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和應用實踐經驗而編寫的一本計算機網絡技術教材。全書共分12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概述、數據通信基礎、網絡的體系結構和協議、局域網、廣域網與網絡互聯、Internet技術與Intranet、Internet應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網絡設計與布線、典型應用案例等。 本書以基礎理論—實用技術—實訓為主線組織編寫。每一章都設置了“小型案例實訓”,以便于讀者掌握本章的重點及提高實踐能力。本書最后兩章詳細分析了兩個網絡應用項目實例,旨在提高讀者的綜合應用能力。本書易學易用、注重能力,并對容易混淆的地方和實用性較強的內容進行了重點提示和講解。另外,本書配有電子教案,以方便教學。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本科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材,也可供計算機專業專科學生及廣大網絡愛好者學習使用。 前 言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并不斷發展的一門學科。它的理論發展和應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高新技術的發展水平,并成為反映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進程中,計算機網絡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了適應信息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計算機網絡”已不再只是計算機專業的重要課程,它也成為許多非計算機專業,如管理類、應用類等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 全書共分12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概述、數據通信基礎、網絡的體系結構和協議、局域網、廣域網與網絡互聯、Internet技術與Intranet、Internet應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網絡設計與布線、典型應用案例等。 本書本著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原則,在介紹適度理論的同時,每一章都設置了“小型案例實訓”,以便于讀者掌握本章的重點及提高實踐能力。本書最后兩章詳細分析了兩個網絡應用項目示例,包括規劃設計及管理維護的完整過程,便于讀者將前面所學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本書具有如下特色。 1. 定位準確 本書在滿足非計算機專業對于計算機網絡的理論范圍和深度要求的基礎上,以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術為核心進行內容組織,并配備實例進行說明,力求做到概念清晰、原理講述清楚,適合非計算機專業的本科學生使用。 2. 體系結構和內容有重要創新 本書以基礎理論—實用技術—實訓為主線組織編寫。全書內容新穎,既介紹成熟的理論與技術,也注重介紹網絡的新發展、新動向。 3. 理論與實踐并重 本書在重點闡述計算機網絡原理和技術的基礎上,比較詳細地介紹了一些計算機網絡的典型應用。例如我們在每一章都設置了實訓案例,以便于讀者提高實踐能力,并在最后兩章詳細討論了網吧系統和校園網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綜合應用前面所學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水平。 本書易學易用、注重能力,對易混淆的地方和實用性較強的內容進行了重點提示和講解。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本科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材,也可供計算機專業專科學生和廣大網絡愛好者學習使用。 本書由羅建航、崔丹、吳敏、楊萬扣任主編。在此要感謝何光明、陳海燕、王珊珊、周海霞、盧振俠、石雅琴、張華麗、陳莉萍、繆靜文、劉邦輝、張居曉、馬新兵等同志的關心和幫助。 限于作者水平,書中難免存在不當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聯系郵箱:iteditor@126.com。 編者 目 錄 第1章 計算機網絡概述 1 1.1 認識計算機網絡 1 1.2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和發展 1 1.2.1 聯機系統 2 1.2.2 計算機互聯網絡 2 1.2.3 標準化網絡 3 1.2.4 網絡互聯與高速網絡 4 1.3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4 1.4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6 1.5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8 1.6 本章小結 9 1.7 小型案例實訓 10 1.8 思考與練習 11 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 12 2.1 數據通信基礎知識 12 2.1.1 數據、信息和信號 12 2.1.2 通信系統模型 13 2.1.3 數據傳輸方式 13 2.1.4 物理信道的連接方式 15 2.1.5 并行通信與串行通信 16 2.1.6 數據通信方式 17 2.1.7 數據通信的主要技術指標 18 2.2 多路復用技術 19 2.2.1 頻分多路復用 19 2.2.2 時分多路復用 20 