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本書是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的學習輔導書,以名師講義為基礎,集聚了名師數年的講授經驗和授課精華,根據注冊會計師考試最新命題規律和特點,總結分析了“會計”科目的考試要點,并重點講解了考試難點。本書具體包括四部分內容:備考指南、名師講義、歷年真題詳解、模擬試題詳解。
本書以參加注冊會計師“會計”科目考試的考生為主要讀者對象,特別適合考前復習使用,同時可以作為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班的輔導教材,以及大、中專院校師生的參考書。
前 言
注冊會計師考試是中國會計行業的一項執業資格考試,由財政部成立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組織領導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工作。為了幫助考生順利通過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我們根據最新考試大綱、教材和相關考試用書編寫了“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系列”叢書,包括:
《會計》
《審計》
《財務成本管理》
《經濟法》
《稅法》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本書是針對具有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但不熟悉考試重點、出題方式,以及需要進行高效復習的考生而編寫的。書中通過“名師講義”的方式對“會計”科目考試大綱要求的考點逐一歸納講解,并對與該考點相應的歷年真題進行細致剖析,從而讓考生快速熟悉考試及掌握解題思路。每章最后提供本章練習題,全書最后一部分還提供了模擬試題,使考生一書在手,即可進行高效的復習與試題練習。
本書包括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解讀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復習策略;第二部分以名師授課講義為基礎,全面講解考試重點、難點內容;第三部分為歷年真題詳解,根據最新教材和考試大綱的要求,對歷年真題的每道試題從難易程度、考查知識點等方面進行全面、細致的解析;第四部分為模擬試題詳解,按照最新考試大綱及近年的命題規律精心編寫了考前模擬試題,并根據參考教材對所有試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說明。
本書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專業的考情分析與知識結構圖,為考生指點迷津
第二部分每章開頭的“考情分析”板塊介紹了本章的命題規律、命題方式和重要考點;“知識結構”板塊給考生勾勒了每章的框架結構,可以讓考生輕松掌握本章的脈絡。
2.緊扣考試大綱,明確復習要點,減少復習時間
本書以最新考試大綱為依據,不僅全面覆蓋考試大綱的知識點,而且在名師講義部分對各知識點進行了歸納整理,可以幫助考生明確復習要點,判斷出各考點的重要程度,提高復習效率。
3.典型真題與習題,結合考點答題,讓考生復習更高效
編者在深入研究近幾年考試真題的基礎上,深入剖析真題,在每個考點后面附有歷年真題及典型例題供考生進行實戰演練,并給出了詳細的解析,著重體現了同一考點的不同考查方式。考生可通過每章最后的本章練習進行自測,舉一反三解答其他類似考題。
本書以參加注冊會計師“會計”科目考試的考生為主要讀者對象,特別適合考前復習使用,同時可以作為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班的輔導教材,以及大、中專院校師生的參考書。
本系列圖書參與的編寫人員有邸亞輝、顧玉超、于靜、王興華、張旭東、于長勇、李艷娟等,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與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編寫組
目 錄
第一部分 備考指南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概述 3
一、考試簡介 3
二、報名條件 3
三、報名時間 4
四、考試科目、范圍和題型 4
五、考試方式
(特定范圍報名人員除外) 4
六、考試時間和考試地點 4
七、試卷評閱和成績認定 5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科目復習技巧 6
一、2014年注冊會計師“會計”科目考后分析 6
二、近年命題規律總結 6
三、學習方法與應試技巧 7
四、2015年注冊會計師報考科目組合建議 9
第二部分 名師講義
第一章 總論 15
【考情分析】 15
【學習方法】 15
【知識結構】 15
【核心講義】 15
第一節 會計概述 15
一、會計的定義 15
二、會計的作用 16
三、企業會計準則的制定與企業會計準則體系 16
第二節 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 16
一、財務報告目標 16
二、會計基本假設 16
三、會計基礎 17
第三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 17
一、會計要素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17
二、會計要素計量屬性及其
應用原則 18
第四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9
第五節 財務報告 21
一、財務報告及其編制 21
二、財務報告的構成 21
本章練習 21
第二章 金融資產 25
【考情分析】 25
【學習方法】 25
【知識結構】 25
【核心講義】 26
第一節 金融資產的定義和分類 26
一、金融資產的定義 26
二、金融資產的分類 26
第二節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6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概述 26
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26
第三節 持有至到期投資 27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概述 27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 28
第四節 貸款和應收款項 30
一、貸款和應收款項概述 30
二、貸款和應收款項的會計處理 31
第五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31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概述 31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32
第六節 金融資產減值 34
一、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 34
二、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34
第七節 金融資產轉移 35
一、金融資產轉移概述 35
二、金融資產轉移的確認和計量 35
本章練習 37
第三章 存貨 43
【考情分析】 43
【學習方法】 43
【知識結構】 43
【核心講義】 43
第一節 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43
一、存貨的概念與確認條件 43
二、存貨的初始計量 44
第二節 發出存貨的計量 44
一、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44
二、存貨成本的結轉 46
第三節 期末存貨的計量 46
一、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46
