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網技術是當前社會生活和學習的主流之一,如何進行有效的組網是其中的重點。本書就是從為什么組網、如何組網和組網后能做什么3個角度來組織內容,并充分體現了作者在進行組網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為讀者的學習和提高提供良好的參考素材。 本書在選材上突破了單純講解理論的模式,主要根據工程實踐的要求和流程安排內容,突出培養實際動手能力。不但提供網絡環境信息,而且介紹大量安裝實踐經驗。在關鍵部位或者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了詳細說明,并對容易混淆的內容進行了比較分析。 本書內容涉及到網絡與局域網、局域網類型與組成、硬件選擇與軟件系統、TCP/IP協議、網卡的安裝與配置、網線的制作、計算機間的互聯、對等網與客戶機/服務器連接、Linux與Netware的硬件組網與故障排除、無線網、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的資源共享和使用,以及網絡打印機的安裝、配置、打印和管理,網絡管理與安全,綜合布線的要點、標準、組成、等級和設計施工,網絡設計的工程實例等。 全書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踐性的特點,使用戶在學習后可以切實掌握組網技術。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書中的內容。 本書主要讀者對象為網絡工程師,也適合計算機、通信、自控和有關專業的科技人員和高校師生閱讀。第1章 網絡基礎知識 1
1.1 網絡的方便性 1
1.1.1 共享文件(夾) 1
1.1.2 共享移動存儲器 2
1.1.3 共享打印機 3
1.1.4 共享Internet連接 4
1.1.5 信息交流 5
1.1.6 網絡游戲和教育 6
1.2 網絡概述 6
1.2.1 網絡的發展概況 6
1.2.2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7
1.3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和分類 8
1.3.1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8
1.3.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0
1.3.3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12
1.3.4 相關概念 14
1.4 網絡組織模型和模式 14
1.4.1 網絡組織模型 14
1.4.2 網絡模式 15
1.5 網絡的體系結構和OSI參考模型 16
第2章 局域網及其技術 19
2.1 局域網及其作用 19
2.1.1 局域網的概念 19
2.1.2 局域網的主要特點 20
2.1.3 局域網標準 20
2.1.4 局域網的分類 22
2.1.5 局域網的應用 22
2.2 局域網技術 23
2.2.1 CSMA/CD訪問原理 23
2.2.2 令牌總線訪問原理 24
2.2.3 令牌環介質存取方法 25
2.3 局域網拓撲結構 25
2.3.1 總線型拓撲結構 26
2.3.2 環型拓撲結構 27
2.3.3 星型拓撲結構 28
2.3.4 其他拓撲結構 30
2.3.5 確定拓撲結構 32
2.4 兩種重要的局域網 32
2.4.1 高速局域網 32
2.4.2 虛擬局域網技術 36
第3章 網絡系統組成和傳輸介質 41
3.1 網絡的基本邏輯組成 41
3.1.1 資源子網 41
3.1.2 通信子網 42
3.2 計算機網絡的系統硬件組成 42
3.2.1 資源 43
3.2.2 網絡工作站 43
3.2.3 服務器 44
3.2.4 客戶機 45
3.2.5 傳輸介質 46
3.2.6 網絡適配器 46
3.2.7 中繼器和集線器 46
3.2.8 路由器 48
3.2.9 網橋 49
3.2.10 調制解調器 49
3.2.11 交換機 50
3.2.12 網關 51
3.2.13 幾種互聯設備的比較 51
3.3 網絡軟件系統 52
3.3.1 局域網操作系統 52
3.3.2 網絡應用軟件 53
3.3.3 網絡協議 53
3.4 傳輸介質及選擇 54
3.4.1 雙絞線 54
