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是市場經濟的法律,是我國法律體系中一部重要的法律。民法是權利法,是對民事權利的確認和保護,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的人際關系和權利體系。民法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實務性強,是法學專業必修的核心課程之一,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門法律課。本書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力求做到體例新、資料新。 本書在結合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擔保法》、《繼承法》等民事立法與司法實踐及法學教育研究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民法》的基本原理、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債權、合同、人身權、繼承權及民事責任。 本書適合于大學本科院校經濟管理(財經)類專業、本(專)科法學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作為高等職業學院和其他法學培訓使用,還可作為在職人員提高民法知識與運用能力的自學用書。第一編 民 法 總 論
第一章 民法概述 1
第一節 民法的概念、特點和調整對象 2
一、民法的概念 2
二、民法的特點 3
三、民法的調整對象 5
第二節 民法淵源 8
一、民法淵源的概念 8
二、民法淵源的種類 8
第三節 民法的適用范圍 11
一、民法對主體的效力 11
二、民法在空間上的效力 11
三、民法在時間上的效力 12
課后練習 13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則 14
第一節 民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15
一、民法基本原則的概念 15
二、民法基本原則的特征 15
三、民法基本原則的功能 16
四、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16
第二節 民法的各項基本原則 17
一、平等原則 17
二、意思自治原則 18
三、公平原則 19
四、誠實信用原則 21
五、公序良俗原則 22
課后練習 23
第三章 民事法律關系 24
第一節 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25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25
二、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征 25
三、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 26
第二節 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28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 28
二、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 28
三、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32
四、民事責任 35
第三節 民事法律事實 37
一、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特征 37
二、民事法律事實的分類 38
三、民事法律事實的構成 39
課后練習 39
第四章 自然人 41
第一節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 42
一、自然人與公民 42
二、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概念 42
三、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特征 43
四、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開始 44
五、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終止 45
第二節 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 46
一、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概念 46
二、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特征 46
三、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種類 46
四、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 可以單獨實施的行為 48
五、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宣告 49
六、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終止 50
第三節 監護 50
一、監護的概念 50
二、監護的特征 50
三、設立監護的目的 51
四、監護的設立 51
五、未成年人的監護 51
六、精神病人的監護 53
七、監護人的職責 54
八、監護人的更換、撤換 55
九、監護的終止 56
第四節 自然人的戶籍和住所 56
一、戶籍和身份證 56
二、住所的含義 57
三、住所的法律意義 57
四、住所的確定 57
第五節 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58
一、宣告失蹤 58
二、宣告死亡 60
第六節 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 62
一、個體工商戶 63
二、農村承包經營戶 64
三、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 經營戶的財產責任 65
課后練習 65
第五章 法人 67
第一節 法人概述 68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68
二、法人的本質 69
三、法人的分類 71
第二節 法人的成立 74
一、法人設立與法人成立的關系 74
二、法人成立的程序 75
第三節 法人的能力 78
一、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78
二、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80
三、法人的民事責任能力 80
四、法人人格否認制度 81
第四節 法人的機關 82
一、法人機關概述 82
二、法人機關的構成及法定 代表人 83
三、法人機關與法人的關系 84
第五節 法人的變更和終止 84
一、法人的變更 84
二、法人的終止 86
課后練習 87
第六章 合伙 89
