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2014年新修訂和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以財務報告的編制為目標,全面闡述了各會計要素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本書注重實用性,對于難理解的內容和問題均舉例進行說明;對會計理論和核算業務的論述,遵循循序漸進和深入淺出原則,以便讀者能夠全面、準確地了解和掌握;各章均附有思考與訓練題,便于讀者檢驗、鞏固和提高所學知識。本書主要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廣大財會人員和經濟管理干部自學、培訓參考用書。
前 言
為了適應普通高等教育經濟管理類專業“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需要,我們編寫了這本教材。本書主要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廣大財會人員和經濟管理類干部的自學和培訓參考用書。
本書以2014年修訂后的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注重實用性,對于難理解的內容和問題均舉例進行說明;對于會計理論和核算業務的論述,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和深入淺出的原則,使讀者對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知識與方法有一個全面、準確的了解和掌握;各章均附有思考與訓練題,便于學生檢驗、鞏固和提高所學知識。
本書共分為十四章,第一章系統地介紹財務會計的概念、目標、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要求、財務會計報告、財務會計法規體系等;第二章至第十三章主要介紹企業財務會計要素的核算;第十四章詳細介紹企業財務報告的編制。
本書由王明吉擔任主編,孟憲寶、王勝榮、崔學賢擔任副主編。具體分工是:第一、十三章由王明吉編寫;第二、三、四章由王勝榮編寫;第五章由吳永立編寫;第六、七章由孟憲寶編寫;第八章由李占卿編寫;第九章由劉彥超編寫;第十、十一、十二章由崔學賢編寫;第十四章由劉娟編寫;最后由主編王明吉修改并定稿。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有關專家、學者的論著、文獻和教材,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我們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當然,對于書中所涉及的知識產權責任以及所有可能發生的錯誤,均由各位作者自行承擔。
編 者
目 錄
第一章 總論 1
第一節 企業財務會計的概念與目標 2
一、企業財務會計的概念 2
二、企業財務會計的目標 2
第二節 企業財務會計基本假設與
會計基礎 3
一、企業財務會計基本假設 3
二、會計基礎:權責發生制 6
第三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6
一、可靠性 6
二、相關性 7
三、可理解性 7
四、可比性 7
五、實質重于形式 8
六、重要性 8
七、謹慎性 9
八、及時性 9
第四節 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 9
一、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10
二、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12
三、會計要素計量 14
第五節 企業財務會計法規體系 16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6
二、企業會計準則 17
三、企業會計制度 17
四、會計科目 18
本章小結 20
思考與訓練 20
第二章 貨幣資金 24
第一節 庫存現金 24
一、庫存現金的管理 24
二、庫存現金的核算 26
第二節 銀行存款 29
一、銀行存款的開戶和結算管理 29
二、銀行結算方式 30
三、銀行存款的核算 34
第三節 其他貨幣資金 36
一、其他貨幣資金的性質和范圍 36
二、其他貨幣資金的核算 36
本章小結 38
思考與訓練 39
第三章 存貨 43
第一節 存貨概述 43
一、存貨的概念 43
二、存貨的分類 43
三、存貨的確認條件 44
四、存貨的計價 45
第二節 原材料 46
一、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 46
二、原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 49
第三節 周轉材料 53
一、包裝物 53
二、低值易耗品 56
第四節 委托加工物資 58
一、委托加工物資的內容 58
二、委托加工物資的核算 58
第五節 庫存商品 59
一、庫存商品概述 59
二、庫存商品的核算 60
第六節 存貨清查 62
一、存貨清查概述 62
二、存貨清查的核算 62
第七節 存貨期末計價 64
一、存貨期末計價原則 64
二、存貨期末減值跡象的判斷 64
三、存貨跌價準備的計量 65
本章小結 66
思考與訓練 66
第四章 金融資產 72
第一節 金融資產概述 72
一、金融資產的含義 72
二、金融資產的分類 73
第二節 貸款和應收款項 73
一、貸款 73
二、應收票據 74
三、應收賬款 79
四、預付賬款 81
五、其他應收款 82
六、壞賬 82
第三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85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概述 85
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 86
第四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89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概述 89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核算 90
第五節 持有至到期投資 94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概述 94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 94
本章小結 97
思考與訓練 97
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 103
第一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103
一、長期股權投資的概念及范圍 103
二、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
初始計量 106
三、非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
投資的初始計量 109
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110
一、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 111
二、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權益法 112
第三節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
轉換和處置 118
一、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
權益法的轉換 118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120
本章小結 121
思考與訓練 122
第六章 固定資產 126
第一節 固定資產概述 127
一、固定資產的概念 127
二、固定資產的分類 128
第二節 固定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129
一、固定資產的確認 129
二、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129
第三節 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139
一、固定資產折舊 139
二、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 143
第四節 固定資產的處置 145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145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 145
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148
四、固定資產的盤盈盤虧 149
本章小結 150
思考與訓練 151
第七章 無形資產 156
第一節 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156
一、無形資產的定義與特征 156
二、無形資產的內容 158
三、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160
四、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161
第二節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