二、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47
三、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47
四、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49
本章練習 49
第四章 長期股權投資及合營安排 54
【考情分析】 54
【學習方法】 54
【知識結構】 54
【核心講義】 55
第一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55
一、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原則 55
二、形成控股合并的長期股權投資 55
三、不形成控股合并的長期股權投資 56
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57
一、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 57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 57
三、長期股權投資減值 58
第三節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及處置 59
一、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 59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59
第四節 合營安排 60
一、概念及合營安排的認定 60
二、合營安排的分類 61
三、重新評估 61
四、共同經營參與方的會計處理 62
五、合營企業參與方的會計處理 62
本章練習 63
第五章 固定資產 70
【考情分析】 70
【學習方法】 70
【知識結構】 70
【核心講義】 70
第一節 固定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70
一、固定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 70
二、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71
第二節 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73
一、固定資產折舊 73
二、固定資產后續支出 75
第三節 固定資產的處置 76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76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 76
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77
四、固定資產盤虧的會計處理 77
本章練習 78
第六章 無形資產 84
【考情分析】 84
【學習方法】 84
【知識結構】 84
【核心講義】 84
第一節 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84
一、無形資產的定義與特征 84
二、無形資產的內容 85
三、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85
四、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85
第二節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86
一、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 86
二、開發階段有關支出資本化的條件 87
三、內部開發的無形資產的計量 87
四、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 88
第三節 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89
一、無形資產后續計量的原則 89
二、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89
三、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89
第四節 無形資產的處置 90
一、無形資產的出售 90
二、無形資產的出租 90
三、無形資產的報廢 91
本章練習 91
第七章 投資性房地產 97
【考情分析】 97
【學習方法】 97
【知識結構】 97
【核心講義】 97
第一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特征與范圍 97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及特征 97
二、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98
第二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99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處理 99
二、與投資性房地產有關的后續支出 99
第三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 99
一、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99
二、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100
三、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的變更 101
第四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和處置 101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 101
二、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104
本章練習 104
第八章 資產減值 110
【考情分析】 110
【學習方法】 110
【知識結構】 110
【核心講義】 111
第一節 資產減值概述 111
一、資產減值的范圍 111
二、資產減值的跡象與測試 111
第二節 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 111
一、估計資產可收回金額的基本方法 111
二、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的估計 112
三、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的估計 112
第三節 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與計量 114
一、資產減值損失確認與計量的一般原則 114
二、資產減值損失的賬務處理 114
第四節 資產組的認定及減值處理 114
一、資產組的認定 114
二、資產組減值測試 115
三、總部資產的減值測試 115
第五節 商譽減值測試與處理 116
一、商譽減值測試的基本要求 116
二、商譽減值測試的方法與會計處理 116
本章練習 117
第九章 負債 124
【考情分析】 124
【學習方法】 124
【知識結構】 124
【核心講義】 124
第一節 流動負債 124
一、短期借款 124
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125
三、應付票據 126
四、應付及預收款項 126
五、應交稅費 126
六、應付利息 130
七、應付股利 130
八、其他應付款 131
第二節 非流動負債 131
一、長期借款 131
二、應付債券 132
三、長期應付款 134
本章練習 134
第十章 所有者權益 139
【考情分析】 139
【學習方法】 139
【知識結構】 139
【核心講義】 139
第一節 所有者權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139
