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本書包括兩大方面:一是以技術分析和技術交易為內容框架;二是以技術交易經驗訣竅為主線,利用典型的實例將技術交易的精髓和A股的操盤盈利訣竅淋漓盡致地和盤托出。本書中包含著筆者數年來的經驗總結,將技術分析抽絲剝繭,把其中的要訣系統化地總結歸納成專題,把投資者從技術分析的汪洋大海中解脫出來,使其掌握分析的精髓。除了技術分析的訣竅外,筆者將系統化交易的原理應用于技術交易中,詳細闡述了盈利的原則,將枯燥的交易理念上升為交易的方法論。更為稀有的是,筆者將趨勢交易、逆勢交易、動量交易等近20種具體的高勝算交易策略(戰法)結合A股實例詳盡地進行了闡述,讀者從中掌握幾種交易策略則會大大提高選股和盈利的勝算。不僅如此,教給讀者技術選股的方法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本書將離場策略以及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策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這也是本書區別于市面上大多數書籍“只強調買,不教如何賣”的地方。
全書共分8章,內容包括技術分析要訣、趨勢、轉折、空間測量、時間測量、交易要訣、交易策略、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幫助讀者系統化地掌握技術分析和系統交易的精髓。
本書結構清晰,系統精要,文字簡練,操作技巧多,內容豐富,信息量極大,不僅適合一般的投資者用以提升技術分析水平和交易技能,也適合專業的交易人員作為研究參考。
序 言
一、對技術分析的正確觀念
市場中,有人對技術分析不屑一顧,有人對技術分析過度迷信,筆者認為二者都有所偏頗。技術分析是交易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輔助交易工具,它起到的是“摸著石頭過河”中石頭的作用。技術分析“有時準,有時不準”,有時準是因為技術分析建立在歷史數據基礎之上,如果人性不變,歷史就會重演。如果歷史會重演,技術分析就有用。有時不準是因為價格走勢是隨機的或者是混沌的,難以預測。技術分析最忌迷信,認為“這個指標到多少時,一定會怎么樣”的,通常下場很悲慘。
有許多交易者有這樣的經驗,在多頭走勢中許多看空的指標信號、在空頭走勢中許多看多的指標信號都失靈了,就以為指標或技術分析沒有意義。但在多頭趨勢中多數看多的指標信號,在空頭趨勢中許多看空的指標信號都很靈,這時他們就又迷惑了。你或許想放棄技術分析,不過,且慢,多數備受爭議和令人迷茫的地方往往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當指標或技術分析失靈的時候,你應該思考自己是否犯了“刻舟求劍”的錯誤,因為市場永遠是真實和正確的,當市場多空格局改變后,若還用市場格局未變之時的思維,勢必要接受市場的嚴酷洗禮。
二、知識武裝思維,行為改變命運
一位極杰出的投資者曾說:“如果我能每年精明0.5個百分點,我死的時候就是個天才。”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每天都能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一點點,那么我們不可能不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提升自己的交易水平,需要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理證;另一方面是教證。用科學的交易理念和知識武裝自己,務必要有一個科學的見地,沒有科學的交易見地,交易就像盲人走路,危險重重。提升對交易的認知,是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光有知識武裝自己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首先擯除內心封閉、倔強頑固、過度自信的習氣,否則無法進行開放式的兼收并蓄、提升自我。更重要的是在交易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打磨自己的心性。事實上,敢于及早認輸是交易中磨煉心性的第一步,這點和其他事業有很大的不同,千萬不要把搞實業的某些優良的品質——執著和固執用到交易上,在交易上我們需要水一樣的溫柔和善變。從根本上看,交易其實是一場人性的游戲,再高深的理論知識不去在實踐中將其烙印在你的心里,那么再科學有效的理論也僅僅停留在表面,正如堅固的冰經不起太陽的炙烤而變成水一樣,總之,真金白銀的交易實踐是真正提升水平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實踐才能更有效地改變你的交易行為,沒有交易行為的改變,成功的交易之路只是一道美麗虛幻的彩虹。
