露 277

第十六章  資產負債表分析 282

第一節  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282

一、資產負債表提供的信息 282

二、資產負債表反映的財務

管理內容 283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與內容 283

一、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283

二、資產負債表的內容 284

第三節  資產負債表分析 285

一、資產結構分析 285

二、關鍵資產項目質量分析 288

三、負債結構分析 293

四、關鍵負債項目質量分析 293

五、所有者權益分析 295

第四節  資產負債表相關的財務

指標分析 296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296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297

第五節  案例分析 299

一、案例背景——國企改革 299

二、案例分析 301

第十七章  利潤表分析 307

第一節  利潤表的性質與作用 307

一、利潤表與資產負債表的區別 307

二、利潤表的內容與作用 307

三、利潤結構與利潤質量分析 310

四、利潤操縱 311

第二節  盈利能力分析 315

一、比率分析 316

二、杜邦分析 318

第三節  利潤表項目分析 318

一、收入分析 318

二、成本和費用分析 320

三、利潤表綜合分析 323

第四節  案例分析 324

一、利潤表水平分析 324

二、利潤表垂直分析 325

第十八章  財務報表與企業估值 327

第一節  財務報表與企業估值概述 327

一、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估值的

意義 327

二、估值內外的關注點 328

第二節  財務預測 328

一、財務預測的框架結構 329

二、財務預測案例 332

第三節  企業估值的方法 336

一、相對估值法 336

二、絕對估值法 340

三、非財務因素對估值的影響 344

參考文獻 347

 

 

 

  

 

商品標簽

購買記錄(近期成交數量0)

還沒有人購買過此商品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用戶評論(共0條評論)

  • 暫時還沒有任何用戶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用戶名: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