第一節 合伙概述 90
一、合伙的概念與特征 90
二、合伙的法律地位 92
第二節 合伙的成立 93
一、 合伙成立的實質要件 93
二、合伙成立的形式要件 96
第三節 合伙財產關系 96
一、合伙財產的概念 96
二、合伙財產的歸屬 97
三、合伙財產的管理和使用 98
第四節 合伙事務的執行 98
一、合伙事務執行人 98
二、合伙事務執行人的權利 與義務 99
三、合伙事務的監督 100
四、全體合伙人同意的合伙事務 執行與善意第三人 100
第五節 入伙、退伙與合伙的解散、 清算 101
一、入伙 101
二、退伙 102
三、合伙的解散、清算 104
課后練習 105
第七章 民事法律行為 107
第一節 民事法律行為概述 108
一、民事法律行為概念和特征 108
二、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110
三、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 114
第二節 民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 116
一、民事行為的成立 116
二、民事行為的生效 117
三、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 118
第三節 意思表示 119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及構成要素 119
二、意思表示的分類 119
三、意思與表示不一致 121
四、意思表示不自由 122
第四節 效力有瑕疵的民事行為 124
一、無效的民事行為 124
二、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126
三、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 129
四、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的 法律后果 131
第五節 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限制 132
一、附條件的法律行為 132
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135
課后練習 137
第八章 代理 140
第一節 代理概述 141
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141
二、代理與類似制度比較 143
三、代理的適用范圍 144
四、代理的分類 145
五、設定代理制度的意義 147
第二節 代理權 147
一、代理權的概念 147
二、代理權發生的原因 148
三、代理權的行使 149
四、濫用代理權 149
五、再代理 150
六、代理權的消滅 151
第三節 無權代理 153
一、無權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153
二、狹義無權代理 154
三、表見代理 155
課后練習 157
第九章 訴訟時效和期限 159
第一節 概述 160
一、時效的概念 160
二、時效的特征 161
三、時效的種類 161
四、時效的意義 161
第二節 訴訟時效 162
一、訴訟時效的概念 162
二、訴訟時效的特征 162
三、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的區別 163
四、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 163
五、訴訟時效的種類 165
六、訴訟時效的起算 165
七、訴訟時效的中止 166
八、訴訟時效中斷 168
九、訴訟時效的延長 170
十、訴訟時效屆滿的效力 171
第三節 期限 172
一、期限的概念和種類 172
二、期限的意義 172
三、期間的分類 173
四、期限的確定與計算 174
課后練習 174
第二編 物 權
第十章 物權法基本理論 177
第一節 物權與物權法概述 178
一、物權的概念與特征 178
二、物權法的概念 179
三、物權法的調整對象 180
四、物權法的功能 181
五、我國物權法的體系 182
六、我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82
第二節 物權的效力 184
一、物權的排他效力 185
二、物權的優先效力 185
第三節 物權的分類 186
一、所有權與定限物權 186
二、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 186
三、動產物權、不動產物權、以權利 為客體內容的物權 187
四、主物權與從物權 187
五、有期限物權與無期限物權 187
第四節 物權的變動 187
一、物權變動的概念 187
二、物權變動的原則 188
三、物權變動的原因 191
四、物權的公示 192
第五節 物權的保護 194
一、物權保護的概念及意義 194
二、物權的救濟途徑 195
三、物權請求權 195
課后練習 197
第十一章 所有權 198
第一節 所有權概述 199
一、所有權的概念及特征 199
二、所有權的權能 200
三、所有權的行使 202
四、所有權的取得與消滅 202
第二節 國家、集體和私人所有權 205
一、國家所有權 205
二、集體所有權 206
三、私人所有權 207
第三節 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制度 208
一、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 及特征 208
二、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中的 專有權 210
三、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中的 共有權 211
四、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中的 管理權 213
第四節 共有 214
一、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214
二、準共有 216
三、共有的分類 216
四、共有財產的分割 219
第五節 相鄰關系 221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221
二、相鄰關系的類型 222
三、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 228
第六節 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 229
一、善意取得 229
二、拾得遺失物 232
三、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 或隱藏物 234
四、先占 235
課后練習 236
第十二章 用益物權 239
第一節 用益物權概述 240
一、用益物權的概念和特征 240
二、用益物權與所有權 241
三、用益物權的種類 241
第二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 242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與特征 242