三、心中有多空,謀事在人;心中無多空,任運成就
心中有多空,是指心中要有明確的多空研判和對未來走勢的預估,但僅需停留在預估上,不要對走勢預估盲目自信和過度迷信技術分析,因為價格運行不依賴于你的預估,也不完全按人的邏輯軌跡運行,價格的走勢最終是由市場決定的。故技術分析、走勢預測的作用只能落實到制訂交易計劃上,其本質上是在心理上給予交易者一定信心支撐以消除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以及提供交易驅動力而已,至此別無他用,因為在交易的整個過程中,分析預測占的比重不超過30%。
心中無多空,有兩層含義。
一是交易你所看到的,而不是你所期望的。不要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去給走勢做出規劃,市場是永遠正確的,市場才是你的坐標,根據價格走勢去交易,不要盲目地去預測頂、底或價格行進過程。當下是什么走勢,就按什么策略去做,千萬不要想成為先知先覺的神,因為那樣反而會將你引入主觀交易的歧途。
二是在交易中,只根據價格走勢來制定交易策略和執行交易計劃即可,兩個動作:買入和賣出,其余時間是持有或觀望。只需要執行交易計劃,要拋棄走勢和事前預估不一致而導致的恐懼和僥幸心理,否則交易行為往往被這兩種心理所影響,從而導致形成不良的交易習慣,這是交易者最應規避的行為。交易結果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執行計劃是交易行為所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好的交易行為習慣和科學有效的交易計劃決定了最終的成功,不管市場漲跌如何,你將最終成就交易的輝煌業績。
四、關于本書
本書由《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的運營機構——北京千紅百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組織、金牌理財專家邊惠宗老師編寫。本書是邊老師多年的經驗積累和總結,旨在幫助更多在股市中默默無聞、收益甚少的股市初學者和錯失很多機會而沒能及時進場的老股民。關于本書贈送的《邊學邊做》一個月學習資料,需要讀者使用微信掃描右側的二維碼在手機中添加紅周刊的客戶端,在客戶端給您開設的個人賬戶選項的“優惠代碼”一欄中輸入我們的邀請碼,即可享受“投資專享”欄目中的“邊學邊做”理財專家獨家投資策略一個月的優惠。另外,在紅周刊的手機客戶端中每天簽到還會有意想不到的優惠哦!
目 錄CONTENTS
第1 章 技術分析
1.1 多空分析 2
1.1.1 N形突破 3
1.1.2 攻擊與抵抗 3
1.1.3 軋空與強軋空選股 4
1.1.4 強軋空及強追殺與波浪理論 6
1.1.5 正常與異常 6
1.2 多空力道 7
1.2.1 多空力道分析原理 7
1.2.2 多空力道分析 8
1.2.3 K線四價 9
1.3 動量分析 10
1.3.1 動量的表現形式 10
1.3.2 動量的量化 10
1.3.3 動量指標的應用 13
1.4 相對強度 24
1.4.1 相對強度的概念 24
1.4.2 相對強度的量化 24
1.5 市場廣度 27
1.6 量價關系 29
1.6.1 量價原理 29
1.6.2 量價配合 31
1.6.3 量價背離 33
第2 章 趨勢
2.1 趨勢原理 38
2.1.1 趨勢的定義 38
2.1.2 趨勢的規模 39
2.1.3 長期保護短期 40
2.2 確認趨勢的方法 40
2.2.1 趨勢線 40
2.2.2 內部趨勢線 44
2.2.3 速度阻力線 45
2.2.4 安德魯音叉線 47
2.3 均線 49
2.3.1 均線原理 49
2.3.2 格蘭維爾八大法則 50
2.3.3 MA與EMA 52
2.3.4 均線交叉點與支撐壓力關系 53
2.3.5 均線與趨勢力道 55
