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欧美丰满大屁股/性欧美极品xxxx欧美一区二区/男插女的下面免费视频夜色/美女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光臨本店     登錄 注冊   加入收藏
  •   
歡迎光臨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三事業部!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材 > 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 經濟管理類 > 證券投資理論與市場操作

瀏覽歷史

證券投資理論與市場操作

證券投資理論與市場操作

prev next

  • 商品貨號:2014041652
  • 所屬系列:高等院校財政金融專業應用型教材
    商品重量:0克
    作者:吳可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圖書書號/ISBN:9787302290148
    出版日期:2012.08
    開本:16
    圖書頁數:496
    圖書裝訂:平裝
    版次:1-1
    印張:31
    字數:751千字
  • 上架時間:2014-04-16
    商品點擊數:1075
  • 定價:¥46.00元
    本店售價:¥46.00元
    注冊用戶:¥46.00元
    vip:¥43.70元
    黃金等級:¥41.40元
    用戶評價: comment rank 5
  • 商品總價:
  •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商品附加資源

圖書簡介:
         本書系統、完整地介紹證券投資學的經典理論和市場操作技術方法,尤其是在內容結構安排上突出了證券投資實踐性強的特點。全書共十四章,前七章為市場操作篇,后七章為證券投資理論篇。其中第一~二章為證券市場概述與操作,主要包括開戶申購技巧,選股策略、風險規避技術、股市行話術語;牛市與熊市操盤策略、短線以及中長線投資技術與技巧等。第三~四章闡述證券投資工具的基本概念、類別以及收益風險特性,主要包括固定收益證券、權益證券以及投資基金等投資工具;第五章為證券投資基本分析,從國家、行業以及公司三個層面闡述公司股票價值的分析方法;第六、七章為證券投資技術分析,包括隨機漫步等5大技術分析原理,5種市場整理形態,7類價格反轉趨勢,16種常用分析指標以及40種K線組合形態趨勢判斷等內容。第八~十四章介紹了證券投資的經典理論方法,主要包括有效市場理論、證券估值理論、資本結構理論、投資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套利定價理論以及投資組合管理理論與方法等內容。每章前附有章前導讀、重點、難點提示、關鍵詞;章末列示了該章節的內容小結以及配套習題。
        本書屬于中級證券投資學學習教材,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經濟、金融類專業的本科學生、研究生的相關課程教材,也可供其他非經濟類本科學生及研究生選修學習使用。