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 243
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設定 244
四、土地承包人的權利和義務 245
五、發包人的權利和義務 246
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消滅 246
第三節 建設用地使用權 247
一、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概念 和特征 247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取得 248
三、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 使用權的內容 249
四、以轉讓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 使用權 251
五、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 使用權 251
六、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登記 252
七、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消滅 252
第四節 宅基地使用權 253
一、宅基地使用權的概念與特征 253
二、宅基地使用權的內容及限制 254
三、宅基地使用權的消滅 255
第五節 地役權 255
一、地役權的概念與特征 255
二、地役權的屬性 256
三、地役權的內容 257
四、地役權的取得和消滅 259
五、地役權的期限 259
六、地役權與相鄰關系的區別 260
七、地役權登記 260
課后練習 261
第十三章 擔保物權 263
第一節 擔保物權概述 264
一、擔保物權的概念與特征 264
二、擔保物權的屬性 266
三、擔保物權的分類 266
四、擔保物權的消滅 267
五、擔保物權與用益物權的區別 268
第二節 抵押權 269
一、抵押權的概念與特征 269
二、抵押權的類型 270
三、抵押權的設立 270
四、抵押權當事人的權利 273
五、抵押權與租賃權、質權的 沖突 274
六、抵押權的實現 275
七、抵押權的終止 276
八、特殊抵押 277
第三節 質權 280
一、質權的概念與特征 280
二、質權的屬性 281
三、質權的種類 282
四、動產質權 282
五、權利質權 285
第四節 留置權 289
一、留置權的概念與特征 289
二、留置權的成立條件 290
三、留置權的內容 291
四、留置權的實現 292
五、留置權與質權、抵押權的 沖突 293
六、留置權的消滅 293
課后練習 293
第三編 債 權 總 論
第十四章 債的概述 296
第一節 債的概念和特征 297
一、債的概念 297
二、債的特征 297
第二節 債的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298
一、債的主體 298
二、債的內容 299
三、債的客體 300
第三節 債的發生原因 301
一、合同 302
二、無因管理 302
三、不當得利 302
四、侵權行為 302
五、締約過失 303
六、其他原因 303
第四節 債的分類 303
一、意定之債與法定之債 303
二、單一之債與多數人之債 303
三、按份之債與連帶之債 304
四、簡單之債與選擇之債 306
五、特定之債與種類之債 306
六、財物之債與勞務之債 307
七、主債與從債 308
課后練習 308
第十五章 債的履行 310
第一節 債的履行概述 311
一、債的履行的概念 311
二、債的履行主體 311
三、債的履行原則 312
第二節 債的履行規則 314
一、債的履行標的 314
二、債的履行期限 314
三、債的履行地點 315
四、債的履行方式 315
五、債的履行費用 315
第三節 債的不履行及其法律后果 315
一、債的不適當履行 316
二、債的不履行 317
三、債的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319
課后練習 320
第十六章 債的保全和擔保 322
第一節 債的保全 323
一、債的保全的概念 323
二、債權人的代位權 323
三、債權人的撤銷權 326
第二節 債的擔保 330
一、債的擔保概述 330
二、保證 332
三、定金 341
課后練習 344
第十七章 債的移轉和債的終止 345
第一節 債的移轉 346
一、債的移轉的概念 346
二、債權讓與 346
三、債務承擔 348
第二節 債的終止 349
一、債終止的概念和后果 349
二、債的終止的原因 349
課后練習 351
第四編 債 權 分 論
第十八章 合同概述 352
第一節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53
一、合同的概念 353
二、合同的特征 353
第二節 合同的分類 354
一、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354
二、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354
三、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 355
四、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 355
五、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355
六、主合同與從合同 355
課后練習 356
第十九章 合同的訂立 357
第一節 合同訂立的一般程序 358
一、要約 358
二、承諾 360
第二節 幾種特殊的合同訂立方式 362
一、懸賞廣告 362
二、招標投標 362
三、拍賣 363
第三節 合同的內容 363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 和住所 363
二、標的 363
三、數量和質量 364
四、價款或者報酬 364
五、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364
六、違約責任 364
七、解決爭議的方法 365
課后練習 365
第二十章 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366
第一節 合同變更 367
一、合同變更的概念 367
二、合同變更的條件 367
三、合同變更的方式 368
四、合同變更的效力 368
第二節 合同解除 369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 369
二、合意解除 369
三、法定解除 370
四、合同解除的效力 371
課后練習 372
第二十一章 雙務合同履行中的 抗辯權 373
第一節 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概述 374
一、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的 概念 374
二、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的 特征 374