2.4 支撐與壓力 56
2.4.1 支撐與壓力原則 57
2.4.2 關鍵點 60
2.4.3 支撐與壓力的效用 61
2.5 波浪分析 63
2.5.1 波浪理論本質 64
2.5.2 波浪規則 65
2.5.3 浪形難點 66
2.5.4 修正浪的重點 68
2.5.5 上升推動浪的重點 70
2.5.6 波浪推演 71
2.5.7 重疊原理 73
第3 章 轉折
3.1 突破 78
3.1.1 突破的有效性 78
3.1.2 突破的策略 84
3.2 背離 85
3.2.1 背離原理 86
3.2.2 背離比較規則 87
3.2.3 背離模式 89
3.3 失敗擺動 91
3.3.1 看漲的失敗擺動 92
3.3.2 看跌的失敗擺動 93
3.4 趨勢反轉 94
3.4.1 末段吞噬法則 94
3.4.2 1-2-3法則 95
3.4.3 2B法則 98
3.5 形態與反轉 102
3.5.1 形態原理 102
3.5.2 形態的確認 103
3.5.3 形態與波浪 104
第4章 空間測量
4.1 N形測量 112
4.1.1 N形等幅測量 112
4.1.2 N形黃金比率倍幅測量 113
4.2 形態測量 115
4.2.1 形態測量原理 115
4.2.2 形態測量方式 116
4.3 價格黃金比率測量 117
4.3.1 黃金比率關系 118
4.3.2 修正目標測量 118
4.3.3 同向價格目標測量 119
4.3.4 反向價格目標測量 120
4.3.5 算術坐標與對數坐標 122
4.4 動量指標價格預測 125
4.4.1 RSI正負反轉目標測量 125
4.4.2 KD指標目標測量 128
4.5 江恩九方圖價格預測 130
4.6 公式法價格預測 134
4.6.1 平方根法 134
4.6.2 特殊比率法 137
第5 章 時間測量
5.1 時間周期 142
5.1.1 周期理論概念 142
5.1.2 周期原理 143
5.1.3 利用周期優化指標參數 144
5.2 交匯點時間窗 145
5.2.1 切線交匯點與時間窗 145
5.2.2 直角交匯點 145
5.2.3 斜線交匯點 148
5.3 時間序列 150
5.3.1 斐波那契序列 150
5.3.2 盧卡斯序列 152
5.4 時間黃金比率測量 153
5.4.1 修正時間黃金比率測量 154
5.4.2 同向與反向黃金比率測量 155
第6 章 交易要訣
6.1 交易原則 158
6.1.1 保全本金 158
6.1.2 小虧大賺 159
6.1.3 復利增長 162
6.2 交易心理 162
6.2.1 人性弱點 162
6.2.2 克服心理弱點 164
6.2.3 發揮心理積極面 166
6.3 交易系統 167
6.3.1 交易系統原理 167
6.3.2 交易系統設計 168
6.4 系統化交易 172
6.5 交易過程 175
第7 章 交易策略
7.1 趨勢策略 178
7.1.1 順勢順波 178
7.1.2 順勢逆波 185
7.2 多重時間架構策略 192
7.2.1 看長做短 193
7.2.2 三重過濾策略 194
7.3 動量策略 197
7.3.1 CCI指標突破策略 197
7.3.2 ROC & TR突破策略 200
7.4 突破策略 204
7.4.1 BOLL高動量突破策略 204
7.4.2 1.5ATR突破策略 207
7.4.3 20日價格和波動率突破策略 208
7.4.4 長窄箱體突破策略 210
7.5 逆勢策略 212
7.5.1 價格乖離策略 213
7.5.2 趕底下跳策略 215
7.5.3 CCI & RSI抄底策略 217
7.6 K線模式策略 219
7.6.1 晨星策略 220
7.6.2 日出線策略 222
7.6.3 陽多陰少策略 224
7.6.4 四連陽策略 226
第8 章 風險控制與資金管理
8.1 風險管理 232
8.1.1 風險的概念 232
8.1.2 風險控制與退出交易 233
8.1.3 止損的要領 234
8.1.4 止損的類型 236
8.2 資金管理 252
8.2.1 資金管理的概念 252
8.2.2 風險百分比資金管理策略 253
8.2.3 資金管理的2%原則 255
8.2.4 復合型持倉 256
8.2.5 不要向下攤平 256
8.2.6 金字塔型資金管理策略 257
8.2.7 什么位置加倉 259
8.2.8 等量資金管理策略 261
8.2.9 三分法資金管理策略 262
8.2.10 建倉規模與凱利公式 262