3.4.2 同軸電纜 55
3.4.3 光纖 57
3.4.4 無線介質 59
3.4.5 幾種介質的安全性比較 61
第4章 TCP/IP協議和IP地址 62
4.1 協議的基本概念 62
4.1.1 什么是協議 62
4.1.2 協議的分類 62
4.1.3 協議的特性 63
4.1.4 協議的功能 63
4.1.5 NetBEUI協議 63
4.1.6 IPX/SPX協議 64
4.2 IP地址 67
4.2.1 什么是IP地址 67
4.2.2 識別IP地址 68
4.2.3 IP地址的特殊情況 69
4.2.4 子網掩碼 70
4.2.5 子網的劃分 70
4.2.6 子網規劃 72
4.2.7 子網掩碼的表示方法 72
4.2.8 IP地址的組織分配 73
4.2.9 IP地址的分配方法 74
4.2.10 域名的概念 74
4.3 TCP/IP的實現 75
4.3.1 TCP/IP的發展概況 75
4.3.2 TCP/IP的層次結構 75
4.3.3 TCP/IP的實現過程 77
4.3.4 IP實現機制 78
4.3.5 TCP的具體實現 84
4.4 TCP/IP協議簇 88
4.4.1 TCP/IP協議簇中的
其他協議 88
4.4.2 TCP/IP提供的服務 90
第5章 網卡的安裝及配置 93
5.1 網卡的分類和選購 93
5.1.1 按接口方式分類 93
5.1.2 按總線類型分類 95
5.1.3 按傳輸速度分類 97
5.1.4 多功能網卡 98
5.1.5 網卡的選購 98
5.2 網卡的安裝和設置 100
5.2.1 安裝網卡 100
5.2.2 安裝驅動程序 102
5.2.3 安裝客戶端程序 105
5.2.4 安裝網絡協議 106
5.2.5 設置主網絡登錄 107
5.2.6 設置網絡標識 107
5.2.7 設置訪問控制 107
5.3 網卡調試 108
5.3.1 檢查網卡故障 108
5.3.2 解決網卡資源沖突 110
第6章 簡單局域網連接 112
6.1 雙機互聯的方式 112
6.1.1 直接電纜連接 112
6.1.2 使用雙絞線或同軸
電纜連接 113
6.1.3 紅外線傳輸 114
6.2 直接電纜連接 115
6.2.1 準備工作 115
6.2.2 連接方法 116
6.3 雙絞線或同軸電纜連接 119
6.3.1 同軸電纜的制作和連接 119
6.3.2 雙絞線的制作與連接 121
6.4 對等網 125
6.4.1 對等網的實現條件 126
6.4.2 對等網的優缺點 127
6.4.3 對等網的實現方法 129
6.4.4 Windows 2000與Windows 98
的對等連接 136
第7章 客戶機/服務器網絡簡介 137
7.1 基于Windows NT組建的 客戶機/服務器網絡 137
7.1.1 客戶機/服務器網絡
的概念 137
7.1.2 操作系統對網絡
模型的支持 137
7.1.3 Windows 2000 Server
網與對等網的區別 138
7.1.4 客戶機/服務器
網絡的特性 138
7.1.5 客戶機/服務器
網絡的優點 139
7.2 網絡操作系統的功能 139
7.2.1 工作站網絡操作
系統的功能 140
7.2.2 服務器網絡操作
系統的功能 141
第8章 無線局域網 142
8.1 無線局域網概述 142
8.1.1 無線局域網的優勢 143
8.1.2 無線局域網的應用領域 143
8.2 無線局域網技術 144
8.2.1 無線局域網的標準 144
8.2.2 無線局域網傳輸方式 148
8.2.3 無線局域網拓撲結構 149
8.2.4 無線局域網的安全問題 151
8.3 無線局域網方案選擇 151
8.3.1 無線局域網的規模
和覆蓋范圍 151
8.3.2 典型的無線局域網方案 152
第9章 其他操作系統的局域網 154
9.1 NetWare組網 154
9.1.1 NetWare概況 154
9.1.2 NetWare的優缺點 155
9.1.3 NetWare服務器硬件 156
9.1.4 安裝和配置NetWare
服務器 158
9.1.5 NetWare 管理工具 162
9.1.6 Novell與其他操作
系統的互聯 164
9.1.7 Windows與NetWare 網絡的互聯 165
9.1.8 通過Windows 2000訪問 NetWare網絡 167
9.2 Linux組建局域網 167
9.2.1 Linux簡介 168
9.2.2 硬件的選擇和安裝 171
9.2.3 配置局域網 171
9.2.4 配置Nameserver 規范 172
9.2.5 設置主機名搜索路徑 172