2.2.3 光波分多路復用 21 2.3 數據交換技術 23 2.3.1 線路交換 23 2.3.2 報文交換 24 2.3.3 分組交換 25 2.4 傳輸介質 27 2.4.1 雙絞線 27 2.4.2 同軸電纜 28 2.4.3 光纖 29 2.4.4 無線傳輸介質 30 2.5 本章小結 32 2.6 小型案例實訓 32 2.7 思考與練習 34 第3章 網絡的體系結構和協議 35 3.1 網絡的體系結構 35 3.1.1 網絡分層結構 35 3.1.2 網絡協議 36 3.1.3 網絡體系結構 36 3.2 ISO/OSI參考模型 36 3.2.1 分層通信 37 3.2.2 信息格式 38 3.2.3 物理層 39 3.2.4 數據鏈路層 40 3.2.5 網絡層 41 3.2.6 傳輸層 42 3.2.7 會話層 43 3.2.8 表示層 44 3.2.9 應用層 44 3.3 TCP/IP參考模型 45 3.3.1 TCP/IP的層次結構 45 3.3.2 TCP/IP協議集 46 3.4 兩種分層結構的比較 47 3.5 網絡協議 48 3.5.1 TCP/IP協議簇 48 3.5.2 IPv6協議 52 3.5.3 IPv6協議安裝 56 3.6 IP地址與子網掩碼 60 3.6.1 IP地址 60 3.6.2 子網的劃分 62 3.6.3 幾種特殊的IP地址形式 64 3.7 本章小結 65 3.8 小型案例實訓 65 3.8.1 網絡類別、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的識別 65 3.8.2 規劃IP地址 66 3.9 思考與練習 67 第4章 局域網 68 4.1 局域網概述 68 4.1.1 局域網的特點及類型 68 4.1.2 局域網的體系結構 69 4.1.3 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71 4.2 局域網組網 74 4.2.1 IEEE 802.3物理層標準 74 4.2.2 Ethernet網絡接口適配器 75 4.2.3 同軸電纜以太網組網方法 76 4.2.4 符合10Base-T標準的Ethernet組網方法 78 4.2.5 符合100Base-T標準的Ethernet組網方法 79 4.2.6 交換以太網組網方法 79 4.3 高速局域網 80 4.3.1 高速局域網研究基本方法 80 4.3.2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 81 4.3.3 快速以太網 82 4.3.4 千兆位以太網 83 4.4 虛擬局域網 84 4.4.1 虛擬局域網的基本概念 84 4.4.2 虛擬局域網的實現技術 84 4.4.3 虛擬局域網的優點 86 4.5 本章小結 87 4.6 小型案例實訓 87 4.7 思考與練習 88 第5章 廣域網與網絡互聯 90 5.1 廣域網技術 90 5.1.1 廣域網的概念 90 5.1.2 廣域網的類型 90 5.1.3 電話撥號網 91 5.1.4 X.25分組交換網 92 5.1.5 幀中繼網 94 5.1.6 DDN 96 5.1.7 ISDN 98 5.2 網絡互聯技術 100 5.2.1 網絡互聯概述 100 5.2.2 網絡互聯的層次結構 101 5.3 網絡互聯設備 102 5.3.1 中繼器 102 5.3.2 集線器 102 5.3.3 網橋 104 5.3.4 交換機 105 5.3.5 路由器 106 5.3.6 網關 108 5.4 本章小結 108 5.5 小型案例實訓 108 5.6 思考與練習 117 第6章 Internet技術與Intranet 118 6.1 Internet概述 118 6.1.1 什么是Internet 118 6.1.2 Internet的產生與發展 119 6.1.3 Internet在中國的發展 120 6.1.4 域名地址 121 6.2 接入Internet方式 124 6.2.1 LAN方式接入 124 6.2.2 電纜調制解調技術 125 6.2.3 光纖接入技術 126 6.2.4 無線接入技術 127 6.3 Internet的服務 128 6.3.1 Internet主要的信息服務 129 6.3.2 Internet的其他服務 130 6.4 Intranet網絡 131 6.4.1 Intranet 概述 131 6.4.2 Intranet的特點 132 6.4.3 Intranet的應用 133 6.5 本章小結 134 6.6 小型案例實訓 134 6.7 思考與練習 137 第7章 Internet應用 139 7.1 瀏覽WWW 139 7.1.1 WWW的基本概念 139 7.1.2 網頁設計與常用工具 140 7.1.3 網頁瀏覽器與管理 142 7.1.4 保存網頁的內容 145 7.2 信息查詢與搜索引擎 147 7.2.1 利用IE搜索信息 147 7.2.2 搜索引擎 147 7.3 電子郵件 148 7.3.1 電子郵件基礎知識 148 7.3.2 免費電子信箱 149 7.3.3 收發電子郵件 151 7.4 文件傳輸FTP 152 7.4.1 FTP簡介 153 7.4.2 文件傳輸軟件 154 7.4.3 使用IE上傳和下載文件 154 7.5 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 156 7.5.1 電子商務概述 156 7.5.2 電子商務基本框架與實現 158 7.5.3 電子政務 159 7.6 其他Internet應用 159 7.6.1 即時通信 159 7.6.2 微博 161 7.6.3 網絡電話 162 7.6.4 微信 163 7.6.5 網上學習與娛樂 164 7.7 本章小結 166 7.8 小型案例實訓 166 7.8.1 WWW瀏覽 166 7.8.2 搜索引擎 168 7.8.3 上傳與下載 169 7.8.4 微博使用 173 7.9 思考與練習 175 第8章 網絡操作系統 176 8.1 網絡操作系統概述 176 8.1.1 網絡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176 8.1.2 網絡操作系統的類型 177 8.1.3 網絡操作系統的功能 178 8.1.4 典型的網絡操作系統 179 8.2 