內 容 簡 介
本書包括兩大方面:一是以技術分析和技術交易為內容框架;二是以技術交易經驗訣竅為主線,利用典型的實例將技術交易的精髓和A股的操盤盈利訣竅淋漓盡致地和盤托出。本書中包含著筆者數年來的經驗總結,將技術分析抽絲剝繭,把其中的要訣系統化地總結歸納成專題,把投資者從技術分析的汪洋大海中解脫出來,使其掌握分析的精髓。除了技術分析的訣竅外,筆者將系統化交易的原理應用于技術交易中,詳細闡述了盈利的原則,將枯燥的交易理念上升為交易的方法論。更為稀有的是,筆者將趨勢交易、逆勢交易、動量交易等近20種具體的高勝算交易策略(戰法)結合A股實例詳盡地進行了闡述,讀者從中掌握幾種交易策略則會大大提高選股和盈利的勝算。不僅如此,教給讀者技術選股的方法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本書將離場策略以及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策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這也是本書區別于市面上大多數書籍“只強調買,不教如何賣”的地方。
全書共分8章,內容包括技術分析要訣、趨勢、轉折、空間測量、時間測量、交易要訣、交易策略、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幫助讀者系統化地掌握技術分析和系統交易的精髓。
本書結構清晰,系統精要,文字簡練,操作技巧多,內容豐富,信息量極大,不僅適合一般的投資者用以提升技術分析水平和交易技能,也適合專業的交易人員作為研究參考。
序 言
一、對技術分析的正確觀念
市場中,有人對技術分析不屑一顧,有人對技術分析過度迷信,筆者認為二者都有所偏頗。技術分析是交易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輔助交易工具,它起到的是“摸著石頭過河”中石頭的作用。技術分析“有時準,有時不準”,有時準是因為技術分析建立在歷史數據基礎之上,如果人性不變,歷史就會重演。如果歷史會重演,技術分析就有用。有時不準是因為價格走勢是隨機的或者是混沌的,難以預測。技術分析最忌迷信,認為“這個指標到多少時,一定會怎么樣”的,通常下場很悲慘。
有許多交易者有這樣的經驗,在多頭走勢中許多看空的指標信號、在空頭走勢中許多看多的指標信號都失靈了,就以為指標或技術分析沒有意義。但在多頭趨勢中多數看多的指標信號,在空頭趨勢中許多看空的指標信號都很靈,這時他們就又迷惑了。你或許想放棄技術分析,不過,且慢,多數備受爭議和令人迷茫的地方往往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當指標或技術分析失靈的時候,你應該思考自己是否犯了“刻舟求劍”的錯誤,因為市場永遠是真實和正確的,當市場多空格局改變后,若還用市場格局未變之時的思維,勢必要接受市場的嚴酷洗禮。
二、知識武裝思維,行為改變命運
一位極杰出的投資者曾說:“如果我能每年精明0.5個百分點,我死的時候就是個天才。”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每天都能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一點點,那么我們不可能不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提升自己的交易水平,需要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理證;另一方面是教證。用科學的交易理念和知識武裝自己,務必要有一個科學的見地,沒有科學的交易見地,交易就像盲人走路,危險重重。提升對交易的認知,是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光有知識武裝自己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首先擯除內心封閉、倔強頑固、過度自信的習氣,否則無法進行開放式的兼收并蓄、提升自我。更重要的是在交易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打磨自己的心性。事實上,敢于及早認輸是交易中磨煉心性的第一步,這點和其他事業有很大的不同,千萬不要把搞實業的某些優良的品質——執著和固執用到交易上,在交易上我們需要水一樣的溫柔和善變。從根本上看,交易其實是一場人性的游戲,再高深的理論知識不去在實踐中將其烙印在你的心里,那么再科學有效的理論也僅僅停留在表面,正如堅固的冰經不起太陽的炙烤而變成水一樣,總之,真金白銀的交易實踐是真正提升水平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實踐才能更有效地改變你的交易行為,沒有交易行為的改變,成功的交易之路只是一道美麗虛幻的彩虹。