9.2.6 設置本地文件 173
9.2.7 測試局域網 173
9.2.8 故障排除 174
第10章 網絡資源共享 176
10.1 有關共享的兩個問題 176
10.1.1 為什么要共享 176
10.1.2 訪問權限問題 176
10.2 Windows 98計算機的資源共享 177
10.2.1 在Windows 98計算機 中設置共享資源 178
10.2.2 關于共享驅動器 181
10.2.3 訪問網絡上的共享資源 182
10.3 Windows 2000計算機的
資源共享 186
10.3.1 Windows 2000中的
共享權限 187
10.3.2 Windows 2000的
特殊共享 187
10.3.3 設置本機共享資源 188
10.3.4 訪問共享資源 190
10.3.5 映射網絡驅動器 193
10.4 Windows XP——帶動新時代 194
第11章 實現網絡打印 197
11.1 安裝本地打印機 197
11.2 設置共享打印機 201
11.3 安裝網絡打印機 202
11.3.1 使用【添加打印機向導】
安裝 202
11.3.2 通過【網上鄰居】安裝 204
11.4 設置網絡打印機 205
11.4.1 設置基本選項 206
11.4.2 設置網絡打印機屬性 206
11.5 管理網絡打印 207
11.5.1 打印隊列的概念 207
11.5.2 查看打印機狀態 207
11.5.3 暫停打印 208
11.5.4 清除打印文檔 208
11.5.5 重新排列打印隊列 209
11.6 在Windows 2000中使用
網絡打印機 209
11.7 打印故障及排除 211
第12章 局域網管理和安全 213
12.1 網絡管理 213
12.1.1 網絡管理基礎 213
12.1.2 網絡管理任務 214
12.2 網絡安全 217
12.2.1 危害網絡安全的因素 217
12.2.2 網絡安全的定義及對策 219
12.2.3 普通用戶的安全防護 223
12.2.4 上網防范措施 225
第13章 綜合布線系統 228
13.1 綜合布線概述 228
13.1.1 綜合布線的概念 229
13.1.2 綜合布線的必要性 229
13.1.3 綜合布線的組成 229
13.1.4 綜合布線運用于
哪些建筑 231
13.1.5 綜合布線系統的優點 232
13.1.6 綜合布線系統的
適用范圍 233
13.1.7 綜合布線系統的
設計要點 233
13.2 綜合布線系統標準 234
13.2.1 綜合布線系統標準 234
13.2.2 綜合布線標準要點 235
13.3 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等級 236
13.3.1 最低型綜合布線系統 236
13.3.2 基本型綜合布線系統 236
13.3.3 綜合型綜合布線系統 237
13.4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237
13.4.1 工作區子系統 238
13.4.2 水平子系統 239
13.4.3 垂直干線子系統 241
13.4.4 管理子系統 242
13.4.5 設備間子系統 244
13.4.6 建筑群子系統的設計 246
13.5 綜合布線工程的設計、施工
和驗收 248
13.5.1 綜合布線工程設計 248
13.5.2 綜合布線工程的施工
和驗收 249
13.6 綜合布線系統和智能化建筑 249
13.6.1 綜合布線系統的發展概況 249
13.6.2 智能化建筑的定義和
基本功能 250
13.6.3 智能化建筑與綜合布線
系統的關系 250
第14章 案例分析——建設中 學校園網 252
14.1 校園網方案建議書樣例 252
14.1.1 項目概述 252
14.1.2 設計目標 253
14.1.3 設計原則 253
14.1.4 網絡系統設計方案 254
14.1.5 服務器系統方案設計 263
14.1.6 應用軟件設計 265
14.1.7 綜合布線系統 266
14.2 綜合布線系統文檔樣例 272
14.2.1 綜合布線信息點分布
平面圖 272
14.2.2 綜合布線系統配線
架標識編號表 272
14.2.3 綜合布線信息點測試
數據報告 273
14.3 驗收報告樣例 274
14.3.1 網絡驗收部分 274
14.3.2 網管驗收部分 276
14.3.3 項目驗收總結 276
14.4 附錄 277
附錄 常見組網問題及解決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