前言

 
  證券投資學始終是高校的最熱門課程之一,它不僅是綜合性大學金融專業的一門必修核心課程,而且也是經濟學專業的學生經常選修的課程。證券從業人員逐年增加,加之證券從業人員必須持有證券從業資格證書,因此,相當一部分學生希望高校開設的證券投資學課程能以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為基礎,為今后參加資格認證考試做好準備。但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和大學生的就業信息反饋,目前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高校開設的證券投資學課程與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考試的內容相去甚遠,參加資格認證的考生所需知識需另行準備。因此,本書讀者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學習可以掌握證券市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市場操作型的投資者;另一類是需要系統、全面、深入了解證券投資理論和市場操作方法的在校學生和準備參加資格認證的從業人員。所以本書為前者提供了股票發行及發行定價,股票開戶申購與交易程序,如何選股,牛市與熊市操作策略,短線、中長線投資策略,如何跟蹤主力資金發現投資機會等概念知識和操作技能。同時,在市場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為后一部分人增加了證券投資經典理論方法的學習內容,如投資組合理論、CAPM、APT以及有效市場理論等。
  本書編者多年從事證券投資學的教學工作,撰寫本書過程中始終堅持教與學的換位思考:作為學習者,他們需要什么樣的市場知識?他們至少、應該、必須掌握哪些市場技術技巧?而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必要講授什么知識?如何實現“知識供給”與“知識需求”的有機對接?如何將枯燥的學術理論變成學習者的“營養大餐”?為體現這個換位思考,本書向讀者奉獻了“市場與市場操作、投資品個性分析、價值投資與投機分析、證券估值理論以及資產定價與組合管理”等五盤“投資大餐”。
  第一盤“大餐”——市場與市場操作,是本書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市場概述和市場操作。初來市場的投資者,無一例外心底忐忑,帶著好奇、僥幸與期盼,卻又滿腹疑惑:都說股市“九虧一賺”,這是真的嗎?如果這是真的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選擇“跳海”呢? “踏空”、“井噴”、“多翻空”、“空翻多”是什么意思啊?這報紙“股評”怎么一點都看不懂?本書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教你如何開戶申購,如何競價交易;為你解讀了多條股市行話術語;為你提供了多種選股策略,定制了多套風險規避的“護身符”;你會發現并感受熊市“短平快”的“狙擊戰”與牛市中“遍地開花”的“陣地戰”同等精彩與快樂;你還會領悟“以不變應萬變”的“股市真諦”——“股市八大真理”。
  第二盤“大餐”——投資品個性分析,由第三章和第四章組合“奉獻”。在那里我們仿佛來到“證券”超市:貨幣市場投資品、資本市場投資品;權益投資品、債務投資品;有風險投資品、無風險投資品以及風險中性投資品,林林總總應有盡有。務請按照其收益與風險的“個性”,精心挑選,“貨比三家(類)”。無論選擇單一品種還是單一品種的組合,或是在品種之間進行“混搭”,都取決于你對投資品“質地”的“感覺”,也即依賴于你的投資風險偏好。如果你是上班族,時間不夠,精力不足;又不諳股市規律與規則,想理財卻又忌諱“數字計算”,那么盡可選擇基金投資,它真的是省時、省力、省事。
  第三盤“大餐”——價值投資與投機分析,也即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由第五~八章共同完成。第五~七章的內容是學習者的“正餐”、“經典大餐”,是投資人的必修課。基本進行了國家、行業以及公司三個層面的分析,而重在公司管理與公司財務分析,但國家經濟發展環境、行業發展狀況的總體把握又是進行公司分析的前提和基礎。基本分析要解決的是中長線投資、價值投資的問題。
  技術分析包括圖表與指標分析,這部分將介紹隨機漫步等5大技術分析原理,6種市場整理形態,7類價格反轉趨勢,12種常用分析指標以及40種K線組合形態等,還包括趨勢線、壓力線以及支撐線等市場走勢辨識工具方法,共同研判市場的以下5個方面問題:①價格短期與中長期趨勢辨識;②最佳買點或賣點的確認?③下一個“次佳”買(賣)點在哪?④如何判斷市場是反轉還是在調整?⑤當前市場的持續預期?通讀本章,答案盡在其中!至此,應該找到“大餐”的感覺了吧?
  第八章給出了市場能否通過可能掌握的信息實現套利的條件。在強有效市場下,任何信息的掌握對套利而言都是徒勞的;在半強有效市場條件下,有可能通過內幕信息獲取超額利潤;而在一個弱有效市場下,還有可能通過公開信息以及內幕信息的優先掌握獲取超額利潤。而在上述三種有效市場的任何一種市場,企圖通過技術分析獲取穩定的超額利潤的努力都將是徒勞的。可見,在有效市場假設下,市場“有效性”的檢驗決定了第六章和第七章的技術分析的命運!請你“回味”:我們的證券市場“有效”嗎?