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 180 8.2.1 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的發展與演變 180 8.2.2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 181 8.2.3 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統 184 8.2.4 活動目錄 185 8.2.5 IIS簡介 186 8.3 UNIX操作系統 187 8.3.1 UNIX操作系統的發展 187 8.3.2 UNIX操作系統的組成和特點 187 8.4 Linux操作系統 189 8.4.1 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 189 8.4.2 Linux操作系統的組成和特點 190 8.4.3 Linux的網絡功能配置 190 8.5 本章小結 194 8.6 小型案例實訓一 195 8.7 小型案例實訓二 202 8.7.1 配置WWW服務器 203 8.7.2 配置FTP服務器 209 8.8 思考與練習 212 第9章 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 213 9.1 網絡安全概述 213 9.1.1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定義 213 9.1.2 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 214 9.1.3 Internet網絡存在的安全缺陷 216 9.1.4 網絡安全體系結構 219 9.2 數據加密技術 223 9.2.1 私鑰密碼技術 223 9.2.2 公鑰密碼技術 225 9.2.3 數字簽名 227 9.3 防火墻技術 228 9.3.1 防火墻主要技術 228 9.3.2 防火墻分類 230 9.3.3 防火墻的功能、選擇標準和趨勢 233 9.4 計算機病毒 234 9.4.1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和特點 234 9.4.2 計算機病毒的發展史 235 9.4.3 計算機病毒的類型 236 9.4.4 計算機病毒的防護 237 9.5 計算機網絡管理與維護 238 9.5.1 網絡管理的定義和目標 238 9.5.2 網絡管理的基本功能 239 9.5.3 網絡管理模型 240 9.5.4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241 9.6 本章小結 243 9.7 小型案例實訓 243 9.7.1 360殺毒軟件的使用 243 9.7.2 瑞星防火墻的使用 245 9.8 思考與練習 248 第10章 網絡設計與布線 249 10.1 網絡規劃與設計的一般步驟 與原則 249 10.1.1 網絡規劃與設計的一般步驟 249 10.1.2 網絡規劃與設計的原則 249 10.2 網絡設計 250 10.2.1 網絡拓撲結構的設計 250 10.2.2 網絡硬件設備的選擇 251 10.2.3 網絡操作系統的選擇 252 10.3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 253 10.3.1 綜合布線系統概述 253 10.3.2 綜合布線系統標準 254 10.3.3 綜合布線系統組成 255 10.4 網絡測試 257 10.4.1 Ping命令的使用 257 10.4.2 Ipconfig/Winipcfg的使用 258 10.4.3 Netstat的使用 259 10.5 本章小結 260 10.6 小型案例實訓 260 10.7 思考與練習 265 第11章 一個典型應用案例──網吧 設計與管理 266 11.1 需求分析與系統目標 266 11.1.1 網絡設計原則 266 11.1.2 系統設計目標 267 11.2 網絡接入方式選擇 267 11.3 網絡結構設計 268 11.4 網絡主要設備與布線設計 269 11.4.1 網絡主要設備 269 11.4.2 布線設計 271 11.5 網絡與服務器配置 274 11.5.1 網絡的配置 274 11.5.2 電影服務器的配置 274 11.6 網吧管理 275 11.6.1 2012搖錢樹網吧計費管理 軟件的安裝 275 11.6.2 2012搖錢樹網吧計費管理 軟件的主要功能 276 11.7 本章小結 293 11.8 小型案例實訓 293 11.9 思考與練習 294 第12章 典型應用案例二──校園網 設計案例 295 12.1 用戶概況與需求分析 295 12.1.1 用戶概況 295 12.1.2 學校需求 296 12.2 校園網物理結構設計 297 12.2.1 總體架構設計 297 12.2.2 網絡結構設計 299 12.2.3 校園網內部結構設計 299 12.2.4 布線系統設計 301 12.3 網絡設備選型 301 12.3.1 確定交換機數量 302 12.3.2 核心交換機選型 303 12.3.3 匯聚層交換機選型 305 12.3.4 接入層交換機選型 306 12.3.5 路由器選型 307 12.3.6 防火墻選型 308 12.4 校園網邏輯結構設計 309 12.4.1 子網劃分的原則 309 12.4.2 子網劃分的方法 309 12.5 校園網應用系統設計 310 12.5.1 網絡管理 310 12.5.2 Internet應用 310 12.5.3 視頻點播 311 12.5.4 基于校園網的多媒體教學 系統 311 12.6 小型案例實訓 312 12.7 思考與練習 313 附錄A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網絡 技術考試大綱(2013年版) 314 附錄B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網絡 技術樣卷與答案解析 316 參考文獻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