一、權益工具與金融負債的區分 139
二、復合金融工具 140
三、所有者權益的分類 140
第二節 實收資本和其他權益工具 140
一、實收資本確認和計量的基本要求 140
二、實收資本增減變動的
會計處理 140
三、其他權益工具確認與計量及會計處理 142
第三節 資本公積和其他綜合收益 143
一、資本公積概述 143
二、資本公積的確認與計量 143
三、其他綜合收益的確認與計量及會計處理 145
第四節 留存收益 146
一、盈余公積 146
二、未分配利潤 147
本章練習 148
第十一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153
【考情分析】 153
【學習方法】 153
【知識結構】 153
【核心講義】 153
第一節 收入 153
一、收入的定義及其分類 153
二、銷售商品收入 154
三、提供勞務收入 155
四、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157
五、建造合同收入 158
第二節 費用 160
一、費用的確認 160
二、期間費用 160
第三節 利潤 161
一、利潤的構成 161
二、營業外收支的會計處理 162
三、本年利潤的會計處理 162
四、綜合收益總額 163
本章練習 163
第十二章 財務報告 168
【考情分析】 168
【學習方法】 168
【知識結構】 168
【核心講義】 169
第一節 財務報告概述 169
一、財務報表的定義和構成 169
二、財務報表列報的基本要求 169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170
一、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及結構 170
二、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允許抵消和不得相互抵消的要求 170
三、資產負債表的填列方法 171
四、資產和負債按流動性列報 172
第三節 利潤表 172
一、利潤表的內容及結構 172
二、利潤表的填列方法 172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173
一、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及結構 173
二、現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174
三、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及程序 175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176
一、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及結構 176
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填列方法 177
第六節 附注 177
一、附注的主要內容 177
二、分部報告 177
三、關聯方披露 179
四、金融工具的披露 181
第七節 中期財務報告 182
一、中期財務報告及其構成 182
二、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制要求 182
三、中期財務報告附注的
編制要求 183
本章練習 184
第十三章 職工薪酬 192
【考情分析】 192
【學習方法】 192
【知識結構】 192
第一節 職工和職工薪酬的范圍及分類 192
一、職工的概念 192
二、職工薪酬的概念及分類 193
第二節 短期薪酬的確認與計量 193
一、貨幣性短期薪酬 193
二、帶薪缺勤 194
三、短期利潤分享計劃 194
四、非貨幣性福利 194
第三節 離職后福利的確認與計量 194
一、設定提存計劃 194
二、設定受益計劃 195
第四節 辭退福利的確認與計量 195
第五節 其他長期福利的確認與計量 195
本章練習 196
第十四章 或有事項 199
【考情分析】 199
【學習方法】 199
【知識結構】 199
【核心講義】 199
第一節 或有事項概述 199
一、或有事項的概念和特征 199
二、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 200
第二節 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 200
一、或有事項的確認 200
二、預計負債的計量 200
三、對預計負債賬面價值的復核 202
第三節 或有事項會計的具體應用 202
一、未決訴訟或未決仲裁 202
二、債務擔保 202
三、產品質量保證 202
四、虧損合同 202
五、重組義務 202
第四節 或有事項的列報 203
一、預計負債的列報 203
二、或有負債的披露 203
三、或有資產的披露 204
本章練習 204
第十五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10
【考情分析】 210
【學習方法】 210
【知識結構】 210
【核心講義】 210
第一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210
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概念和認定標準 210
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項 211
第二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確認和計量 212
一、確認和計量原則 212
二、商業實質的判斷 212
第三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213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213
二、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213
三、涉及多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213
本章練習 214
第十六章 債務重組 222
【考情分析】 222
【學習方法】 222
【知識結構】 222
【核心講義】 222
第一節 債務重組的定義和重組方式 222
一、債務重組的定義 222
二、債務重組的方式 222
第二節 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223
一、以資產清償債務 223
二、債務轉為資本 225
三、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225
四、以上三種方式的組合方式 226
本章練習 227
第十七章 政府補助 235
【考情分析】 235
【學習方法】 235
【知識結構】 235
【核心講義】 235
第一節 政府補助概述 235
一、政府補助的定義及其特征 235
二、政府補助的主要形式 235
三、政府補助的分類 236
第二節 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237
一、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237
二、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238
本章練習 238
第十八章 借款費用 244
【考情分析】 244
【學習方法】 244
【知識結構】 244
【核心講義】 244
第一節 借款費用概述 244
一、借款費用的范圍 244
二、借款的范圍 244
三、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 245
第二節 借款費用的確認 245
一、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時點 245
二、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時間 245