  第四盤“大餐”—— “證券估值理論與方法”,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內容。
  與一般商品上市交易一樣,金融產品也必須要有自己的“出廠價”才能上市交易。不僅如此,只有通過對金融產品的合理估值才能對被市場誤定的證券采取正確的市場策略,規避風險取得收益。無論是權益資產還是固定收益資產,只要這個產品是以“未來現金流”支付給投資者提供價值增值服務的,其定價的基本法則是:投資者未來獲得的所有現金流現值總和即為該金融產品的價值。這是證券估值模型的建模思想基礎。
  第十章所述及的資本結構理論不是直接討論證券估值方法為目的的。但是它提出了企業資本結構的變化是否會改變企業價值的問題。企業運作資金一部分來源于權益資本,一部分來源于債務資本,二者的比例改變是否會影響企業的價值呢?如果忽視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的性質差異,僅從貨幣的“使用價值”考慮,都是“money”,都可以用以購買機器設備或原料材料,那么一個可能的答案是:資本結構不會改變企業的現行價值。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第十章的MM理論和模型定會令你“茅塞頓開”。作為企業,MM理論有助于企業有意識地優化融資策略,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作為投資者,洞察、分析企業資本結構變化及其趨勢是把握企業投資價值,作出正確投資決策的重要方面。
  第五盤“大餐”——資產定價與組合管理,由第十一~十四章合力打造,共同完成。第十一章介紹了馬柯維茨的經典投資組合理論。該理論揭示了組合最優解存在于有效邊緣上:如果一個投資者能在有效邊緣上取得效用最大化,所對應的組合必是最優組合。這一精妙推論奠定了馬柯維茨組合模型構建基礎與尋優思路。而更為精彩的是,馬柯維茨首次發現了“分離定理”和“兩基金定理”。前者揭示了令人“炫目”的結論:所有人都將選擇相同的風險資產組合,即全市場組合;后者則說明只要確定兩個“好”的基金,按照你自己“感覺”的比例組合就可以得到你的“最優解”。前者免除了投資人大腦受累,只要按照全市場組合比例投資風險資產就可以了,不必再作“分析”了;后者將組合最優化的工作簡約、簡化到極致,理論與實踐在此似乎已達到“合一”的至高境界。
  第十二章介紹了資本資產定價(CAPM)模型與方法。與第九章證券估值以“未來現金流的現值和”方法完全不同,CAPM以“承擔風險,必須獲得風險補償”為定價思想,將任意證券的收益分為無風險收益與風險溢價兩個部分。無風險收益是確定的,無須再作估算,因此CAPM定價唯一要做的是如何測度風險溢價?首先討論了有效組合的收益與風險線性模型,這條直線被稱為資本市場線CML。由CML模型得到一個重要而驚人的發現:市場只對證券的系統風險實施獎勵,承受非系統風險不可能得到風險溢價。于是,對于任意證券組合(不一定是有效組合),威廉等人最終用?系數這把篩子將非系統風險“篩除”而將證券系統風險保留,建立了任意證券或組合的收益與系統風險因子?的關系,從而得到了證券市場線SML,而SML方程即為CAPM模型。這個模型不僅表達了決定證券期望與風險的定量關系,還可以用作“行業貼現率估算”,“權益資本成本測算”、“資產定價”,甚至替代“基本分析”作“選股”決策。投資者盡可“細嚼慢咽”這道“大菜”,必將回味無窮。
  APT理論以對CAPM模型的應用價值的批判為基礎,創新了資產套利定價的新思想:證券收益率可以由其影響因素的線性模型來決定。從此,定價模型被簡單化了,匪夷所思的期望、方差假定被釋放了,計算被簡化了,“套利”變成一件“簡單的事情”:套利機會存在與否、如何套利以及獲得多大套利利潤,都只需通過建立套利方程組便可得到解答。面對資產定價與套利、識別與求解等問題我們不會再“忐忑”不安了。
  第十四章介紹的內容是:對于已經構建的組合應該如何管理。隨著時間流逝,市場波動,組合可能不再是“最優”的了,因而對已建組合的“重組”和“調控”就顯得十分必要。資產組合管理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積極管理,二是消極管理。前者是指積極主動按照某種理論方法,運用指標、模型等工具,使偏離價值目標的組合回歸到“最優”上來;后者則是在構建組合之后,什么也不做,無所為而為之。我們似乎更有理由相信積極的組合管理能夠獲得更好的業績,但也沒有理由不相信消極管理也可以帶來好的市場效果。因為無論是采取消極管理還是積極管理都有大量的實證研究證明,它們二者都可能取得好的組合管理效果,差別只是“天時、地利與人和”罷了。對某些市場、某類資產以及某類資產持有人而言,可能積極管理是最好的選擇,而在另一些情況下投資者采取消極管理也許更為合適。
  感謝各位讀者來到證券投資“樂園”,盡享本書為您準備的五盤“投資大餐”,祝君學有所獲,學以致用,“金海拾貝”,早日實現金融投資致富之夢!
  本書教學安排:第一~七章適合專科學生閱讀與教學,講授32學時;本科生可選一、二,五~九,十一~十三章共10章,講授40學時;研究生可選第五~十四章共10章,講授40學時。