三、心中有多空,謀事在人;心中無多空,任運成就
心中有多空,是指心中要有明確的多空研判和對未來走勢的預估,但僅需停留在預估上,不要對走勢預估盲目自信和過度迷信技術分析,因為價格運行不依賴于你的預估,也不完全按人的邏輯軌跡運行,價格的走勢最終是由市場決定的。故技術分析、走勢預測的作用只能落實到制訂交易計劃上,其本質上是在心理上給予交易者一定信心支撐以消除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以及提供交易驅動力而已,至此別無他用,因為在交易的整個過程中,分析預測占的比重不超過30%。
心中無多空,有兩層含義。
一是交易你所看到的,而不是你所期望的。不要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去給走勢做出規劃,市場是永遠正確的,市場才是你的坐標,根據價格走勢去交易,不要盲目地去預測頂、底或價格行進過程。當下是什么走勢,就按什么策略去做,千萬不要想成為先知先覺的神,因為那樣反而會將你引入主觀交易的歧途。
二是在交易中,只根據價格走勢來制定交易策略和執行交易計劃即可,兩個動作:買入和賣出,其余時間是持有或觀望。只需要執行交易計劃,要拋棄走勢和事前預估不一致而導致的恐懼和僥幸心理,否則交易行為往往被這兩種心理所影響,從而導致形成不良的交易習慣,這是交易者最應規避的行為。交易結果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執行計劃是交易行為所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好的交易行為習慣和科學有效的交易計劃決定了最終的成功,不管市場漲跌如何,你將最終成就交易的輝煌業績。
四、關于本書
本書由《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的運營機構——北京千紅百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組織、金牌理財專家邊惠宗老師編寫。本書是邊老師多年的經驗積累和總結,旨在幫助更多在股市中默默無聞、收益甚少的股市初學者和錯失很多機會而沒能及時進場的老股民。關于本書贈送的《邊學邊做》一個月學習資料,需要讀者使用微信掃描右側的二維碼在手機中添加紅周刊的客戶端,在客戶端給您開設的個人賬戶選項的“優惠代碼”一欄中輸入我們的邀請碼,即可享受“投資專享”欄目中的“邊學邊做”理財專家獨家投資策略一個月的優惠。另外,在紅周刊的手機客戶端中每天簽到還會有意想不到的優惠哦!
目 錄CONTENTS
第1 章 技術分析
1.1 多空分析 2
1.1.1 N形突破 3
1.1.2 攻擊與抵抗 3
1.1.3 軋空與強軋空選股 4
1.1.4 強軋空及強追殺與波浪理論 6
1.1.5 正常與異常 6
1.2 多空力道 7
1.2.1 多空力道分析原理 7
1.2.2 多空力道分析 8
1.2.3 K線四價 9
1.3 動量分析 10
1.3.1 動量的表現形式 10
1.3.2 動量的量化 10
1.3.3 動量指標的應用 13
1.4 相對強度 24
1.4.1 相對強度的概念 24
1.4.2 相對強度的量化 24
1.5 市場廣度 27
1.6 量價關系 29
1.6.1 量價原理 29
1.6.2 量價配合 31
1.6.3 量價背離 33
第2 章 趨勢
2.1 趨勢原理 38
2.1.1 趨勢的定義 38
2.1.2 趨勢的規模 39
2.1.3 長期保護短期 40
2.2 確認趨勢的方法 40
2.2.1 趨勢線 40
2.2.2 內部趨勢線 44
2.2.3 速度阻力線 45
2.2.4 安德魯音叉線 47
2.3 均線 49
2.3.1 均線原理 49
2.3.2 格蘭維爾八大法則 50
2.3.3 MA與EMA 52
2.3.4 均線交叉點與支撐壓力關系 53
2.3.5 均線與趨勢力道 55
2.4 支撐與壓力 56
2.4.1 支撐與壓力原則 57
2.4.2 關鍵點 60