三、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 245
第三節 借款費用的計量 245
一、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245
二、外幣專門借款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246
本章練習 246
第十九章 股份支付 253
【考情分析】 253
【學習方法】 253
【知識結構】 253
【核心講義】 253
第一節 股份支付概述 253
一、股份支付的四個主要環節 253
二、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類型 253
第二節 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 254
一、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原則 254
二、可行權條件的種類、處理和修改 255
三、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256
四、股份支付的處理 256
五、集團股份支付處理 258
本章練習 258
第二十章 所得稅 263
【考情分析】 263
【學習方法】 263
【知識結構】 263
【核心講義】 264
第一節 所得稅會計概述 264
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理論基礎 264
二、所得稅會計的一般程序 264
第二節 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暫時性差異 264
一、資產的計稅基礎 264
二、負債的計稅基礎 265
三、特殊交易或事項中產生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265
四、暫時性差異 266
第三節 遞延所得稅負債及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 266
一、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266
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267
三、特殊交易或事項中涉及遞延所得稅的確認 269
四、適用稅率變化對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影響 269
第四節 所得稅費用的確認與計量 269
一、當期所得稅 269
二、遞延所得稅 270
三、所得稅費用 270
四、所得稅的列報 270
本章練習 270
第二十一章 外幣折算 277
【考情分析】 277
【學習方法】 277
【知識結構】 277
【核心講義】 277
第一節 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277
一、記賬本位幣的定義 277
二、企業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277
三、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278
四、記賬本位幣變更的會計處理 278
第二節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278
一、外幣交易的核算程序 278
二、即期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279
三、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程序 279
第三節 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280
一、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的折算 280
二、境外經營的處置 281
本章練習 282
第二十二章 租賃 287
【考情分析】 287
【學習方法】 287
【知識結構】 287
【核心講義】 287
第一節 租賃概述 287
一、與租賃相關的定義 287
二、租賃的分類 288
第二節 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288
一、承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288
二、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289
第三節 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291
一、出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291
二、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292
第四節 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294
一、售后租回交易的定義 294
二、售后租回交易的
會計處理程序 294
本章練習 295
第二十三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302
【考情分析】 302
【學習方法】 302
【知識結構】 302
【核心講義】 302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302
一、會計政策概述 302
二、會計政策變更 303
三、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
變更的劃分 303
四、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304
五、會計政策變更的披露 305
第二節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305
一、會計估計概述 305
二、會計估計變更 305
三、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305
四、會計估計變更的披露 305
第三節 前期差錯及其更正 306
一、前期差錯概述 306
二、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306
三、前期差錯更正的披露 306
本章練習 306
第二十四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313
【考情分析】 313
【學習方法】 313
【知識結構】 313
【核心講義】 313
第一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概述 313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定義 313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期間 314
三、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內容 314
第二節 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315
一、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 315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315
第三節 非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316
一、非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 316
二、非調整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辦法 316
本章練習 317
第二十五章 企業合并 323