三、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的 種類 374
第二節 同時履行抗辯權 375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概念 375
二、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要件 375
三、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的適用 范圍 376
第三節 不安抗辯權 376
一、不安抗辯權的概念 376
二、不安抗辯權的成立要件 376
三、不安抗辯權的行使 377
四、不安抗辯權的效力 378
第四節 先履行抗辯權 378
一、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 378
二、先履行抗辯權的成立要件 378
三、先履行抗辯權的效力 379
課后練習 379
第二十二章 幾種主要的合同 380
第一節 買賣合同 381
一、買賣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81
二、買賣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382
三、標的物所有權轉移與風險 責任 385
四、特種買賣 386
第二節 贈與合同 387
一、贈與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87
二、贈與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388
三、贈與的撤銷與終止履行 389
第三節 借款合同 390
一、借款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90
二、借款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391
第四節 租賃合同 393
一、租賃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93
二、租賃合同的種類和形式 393
三、租賃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394
第五節 融資租賃合同 396
一、融資租賃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96
二、融資租賃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397
第六節 承攬合同 398
一、承攬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98
二、承攬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400
三、風險與侵權責任負擔 401
四、承攬合同解除的特別規定 402
第七節 建設工程合同 402
一、建設工程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02
二、建設工程合同的訂立 403
三、建設工程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403
第八節 運輸合同 405
一、運輸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05
二、客運合同 405
三、貨運合同 407
四、多式聯運合同 409
第九節 保管合同 410
一、保管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10
二、保管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410
第十節 倉儲合同 412
一、倉儲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12
二、倉儲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412
第十一節 委托合同 414
一、委托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14
二、委托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415
三、委托合同的終止 417
第十二節 居間合同 418
一、居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18
二、居間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418
第十三節 行紀合同 420
一、行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20
二、行紀合同與相關概念辨析 421
三、行紀合同當事人的權利、 義務 422
課后練習 424
第二十三章 不當得利之債 426
第一節 不當得利概述 427
一、不當得利的概念 427
二、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 427
第二節 不當得利的基本類型 及其效力 429
一、不當得利的基本類型 429
二、不當得利的效力 430
課后練習 430
第二十四章 無因管理之債 431
第一節 無因管理的概念和性質 432
一、無因管理的概念 432
二、無因管理的性質 432
第二節 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 432
一、為他人管理事務 432
二、有為他人謀利益的意思 433
三、沒有法定或約定義務 433
第三節 無因管理的效力 434
一、管理人的義務 434
二、管理人的權利 435
課后練習 435
第五編 人 身 權
第二十五章 人身權概述 436
第一節 人身權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437
一、人身權的概念 437
二、人身權的法律特征 438
第二節 確立人身權法律制度的意義 439
一、人身權制度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 和發展的前提 440
二、保護基本人權的需要 440
三、人身權制度是維護有序社會 關系的需要 440
四、人身權是構成權利制衡結構 所不可缺少的制度 440
第三節 人身權的分類 440
一、自然人人身權和非自然人 人身權 440
二、物質性人身權利和精神性 人身權利 441
三、人格權與身份權 441
課后練習 443
第二十六章 具體人格權 444
第一節 身體權 445
一、身體 445
二、身體權 445
三、公民死亡后身體權保護的特殊 問題 446
第二節 生命權 447
一、生命 447
二、生命權 447
三、生命權的內容 448
第三節 健康權 449
一、健康 449
二、健康權 449
三、健康權的內容 450
第四節 自由權 451
一、自由和自由權 451
二、自由權的內容 452
第五節 隱私權 452
一、隱私與隱私權 452
二、隱私權的法律特征 452
三、隱私權的內容 453
四、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 454
第六節 姓名權和名稱權 455
一、姓名權 455
二、名稱權 456