2.4.3 支撐與壓力的效用 61
2.5 波浪分析 63
2.5.1 波浪理論本質 64
2.5.2 波浪規則 65
2.5.3 浪形難點 66
2.5.4 修正浪的重點 68
2.5.5 上升推動浪的重點 70
2.5.6 波浪推演 71
2.5.7 重疊原理 73
第3 章 轉折
3.1 突破 78
3.1.1 突破的有效性 78
3.1.2 突破的策略 84
3.2 背離 85
3.2.1 背離原理 86
3.2.2 背離比較規則 87
3.2.3 背離模式 89
3.3 失敗擺動 91
3.3.1 看漲的失敗擺動 92
3.3.2 看跌的失敗擺動 93
3.4 趨勢反轉 94
3.4.1 末段吞噬法則 94
3.4.2 1-2-3法則 95
3.4.3 2B法則 98
3.5 形態與反轉 102
3.5.1 形態原理 102
3.5.2 形態的確認 103
3.5.3 形態與波浪 104
第4章 空間測量
4.1 N形測量 112
4.1.1 N形等幅測量 112
4.1.2 N形黃金比率倍幅測量 113
4.2 形態測量 115
4.2.1 形態測量原理 115
4.2.2 形態測量方式 116
4.3 價格黃金比率測量 117
4.3.1 黃金比率關系 118
4.3.2 修正目標測量 118
4.3.3 同向價格目標測量 119
4.3.4 反向價格目標測量 120
4.3.5 算術坐標與對數坐標 122
4.4 動量指標價格預測 125
4.4.1 RSI正負反轉目標測量 125
4.4.2 KD指標目標測量 128
4.5 江恩九方圖價格預測 130
4.6 公式法價格預測 134
4.6.1 平方根法 134
4.6.2 特殊比率法 137
第5 章 時間測量
5.1 時間周期 142
5.1.1 周期理論概念 142
5.1.2 周期原理 143
5.1.3 利用周期優化指標參數 144
5.2 交匯點時間窗 145
5.2.1 切線交匯點與時間窗 145
5.2.2 直角交匯點 145
5.2.3 斜線交匯點 148
5.3 時間序列 150
5.3.1 斐波那契序列 150
5.3.2 盧卡斯序列 152
5.4 時間黃金比率測量 153
5.4.1 修正時間黃金比率測量 154
5.4.2 同向與反向黃金比率測量 155
第6 章 交易要訣
6.1 交易原則 158
6.1.1 保全本金 158
6.1.2 小虧大賺 159
6.1.3 復利增長 162
6.2 交易心理 162
6.2.1 人性弱點 162
6.2.2 克服心理弱點 164
6.2.3 發揮心理積極面 166
6.3 交易系統 167
6.3.1 交易系統原理 167
6.3.2 交易系統設計 168
6.4 系統化交易 172
6.5 交易過程 175
第7 章 交易策略
7.1 趨勢策略 178
7.1.1 順勢順波 178
7.1.2 順勢逆波 185
7.2 多重時間架構策略 192
7.2.1 看長做短 193
7.2.2 三重過濾策略 194
7.3 動量策略 197
7.3.1 CCI指標突破策略 197
7.3.2 ROC & TR突破策略 200
7.4 突破策略 204
7.4.1 BOLL高動量突破策略 204
7.4.2 1.5ATR突破策略 207
7.4.3 20日價格和波動率突破策略 208
7.4.4 長窄箱體突破策略 210
7.5 逆勢策略 212
7.5.1 價格乖離策略 213
7.5.2 趕底下跳策略 215
7.5.3 CCI & RSI抄底策略 217
7.6 K線模式策略 219
7.6.1 晨星策略 220
7.6.2 日出線策略 222
7.6.3 陽多陰少策略 224
7.6.4 四連陽策略 226
第8 章 風險控制與資金管理
8.1 風險管理 232
8.1.1 風險的概念 232
8.1.2 風險控制與退出交易 233
8.1.3 止損的要領 234
8.1.4 止損的類型 236
8.2 資金管理 252
8.2.1 資金管理的概念 252
8.2.2 風險百分比資金管理策略 253
8.2.3 資金管理的2%原則 255
8.2.4 復合型持倉 256
8.2.5 不要向下攤平 256
8.2.6 金字塔型資金管理策略 257
8.2.7 什么位置加倉 259
8.2.8 等量資金管理策略 261
8.2.9 三分法資金管理策略 262
8.2.10 建倉規模與凱利公式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