  本書由吳可編著,其間,田新時教授、劉海云教授、田映華副教授給予了多方面的寶貴建議和大力支持;闕躍輝、車青玲、楊燁清等幾位研究生對本書進行了校對并做出大量工作;經濟學院院、系各位領導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還借鑒和參考了相關的同門同類專著、教材和文獻資料。在此一并向對本書的出版給予支持幫助的各位表示由衷的感謝!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寫作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廣大師生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一章  證券投資市場概述 1
第一節  證券投資概述 2
一、什么是證券投資 2
二、證券投資的收益 4
三、證券投資的風險 5
四、風險偏好分析與測試 7
五、虛擬投資與實物投資 10
第二節  證券投資產品簡述 11
一、權益資產證券 11
二、固定收益證券 13
三、金融衍生證券 14
第三節  證券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 15
一、證券發行市場 15
二、證券交易市場 17
三、證券中介機構 20
第四節  我國證券板塊結構 21
一、主板市場發展簡述 21
二、中小板市場發展現狀與特征 25
三、創業板市場發展現狀與特征 26
四、三板市場 29
第五節  新股申購與證券交易機制 29
一、新股申購流程與申購技巧 29
二、二級市場交易流程 32
三、證券發行定價方法 34
四、交易價格形成機制 37
本章小結 41
思考與練習 41
第二章  證券市場操作策略 43
第一節  證券市場選股策略 44
一、買藍籌股 44
二、買低市盈率股 46
三、買高成長股 46
四、買政策股 47
五、買概念股 48
六、買超跌股 48
第二節  投資風險規避常用方法 49
一、分段獲利法 49
二、順勢投資法 49
三、賺10%計劃法 50
四、進三退一制勝法 50
五、加碼買進攤平法 51
第三節  牛市與熊市操作方式 51
一、牛市及其特征 51
二、熊市及其特征 52
三、牛市市場操作要點 53
四、熊市市場操作要點 54
第四節  證券投資短線操作策略 56
一、短線的概念及特征 56
二、短線選股標準 57
三、短線操作要點 58
四、短線看盤技巧 59
五、不同市場態勢的短線操作 61
第五節  證券投資中長線操作策略 62
一、中長線投資理念 62
二、中長線選股原則 64
三、中長線選股方法 64
第六節  散戶操盤策略 65
一、股市八大真理 65
二、炒股經典套路 66
三、工薪族炒股要則 67
第七節  莊家操盤策略 69
一、莊家操盤五部曲 69
二、莊家騙術識別 70
三、如何把握莊家的操作方向 71
第八節  股市術語與俗語 73
一、描述市場盤面的術語與俗語 73
二、描述市場態勢的術語與俗語 74
三、描述市場操作手法的術語與俗語 75
本章小結 76
思考與練習 77
第三章  證券投資工具的特性 79
第一節  貨幣市場投資工具 80
一、短期國債 80
二、可轉讓定期存單 81
三、商業票據 83
四、銀行承兌匯票 84
五、回購協議 85
六、歐洲美元 86
七、我國票據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 86
第二節  資本市場固定收益投資工具 90
一、中長期國債 90
二、聯邦機構債券 91
三、市政債券 92
四、公司債券與企業債券 94
五、可轉換債券 97
六、資產證券化債券 98
第三節  資本市場權益證券投資工具 104
一、普通股股票 104
二、優先股股票 107
三、投資基金 109
四、金融衍生證券 109
本章小結 109
思考與練習 110
第四章  投資基金操作策略 113
第一節  證券投資基金概述 114
一、投資基金基本概念 114
二、投資基金分類 115
三、美國投資基金發展簡介 120
四、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發展與現狀 121
第二節  投資基金性質與收益風險特征 123
一、股票基金 124
二、債券基金 129
三、貨幣基金 131
四、混合基金 133
五、保本基金 133
六、對沖基金 136
七、ETF基金 137
第三節  基金的申購、交易與贖回 139
一、開放式基金的認購、申購與贖回 139
二、封閉式基金的認購與交易 143
第四節  基金資產配置與優選基金策略 144
一、基金投資平衡原則 144
二、基金投資組合策略 145
三、基金資產配置理念 147
四、優選基金一般方法 148
本章小結 150
思考與練習 151
第五章  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 153
第一節  證券投資基本分析概述 154
一、什么是基本分析法 154
二、證券投資分析的必要性 155
三、基本分析的三個層面 155
第二節  證券投資宏觀環境分析 156