確認和計量 166
一、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 166
二、開發階段有關支出資本化的
條件 168
三、內部開發的無形資產的計量 169
四、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
會計處理 169
第三節 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171
一、無形資產后續計量的原則 171
二、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173
三、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175
第四節 無形資產的處置 176
一、無形資產的出售 176
二、無形資產的出租 177
三、無形資產的報廢 178
四、無形資產的披露 178
本章小結 179
思考與訓練 179
第八章 投資性房地產 186
第一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
特征及范圍 186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和特征 186
二、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187
三、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
模式 188
第二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和初始
計量及賬務處理 190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和
初始計量 190
二、投資性房地產初始計量的
賬務處理 190
第三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 192
一、后續計量模式的選擇 192
二、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
投資性房地產 192
三、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
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193
四、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的
變更 194
第四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和處置 195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 195
二、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197
本章小結 200
思考與訓練 201
第九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07
第一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
概念和界定 207
一、非貨幣性資產的概念 207
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界定 208
第二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
確認與計量 208
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確認與
計量基礎 208
二、商業實質的判斷 209
第三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211
一、以公允價值為計量基礎的
會計處理 211
二、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為計量
基礎的會計處理 214
三、涉及多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
會計處理 215
四、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涉及的
交易和事項 221
本章小結 222
思考與訓練 222
第十章 流動負債 229
第一節 流動負債概述 229
一、流動負債的概念及特點 229
二、流動負債的內容 230
三、流動負債的種類 230
四、流動負債的計價 230
第二節 短期借款 230
一、短期借款的概念 230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231
第三節 應付票據 232
一、應付票據概述 232
二、應付票據的核算 233
第四節 應付和預收款項 236
一、應付賬款 236
二、預收賬款 238
第五節 應付職工薪酬 239
一、應付職工薪酬概述 239
二、職工薪酬的核算 240
第六節 應交稅費 247
一、應交稅費概述 247
二、應交增值稅 248
三、應交消費稅 251
四、應交營業稅 253
第七節 其他流動負債 256
一、應付股利 256
二、其他應付款 256
第八節 債務重組 257
一、債務重組及其方式 257
二、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257
第九節 或有負債 262
一、或有負債概述 262
二、或有負債的核算 263
本章小結 265
思考與訓練 266
第十一章 非流動負債 272
第一節 非流動負債概述 272
一、非流動負債的概念 272
二、非流動負債的優缺點 273
三、非流動負債的分類 273
第二節 長期借款 273
一、長期借款的概念和內容 273
二、長期借款的核算 274
第三節 應付債券 275
一、應付債券概述 275
二、應付債券的核算 276
第四節 長期應付款 279
一、長期應付款的概念及內容 279
二、長期應付款的核算 279
第五節 專項應付款 282
一、專項應付款概述 282
二、專項應付款的核算 283
本章小結 284
思考與訓練 285
第十二章 所有者權益 289
第一節 所有者權益概述 289
一、企業組織形式 289
二、所有者權益的性質及構成 291
第二節 實收資本 292
一、投資的分類 292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投入資本 294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投入資本 294
第三節 資本公積 295
一、資本溢價 295
二、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 296
三、接受現金捐贈 297
四、股權投資準備 297
五、其他資本公積 297
六、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298
第四節 留存收益 298
本章小結 299
思考與訓練 300
第十三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304
第一節 收入 304
一、收入的含義與分類 304
二、銷售商品收入 306
三、收入的會計處理 307
四、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313
第二節 費用 316
一、費用的概念與分類 316
二、期間費用的核算 317
三、所得稅費用的核算 319
第三節 利潤及利潤分配 321
一、利潤的構成與核算 321
二、利潤分配的順序與核算 323
本章小結 325
思考與訓練 325
第十四章 財務報告 330
第一節 財務報表概述 330
一、財務報表的定義和構成 330
二、財務報表列報的基本要求 331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333
一、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333
二、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與內容 334
三、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334
四、資產負債表編制舉例 340
第三節 利潤表 344
一、利潤表的作用 344
二、利潤表的結構和內容 344
三、利潤表的編制方法 345
四、利潤表編制舉例 346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348
一、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348
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 349
三、現金流量及其分類 350
四、現金流量表的基本結構 352
五、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354
六、現金流量表編制舉例 362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368
一、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
內容和結構 368
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
填列方法 370
第六節 財務報表附注 373
一、財務報表附注的作用 373
二、財務報表附注的內容 373
三、財務報表附注中關于其他綜合
收益的披露 375
本章小結 375
思考與訓練 376
參考文獻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