第七節 肖像權 458
一、肖像 458
二、肖像權 459
三、肖像權的內容 459
四、肖像權侵權行為的構成及責任 方式 460
第八節 名譽權 460
一、名譽 460
二、名譽權 461
三、名譽權的內容 461
第九節 榮譽權 462
一、榮譽和榮譽權 462
二、榮譽權的內容 462
課后練習 463
第六編 繼 承 法
第二十七章 繼承概述 464
第一節 繼承的概念和特征 466
一、繼承的概念 466
二、繼承的特征 466
三、繼承權 467
第二節 我國繼承法的基本原則 471
一、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繼承權 原則 471
二、繼承權男女平等原則 471
三、養老育幼、照顧病殘原則 472
四、互諒互讓、團結和睦原則 472
第三節 繼承法律關系 473
一、繼承法律關系的概念 473
二、繼承法律關系三要素 473
課后練習 474
第二十八章 法定繼承 475
第一節 法定繼承概述 475
一、法定繼承的概念和特征 475
二、法定繼承的適用 476
第二節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 順序 476
一、法定繼承人的范圍 476
二、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 479
三、法定繼承人的遺產分配 479
第三節 代位繼承和轉繼承 481
一、代位繼承的概念和特征 481
二、轉繼承的概念和適用條件 482
三、代位繼承與轉繼承的區別 482
課后練習 483
第二十九章 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 扶養協議 484
第一節 遺囑繼承概述 485
一、遺囑的概念和特征 485
二、遺囑繼承的概念和特征 485
三、遺囑繼承的適用條件 486
第二節 遺囑的設立 486
一、遺囑的形式 486
二、遺囑的內容 488
三、遺囑的有效條件 488
第三節 遺囑的執行 489
一、遺囑變更和撤銷 489
二、遺囑的執行 490
第四節 遺贈 491
一、遺贈的概念和特征 491
二、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491
第五節 遺贈扶養協議 492
一、遺贈扶養協議的概念和特征 492
二、遺贈扶養協議與遺贈的區別 493
課后練習 493
第三十章 遺產的處理 494
第一節 遺產 495
一、遺產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495
二、遺產的范圍 495
三、遺產不能包括的權利義務 496
四、遺產的保管 497
第二節 繼承的接受和放棄 497
一、繼承的開始 497
二、繼承的接受 498
三、繼承的放棄 498
第三節 遺產的分割和債務的清償 499
一、遺產分割 499
二、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 500
第四節 無人繼承遺產的處理 502
一、無人繼承的遺產 502
二、無人繼承遺產的處理 502
課后練習 503
第七編 民 事 責 任
第三十一章 民事責任概述 504
第一節 民事責任的概念和意義 505
一、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505
二、民事責任制度的意義 505
第二節 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 區別 506
一、產生的法律依據不同 506
二、適用的對象不同 506
三、責任性質不同 506
四、承擔責任的形式不同 506
五、強制程度不同 506
第三節 民事責任的分類 507
一、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 507
二、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508
三、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 508
四、過錯責任、嚴格責任和公平 責任 508
課后練習 509
第三十二章 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 責任 510
第一節 締約過失責任 511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概念 511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511
三、締約過失責任的表現形式 及責任承擔 511
四、締約過失責任與其他民事責任 的區別 512
第二節 違約責任 513
一、違約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513
二、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 514
三、違約行為 515
四、免責事由 517
課后練習 519
第三十三章 侵權的民事責任 520
第一節 侵權民事責任概述 521
一、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521
二、侵權民事責任的意義 521
第二節 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522
一、侵權民事責任構成要件的 概念 522
二、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522
第三節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527
一、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概念 527
二、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種類 527
三、歸責原則與侵權行為構成 要件的關系 532
第四節 特殊侵權行為 532
一、特殊侵權行為的概念和特征 532
二、特殊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 及民事責任 533
第五節 共同侵權行為 545
一、共同侵權行為概述 545
二、共同加害行為 547
三、共同危險行為 548
四、教唆和幫助行為 551
第六節 免責事由 552
一、不可抗力 552
二、正當防衛 552
三、緊急避險 553
四、受害人的過錯 554
課后練習 555
第三十四章 民事責任的承擔 559
第一節 民事責任競合概述 560
一、民事責任競合的概念 560
二、民事責任競合的特征 560
第二節 民事責任競合的表現形式 561
一、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競合 561
二、不當得利返還責任與侵權責任 競合 563
第三節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564
一、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564
二、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 567
課后練習 571
參考文獻 573
[圖書資源]