一、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分析 156
二、國民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158
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161
四、經濟發展周期與證券市場分析 164
第三節  證券投資的中觀分析
——行業分析 166
一、行業分析的必要性概述 166
二、行業增長的經濟周期性 167
三、行業的市場壟斷競爭性 169
四、行業成長生命周期特性 171
第四節  證券投資的微觀分析
——公司分析 175
一、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175
二、公司財務報表簡介 177
三、財務報表分析要點 182
四、財務報表比率分析法 183
五、公司經營分析案例 191
本章小結 196
思考與練習 197
第六章  技術分析理論與K線分析 199
第一節  技術分析概述 200
一、技術分析的概念 200
二、技術分析要素工具 201
三、技術分析方法分類 203
第二節  技術分析理論概述 204
一、隨機漫步理論 204
二、循環周期理論 204
三、道氏理論 206
四、波浪理論 208
五、相反理論 212
第三節  技術分析的圖形分析 213
一、K線基本形態 213
二、單日K線價格信息內涵 215
三、多K線組合信息分析 217
第四節  股價反轉形態辨識 223
一、頭肩頂(底)反轉形態 223
二、雙重頂(底)反轉形態 225
三、潛伏頂(底)反轉形態 227
四、單日(雙日)反轉形態 228
五、V形反轉形態 229
六、喇叭形反轉形態 230
七、島形反轉形態 231
第五節  股價整理形態辨識 232
一、三角形整理形態 233
二、楔形整理形態 235
三、矩形整理形態 237
四、旗形整理形態 238
五、蝶形整理形態 239
六、價格跳空缺口 240
第六節  趨勢線、支撐線、壓力線和價格軌道線 242
一、趨勢線 242
二、支撐線與壓力線 244
三、價格軌道線 245
本章小結 247
思考與練習 248
第七章  證券投資技術指標分析 249
第一節  技術指標分析方法概述 250
一、什么是技術指標 250
二、技術指標研判技術 251
三、技術指標分析的不足 251
第二節  技術分析常用指標 252
一、MA移動平均線 252
二、RSI相對強弱指數 254
三、KDJ隨機指數 256
四、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258
五、BIAS乖離率 260
六、OBV能量潮 261
第三節  結構復雜技術指標 262
一、人氣意愿指標(ARBR) 262
二、動向指數(DMI) 264
三、拋物線轉向(SAR) 267
第四節  大盤分析技術指標 269
一、騰落指數(ADL) 269
二、漲跌比率(ADR) 270
三、超買超賣線(OBOS) 272
本章小結 273
思考與練習 274
第八章  有效市場理論及市場異象 275
第一節  有效市場假說的概念 276
一、有效市場假說的產生 276
二、有效市場理論 277
三、有效市場理論的基本要點 277
第二節  市場有效性與有效市場分類 278
一、市場有效性 278
二、有效市場分類 278
三、有效市場分類的理論實踐意義 280
第三節  有效市場理論的檢驗 282
一、弱式有效市場的檢驗 282
二、半強式有效市場的檢驗 284
三、強式有效市場的檢驗 286
四、有效市場理論的啟示 287
第四節  證券市場EMH異象 289
一、EMH充分條件的質疑 289
二、整體市場中的異象 289
三、市場交易中的異象 290
四、市場定價中的異象 291
五、封閉式基金之謎 293
第五節  分形市場假說 293
一、分形市場理論的形成 293
二、分形市場假說的主要觀點 294
第六節  我國股市有效性檢驗研究綜述 295
一、我國股市尚未達到弱式有效 295
二、我國股市已達到弱式有效 295
三、改善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的路徑 296
本章小結 296
思考與練習 297
第九章  證券估值理論與方法 299
第一節  固定收益證券估值 300
一、債券價值模型 300
二、債券估值要素 302
三、馬爾基爾定律 304
四、債券收益計算 307
五、債券風險分析 313
第二節  債券的利率期限結構 317
一、資本風險和收入風險 317
二、利率期限結構和收益率曲線 318
三、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319
四、收益率曲線作圖 323
第三節  股票估值理論方法 327
一、紅利現金流折現模型 327
二、市盈率比率估值模型 331
三、多階段紅利折現模型 333
四、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 338
本章小結 340
思考與練習 341
第十章  資本結構理論與實證 343
第一節  早期資本結構理論 344
一、資本結構理論 344