【考情分析】 323
【學習方法】 323
【知識結構】 323
【核心講義】 323
第一節 企業合并概述 323
一、企業合并的界定 323
二、企業合并的方式 323
三、企業合并類型的劃分 324
第二節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 324
一、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原則 324
二、會計處理 325
第三節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 326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原則 326
二、會計處理 326
三、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并 327
四、反向購買的處理 327
五、被購買方的會計處理 328
本章練習 329
第二十六章 合并財務報表 337
【考情分析】 337
【學習方法】 337
【知識結構】 337
【核心講義】 338
第一節 合并財務報表概述 338
一、合并財務報表的組成 338
二、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原則 339
第二節 合并范圍的確定 339
一、投資方對被投資方是否擁有權利 339
二、可變回報 339
三、權利與回報之間的聯系 339
四、實質代理人 340
五、對被投資方可分割部分(單獨主體)的控制 340
六、控制的持續評估 340
第三節 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前期準備事項及其程序 340
一、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前期準備事項 340
二、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程序 341
三、編制合并財務報表需要調整抵消的項目 341
第四節 長期股權投資與所有者權益的合并處理(同一控制下) 342
一、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合并日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342
二、直接投資及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合并日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342
三、合并財務報表的格式 344
第五節 長期股權投資與所有者權益的 合并處理(非同一控制下) 344
一、非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購買日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344
二、非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購買日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344
第六節 內部商品交易的抵消處理 345
一、內部銷售收入和內部銷售成本的抵消處理 345
二、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內部銷售商品的抵消處理 346
三、存貨跌價準備的抵消處理 346
第七節 內部債權債務的抵消處理 347
一、內部債權債務抵消概述 347
二、內部應收應付款項及其壞賬準備的抵消處理 347
三、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內部應收款項及其壞賬準備的抵消處理 348
第八節 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抵消處理 348
一、內部固定資產交易概述 348
二、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當期的抵消處理 348
三、內部交易固定資產取得后至處置前期間的抵消處理 350
四、內部交易固定資產清理期間的抵消處理 350
第九節 內部無形資產交易的抵消處理 351
一、內部無形資產交易當期的抵消處理 351
二、內部交易無形資產持有期間的抵消處理 351
三、內部無形資產交易攤銷完畢的期間的抵消處理 351
第十節 特殊交易在合并財務報表中的會計處理 352
一、追加投資的會計處理 352
二、處置對子公司投資的會計處理 353
三、因子公司少數股東增資導致母公司股權稀釋 354
四、交叉持股的合并處理 354
五、逆流交易的合并處理 354
六、其他特殊交易 354
第十一節 所得稅會計相關的抵消處理 354
一、所得稅會計概述 354
二、內部應收款項相關所得稅會計的抵消處理 354
三、內部交易存貨相關所得稅會計的抵消處理 355
四、內部交易固定資產等相關所得稅會計的抵消處理 355
第十二節 合并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356
一、合并現金流量表概述 356
二、編制合并現金流量表需要抵消的項目 356
本章練習 356
第二十七章 每股收益 362
【考情分析】 362
【學習方法】 362
【知識結構】 362
【核心講義】 362
第一節 每股收益概述 362
一、每股收益的概念 362
二、每股收益的分類 363
第二節 基本每股收益 363
一、分子的確定 363
二、分母的確定 363
第三節 稀釋每股收益 364
一、基本計算原則 364
二、可轉換公司債券 364
三、認股權證、股份期權 365
四、企業承諾將回購其股份的合同 365
五、多項潛在普通股 365
六、子公司、合營企業或聯營企業發行的潛在普通股 365
第四節 每股收益的列報 366
一、重新計算 366
二、列報 366
本章練習 367
第二十八章 公允價值計量 373
【考情分析】 373
【學習方法】 373
【知識結構】 373
【核心講義】 373
第一節 公允價值概述 373
一、公允價值的概念 373
二、主要市場和最有利市場 374
三、市場參與者 374
第二節 公允價值計量 374
一、公允價值的初始計量 374
二、估值技術 375
三、非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 377
四、負債和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 377
五、市場風險或信用風險可抵消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 378
本章練習 379
第三部分 歷年真題詳解
2014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真題詳解 385
2013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真題詳解 399
2012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A卷)真題詳解 415
2012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B卷)真題詳解 431
2011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真題詳解 445
2010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真題詳解 461
第四部分 模擬試題詳解
2015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模擬試題詳解(一) 481
2015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模擬試題詳解(二) 497
2015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會計”模擬試題詳解(三)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