二、凈收益理論 345
三、凈經營收益理論 347
四、傳統折中理論 348
第二節  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的發展 350
一、現代資本結構理論 350
二、新現代資本結構理論 359
三、資本結構理論的意義與局限性 361
第三節  資本結構動態權衡理論實證研究 362
一、目標資本結構的重要性實證 362
二、資本結構調整成本的阻礙效應實證 364
三、資本結構調整的不對稱性實證 366
本章小結 367
思考與練習 368
第十一章  投資組合原理與方法 369
第一節  證券投資組合概述 370
一、投資組合基本概念 370
二、馬柯維茨投資組合思想 371
三、證券組合風險分散分析 373
四、投資組合理論的研究發展 375
第二節  有效集與組合最優化思路 376
一、證券組合的可行域 376
二、證券組合最小方差集 378
三、馬柯維茨組合有效集 379
四、線性有效邊緣與分離定理 379
五、兩基金定理與單基金定理 381
六、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最優組合 382
第三節  證券組合最優化模型 385
一、兩種證券組合優化 385
二、N種證券組合允許賣空基本模型 387
三、限制賣空證券組合模型 389
第四節  證券投資組合模型最優解 389
一、組合最優解的虛擬無差異曲線方法 389
二、基本組合最優解的虛擬無差異曲線法 390
三、存在無風險證券的基本組合最優解 391
四、非賣空條件下最優組合求解 392
五、風險型和保守型組合最優化改進方法 392
第五節  投資組合理論實證概述 394
一、基于交易費用和流動性的投資組合研究 394
二、基于風格投資的投資組合研究 395
三、基于連續時間的長期投資組合研究 395
四、基于VaR的投資組合研究 396
本章小結 397
思考與練習 398
第十二章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及應用 401
第一節  資本資產定價基本內涵 402
一、CAPM的產生及概念 402
二、CAPM的意義 403
三、CAPM應用概述 403
四、CAPM的評價 405
第二節  CAPM推導 405
一、CAPM的假設 405
二、最優的市場組合 406
三、資本市場線 407
四、證券市場線 410
五、β系數的含義 414
六、CAPM的實踐意義 415
第三節  CAPM特征線模型 416
一、證券特征線:證券與市場組合關聯模型 416
二、基于CAPM的特征線 417
三、系數:實際期望與CAPM定價偏差 418
四、有效組合與無效組合風險比較 419
第四節  CAPM的應用 420
一、資產定價 421
二、績效評價 422
三、基于?域的證券組合 425
本章小結 426
思考與練習 427
第十三章  套利定價理論及應用 429
第一節  因素模型與最優組合 430
一、單因素模型 430
二、單因素模型的期望與方差 431
三、多因素模型的期望與方差 432
四、純因素模型 433
五、基于因素模型的資產組合最優化 434
六、因素模型的計算優勢與信息失真 435
第二節  套利原理與套利組合 435
一、套利原理與因素模型 436
二、套利組合方程 436
三、套利組合性質 437
第三節  套利定價模型與CAPM比較 438
一、套利機會存在性分析 438
二、單因素套利定價模型 439
三、多因素套利定價模型 441
四、套利定價模型的應用 441
五、APT與CAPM的一致性 442
本章小結 443
思考與練習 444
第十四章  投資組合的管理理論與方法 447
第一節  權益資產組合管理 448
一、消極管理權益資產組合 448
二、積極管理權益資產組合 449
三、風格差異資產組合管理 453
第二節  債券資產組合管理 457
一、債券組合管理的久期原理 457
二、債券組合管理的凸性原理 460
三、債券組合的久期與凸性免疫策略 462
四、消極與積極的債券組合管理策略 464
第三節  投資組合業績衡量與評估 466
一、資產組合收益率計算比較 466
二、資產組合風險量度的選擇 469
三、夏普業績評估法 470
四、特納業績評估法 472
五、詹森業績評估法 473
第四節  基金選擇能力與債券業績評價 474
一、基金市場股票選擇能力 474
二、基金市場時機選擇能力 476
三、債券組合業績評估 477
本章小結 479
思考與練習 480
參考文獻 482
  
  
  
  
  
  
  
  
  
  
  
  
  
  
  
  
  

  
  
  
  
  
  
  

  
  
  
  
  
  
  
  
  

  
  
  
 

商品標簽

購買記錄(近期成交數量0)

還沒有人購買過此商品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用戶評論(共0條評論)

  • 暫時還沒有任何用戶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用戶名: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